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

到了大宋這種層面的王朝,所擔心的一般的不是戰爭的規模,而是國力。

所謂的國力包括多種多樣的東西,財富,科技,人才,交通運輸,等等這一切相結合纔是大宋的最終力量,當然其中最不可缺少的便是老兵。

大宋在趙禎募兵與役兵相結合的兵制下,多年的征戰積累之下,最不缺的便是老兵,而老兵也是軍隊組成的基礎以及中堅力量,絕不能忽視。

相比朝堂之中的官員,這些人看似是不值一提,但他們在戰爭中的作用卻是舉足輕重,對大宋王朝,對趙禎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趙禎太知道老兵的作用了,這些人有着相當強烈的使命感和榮譽感,稍加訓練便可投入到戰鬥之中,無論是戰場經驗還是紀律性都算是新兵完全不能匹敵的。

爲何?因爲這些老兵都經歷過生與死的考驗,都是在鋼鐵中鑄就出來的精銳,大宋培養的每一位士兵的代價可是實打實的用錢堆出來。

這些老兵是大宋寶貴的財富,只有少數人知道他們的作用,平日裡都是在民間過着簡單質樸的生活,唯一的保障就是兵部…………

趙禎規定,所有退役士兵犯案後地方衙門可以進行逮捕,但要交到兵部的兵法司進行審判。

凡是參加過戰爭的老兵一旦退役,不光有軍功上的獎勵,更有相當高的實惠在其中,最大的好處便是他們能成爲平民百姓的時候還有機會重新迴歸軍伍。

軍功越高,退伍之後的分配到衙門的紀律便越大,屆時若是還能重上戰場獲取軍功的話,對未來的仕途有着決定性的影響,這是尋常地方官吏得不到的好處。

大宋的這種役兵募兵相結合的制度已經存續數十年,培養出的老兵不計其數,即便是到了地方上,也可在十六衛中掛職,隔三差五的參加操演。

所以並不用擔心他們的戰鬥力下降很快,越是老兵經驗越豐富,這是從戰場上積累下來的財富,也是在生與死之中歷練出的寶貴經驗,而這些恰恰是新兵所不具備的東西。

在乾宇改制之前,參謀軍事院曾經提議,把所有士兵改爲職業軍人,以軍戶約束之,這樣老兵依舊是老兵,不用招募新兵進行訓練,減少成本。

但卻被趙禎駁回了,原因很簡單,他要增加大宋的老兵儲備,四年一屆的役兵法,在加上有特殊表現和募兵法,使得大宋的精銳士兵藏之於民。

這次對黑汗的戰爭便是一次重要的實驗,雖然從現役士兵中抽調了三十萬人作爲主力,但趙禎依舊召集老兵,以其原有建制組成了預備隊。

沒有那場戰爭是沒有預備隊的,一旦開戰總有地方應接不暇或是出人意料,這時候投入預備隊便是扭轉戰局的神來之筆。

從寧夏路附近的州府抽調退役老兵逐漸預備隊,分別是秦鳳路的西寧州,蘭州,秦州,以及永興軍路的保安軍,延安府,慶州等四州一府一軍之地抽調,共計老兵二十萬。

事實上人數遠超這些,趙禎在看到並不送來的奏疏時看到的數字遠超二十萬人,從三軍兩府十四州抽調老兵近五十萬,這個數字實在太過嚇人,連有所準備的趙禎都被嚇了一跳。

把這個數字砍半之後才傳遞給蔡伯俙,命三司和兵部軍備司共同協助蔡伯俙完成物資調動,士兵上戰場可不是隻有吃穿用度,還要有車馬相送,堅甲護身,利刃在手。

大宋的每一個士兵都不是炮灰,即便需要他們攻堅,也是武裝到了牙齒的炮灰…………

並且大宋的軍隊早已脫離用腳板行軍的時代,機動的馬車成爲戰場的運輸工具,但士兵們的徒步能力依舊強大,負重奔襲是最長訓練的科目沒有之一。

隨着趙禎的檄文傳遍大宋,兵部的文書也抵達秦鳳路和永興軍路,地方上的衙役第一時間把文書傳告在冊老兵,一時間無數的老兵從工廠中,田地裡,酒樓飯館之中走出。

“徐家的老大,你這是作甚?今日不出工了?鐵算盤可是扣你三日工錢的!”

走出工廠的漢子回頭瞧了一樣好心提醒他的人,忽然從老實巴交的人變成豪爽的漢子:“去他孃的鐵算盤,那賊廝鳥就算你不曠工也剋扣你的工錢,老子不幹了!”

“不幹了?!”

不單單是工友們驚訝,連剛剛趕來的鐵算盤都微微吃驚,忽然氣急敗壞的衝上去,聲音因爲憤怒而尖利:“不幹了?!你說不幹就不幹了?!別忘了你當初來可是簽了契約的!若是不到定期不幹,可要賠俺三月的工錢!”

徐老大忽然回頭,一把拉扯住鐵算盤的前襟:“你個賊廝鳥給老子聽好了,不光俺不幹了,和俺一起來的的幾個兄弟都不幹了,而且一文錢也不會陪你,知道爲何嗎?朝廷的公文下來了,俺是西征軍的人,誰敢阻攔?別說是你一個小小的木器廠,就是衙門來人俺都要走!還有你給俺記好了,若是俺這次不死,立了軍功回來,你等着!”

這可是赤裸裸的威脅,“鐵算盤”看着昔日老實巴交任勞任怨的漢子,忽然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就像是被猛虎給頂上,兩腿不自覺的打起擺子來。

露出尷尬的笑容:“原是出征西北,好說好說,今日之事便算了,這月的工錢定然一文不少的送到你家……嘿嘿……”

“鐵算盤”是識相的,聽人說徐老大是從上四軍退下的老兵,脖子上總掛着一塊銅牌牌,現在出徵在即,若是自己阻攔……事情可小可大,若是衙門追究,那自己可就是阻撓西征,別說是工廠,就是自己的腦袋還在不在都不知道。

誰知道他徐老大會不會立功而歸?就算他戰死,他的袍澤若是帶着軍功回來報復自己也受不了啊!

這時候還不如結個善緣讓他趕緊離開的好,免得惱羞成怒,說自己不放他走,招惹來衙門的人可就麻煩了,自己開個木器廠不容易!

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
第二百三十六丁謂與寇準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三百七十章帝王守城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兩千零七十三章再次成爲誘餌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