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

天子車駕中的氣氛變得詭異起來,蔡伯俙和晏殊兩人怒目相視,而趙禎歪在軟軟的靠墊上笑眯眯的看着兩人,有分歧是好事,老爹的制衡之道說的一點也沒錯,兩人已經開始談論如何的進行利益交換了。

趙禎笑道:“蔡伯俙的話沒錯,商人也分爲三六九等有高有低,那稅收也可以如此劃分,小商小販的便收取較低的稅,而每月盈利超過八百貫的就要收取更高的稅,但朝廷會給予訂單作爲補貼,怎麼樣這樣就好些了吧?”

蔡伯俙連忙笑道:“好的很,好的很!可朝廷的訂單應該是不用交稅的吧?”他知道朝廷的訂單量往往是很大的,僅僅宮中一次採買的貨物就不是他一個蔡記能吃得下的,何況朝廷的訂單不光光是宮中的用度,還有其他各種東西,軍隊士卒的衣服,將作監的原料,衙門中的用度等等這些都是錢啊!

晏殊看着蔡伯俙得意的模樣冷笑道:“朝廷的錢可不好掙!要是東西出了問題可要拿人是問!”

“這還用你說?”蔡伯俙沒好氣的反駁。

趙禎苦笑着看着兩人,雖然嘴上不饒人,可心中卻早就沒有一絲火氣了,“朕只是先把這些告訴你們,不要聲張出去,等從鞏縣回京,便讓三司擬出具體的文書來,拿到朝中商討過後才能行文各司傳到民間。”

趙禎的話讓晏殊連連點頭,這就對了,之前他生怕官家避過朝堂發出中旨,現在看來官家還是遵守祖宗之法和君臣之約的。

相較於鬆了一口氣的晏殊,蔡伯俙卻心中舒坦,官家把這種事情特意提前通知自己,說明蔡記在官家心中還是很有地位的,可他忘了,蔡記知道這件事就相當於將門也知道。

趙禎是在利用蔡記的嘴告訴將門,大宋的商業改革要開始了,要發展工商業必須先制定出規範的行業規定來,如果是別人一般都是先扶持工商業再在摸索中逐漸的制定規範,但趙禎不同,來自後世的他知道工商業中的利弊,完全可以參照已有規範進行改良,這爲他省去了不少的時間和經歷。

況且有蔡伯俙和晏殊在,制定好的規範可以讓他們兩人給出謀劃策避免出現過於超前的事情。

天子的車駕其實就是移動行宮,其中不光有軟和的地毯,溫暖的碳盆,還有御案和書架,筆墨紙硯也是樣樣齊全,只要能用得上的,在這車駕中都能找到,趙禎暗自感嘆:這車大概就相當於後世的房車了!

隊伍緩緩前進,蔡伯俙和晏殊兩人拉拉扯扯的起身向蔡記的馬車走去,兩人即便再困也不願留在寬大的龍輦中過夜,趙禎看着兩人狼狽而逃的模樣奇怪的對彭七問道:“他倆跑得那麼快乾嘛?朕有不是吃人的猛獸。”

彭七把臉憋得通紅直直的搖頭,忙活一天的三才笑眯眯的解釋道:“這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地方,您又不願意去附近的鄉紳家中過夜,這龍輦就相當官家您的寢宮了。”

趙禎嘴角抽搐着,難怪那兩小子跑得那麼快,留在皇帝寢宮中過夜的大臣以後就不用做人了……

長長的車隊就停在荒郊野外,這是趙禎的要求,嚴禁車隊進入村莊,四五千人的隊伍排開,村莊中的農田還要不要?已經到了初春,地裡的糧食恐怕早已種下,趙禎在路上就看見田地中已經有了些盎然的綠意。

即使這些御前班直都是經過三衛改造的,趙禎也不想打擾百姓的生活,但事與願違,隊伍的糧食供應還是要取自地方,白沙鎮的鄉紳地保族長紛紛帶着鄉儀特產前來慰勞。

所謂的鄉儀特產不過是些雞鴨魚肉之類的生鮮,這對文武官員來說算不得什麼甚至有些寒酸,但對普通的農人來說已經算是相當貴重的禮物。

但趙禎卻滿意的點了點頭,很好,看來他們也都知道疲憊一天的隊伍中最缺的是什麼東西。

隊伍不是光由官員組成的,還有御前班直的禁軍,騎馬的還好些,走在路上的打着旌旗儀仗的便要幸苦許多,這些鄉儀特產正好給他們補充體力。

宋人的一日三餐與後世不同,在晚上往往要補上一頓夜宵纔算是結束一天的飲食,跟隨在隊伍中的炊事班是太子三衛中唯一保留下來沒有被打散的建制,趙禎覺得炊事班長的手藝很好,又適合做大鍋飯,便讓整個炊事班直接加入御前諸班直中,成爲一個全新的建制。

五千禁軍在原地安營扎帳,樹林中的木材就充分的發揮作用,或是成爲柵欄營門,或是成爲帳篷的木樁,數口大鍋被架在營地的中央,還有不少的柴火被點燃,既能取暖又能燒烤。

朝中的相公只有一個王曾陪同,趙禎刻意的讓其他人留在東京城,美曰其名的說:政事離不開相公們的處理。還特意交代陳琳,把處理好的公文送到御書房就行,如果有加急文書直接由急腳遞送到自己的行轅便可。

其實這是想避開文臣的束縛,但兩府的相公們商議過後還是把王曾這位參知政事推出來,先帝下葬入陵,沒有一個相公在場成何體統?寇準和丁謂的聯名上書讓趙禎不得不帶上王曾。

文官自然的圍攏在一塊,武將也是同樣的,這是文武對立所造成的必然結果,還有就是宗室的小團體,自從趙禎平了榮王趙元儼的叛亂,把榮王府上上下下全部抄家貶爲庶民之後,這些宗室便小心謹慎起來,誰也不敢和趙禎隨便說話了。

都是些同族親戚,往日裡也少不了走動一番,其中的老人更是趙禎的叔伯長輩,但趙元儼在宗正司關押犯罪宗室的小房間中撞牆而死,死前還在牆壁上留下放過他兒子之類的話,讓宗室們開始用恐懼的眼神看待趙禎這位大宋官家。

炊事班的大鍋都是專門找將作監的鐵匠打造的,鐵鍋的好處是加熱快又節省時間,這完全符合軍隊的需要,況且蔡記的炒菜的秘密就在鐵鍋之中,文臣武將都緊緊的盯着營地中的幾口大鍋,肥肉扔進鍋中沒一會就變成豬油,在鐵鍋的加熱下散發出迷人的香味。

趙禎走到宗室的人羣中的一位老人,他是代替趙元儼坐上宗正之位的趙元佐,說到底他還是老爹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趙禎應該叫他一身伯伯或是大爺纔是,出於晚輩之禮趙禎恭恭敬敬的對着趙元佐躬身行禮道:“伯伯康安,小侄有禮了!”

“官家多禮,你已經是大宋的皇帝,即使宗族之間無論長幼都應按君臣之禮處之。”趙元佐趕緊還禮道。

這位大爺還真是如史書上描述的那樣,老好人一個。

當年爲了四叔趙廷美親自上書求情,甚至還和太宗當面申訴辯解,趙廷美被太宗囚禁導致趙元佐思勞成疾發瘋,如果說在這些宗室中趙禎最尊重的人就算這位楚王趙元佐了。

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
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八十七章倭女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兩千一百七十章消失的倭人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兩千三百零二章東京城的作用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