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

大宋的消息傳播的很快,這是歷代封建王朝都沒有出現過的情況,雖然比不上後世的“信息時代”,但現在的速度依舊驚人。

深夜之中,神都城便已經受到了消息,信鴿是最爲快捷的手段,東城豪門這般強大的資本當然有能力豢養自己的信鴿作爲快速通信的手段。

而且這些信鴿不是直接飛往神都城,而是從東京城出發後,先一步抵達大名府,緊接着便會有專人把信鴿腿上的密信轉交給下一隻信鴿前往河間府,再從河間府抵達神都城。

這樣的速度是最快的,既能把信鴿的速度發揮到極致,又不擔心路途太長而發生意外。

作爲大宋的皇帝,趙禎的消息傳遞自然要比東城豪門的速度更快,他不是用的信鴿,而是遞役……

按道理來說遞役的速度永遠比不上信鴿,但遞役更早的收到消息。

小甜水巷的官營買賣和蔡記商號早早就把降價的消息傳遞給了神都城,這也是趙禎最先受到消息的原因。

誰能想到一次降價居然會攪動整個大宋的市場,這是一次早有預謀的聯合降價,是一場經濟戰爭的決勝一擊。

事前隱秘,事發乾脆,“殺敵”利索,最重要的是,官營買賣和蔡記的商號並沒有發生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慘事。

降價銷售所帶來的便是銷量暴增以及更加迅速的佔據市場規模。

這纔是正真的“完美一擊”,三司之中的包拯在看到東京城送來的消息時,臉上的表情只能用精彩來形容,三司之中的官員從未見過這位計相露出過如此震驚的表情。

一手拿着文卷,一手拿着金魚袋便匆匆趕往皇宮,只留下一衆三司官吏目瞪口呆。

包拯是真的被文捲上的內容給震撼到了,誰能想到官營買賣和蔡記商號居然再次降價,並且還有讓利之舉,這在包拯看來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官家在公器私用,在利用內庫貼補官營買賣和蔡記的虧損!

這樣做的代價實在太大,並且會讓大宋的物價持續出現變動,影響整個大宋的國計民生!

作爲三司使的包拯最擔心的便是在自己的任上出現這樣的問題,他一直盡心竭力的在維持大宋經濟的穩定,在他眼中即便是皇帝也不能破壞!

匆匆進入皇城的待漏院,在這個時候面聖需要經過禁中的禁軍勘驗,同時也需要內侍上奏,最後官家准奏才能得以召見。

趙禎已經收拾好了一切準備暫時“逃離神都城”但還是晚了一步,剛剛天亮,早朝還沒開始包拯便“殺到了”皇宮。

趙禎早已猜到他會請奏,打算利用趙旭早朝的時間拖住包拯,而自己可以悄悄離開神都城,如此便不會發生這場不必要的請奏了。

但誰知道包拯居然如此果斷,剛剛得了消息便入宮請奏了,邊上的三才也是吃驚,他沒想到的是,三司的消息居然來的這麼快,甚至和東城豪門的速度旗鼓相當。

三司也有自己的消息來源,東京城中的三司衙門不是擺設,相反是監控東京城乃至大宋經濟的重要保障。

包拯掌管三司,他是大宋的計相,手中的職權早已從審計大宋的財政擴展到了,監控並且穩定大宋市面繁榮的層面。

趙禎現在是無可奈何的要接見包拯,他是大宋的計相,身份特殊,若是一般的臣子學士之類的,趙禎隨便找個藉口就能推脫掉。

況且包拯還有一個“頑固”的名頭,他的固執一點也不比王安石少,兩人算是旗鼓相當的人。

尤其是王安石被調任三司副使一職後,兩人之間沒少“掐架”,經常因爲某件朝堂政策而互相不滿對方。

當然,這兩人最希望做的便是說服對方,可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不相上下。

趙禎在大宋朝堂上“最怕”便是這隸屬三司的一老一少,一旦他們要單獨請奏的時候,自己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當然趙旭那小子就要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

但這一次,包拯的入宮卻是和王安石站在了一起,他手中的文卷以及奏疏中亦有王安石的文書,趙禎在看到這對“頑固”聯手之後便知道今日之事不得“善了”。

“官家,東京城的官營買賣和蔡記幾乎同時降價,這已然讓許多商賈面臨關賬的窘境,其中雖有不少是東城豪門的商號,但亦有尋常的民間商賈,何況那些進了貨的尋常商販亦在其中!”

趙禎點了點頭:“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降價就要有人虧本,尤其是那些進貨早的人,虧本已經是不可避免,但朕不知官營買賣和蔡記的尋常降價有何不妥?”

“尋常降價?!”

包拯的聲音突然提高了些,邊上的三才練練咳嗽,提醒他重視眼下的場合,禁中的紫宸殿可不比三司的衙門,四周還有宮人在側,豈能對君高聲言語?

包拯冷冷的掃了三才一眼,這貨便立刻心驚膽戰起來,沒辦法,大宋的宦官受朝堂文臣轄制,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只要包拯今日不服氣,明日就能以“內侍專權,逾矩,跋扈”的罪名參奏他。

“官家,若是尋常降價,爲何低過了成本?三司亦有財計衙門,哪家商號的成本是多少,亦有估算,爲何官營買賣和蔡記的價格降的比其他商號的成本還要低?!如此一來他們還掙錢嗎?若是不掙錢,那是否是官家收益以內庫錢財補貼之用,爲的就是對東城商號加以驅逐打擊!官家國器不可私用!便是內庫財權不在三司,也應妥當處理,皇后手中的五枚之權亦因皇權干涉之!”

三才已經兩眼一閉愛咋咋地,這那裡是請奏,簡直就是在質問官家,聲音大的出奇,口水噴的到處都是,態度惡劣!更讓人接受不了的是,包拯居然把問題扯到了官傢俬德以及後宮的身上,這就是“大不敬”以及“逾越”的大罪了!

趙禎卻並不在意,他已經習慣了包拯這種“惡劣”作爲朝臣他是一心把自己的責任維護到底,一旦失職,連自己都不肯放過。

趙禎嘆息一聲,擺了擺手道:“你上來便認定是朕公器私用,若朕沒用內庫,密庫一文錢呢?你包希仁明日便要在朝堂之上當衆宣讀《認罪疏》。”

包拯一愣,邊上的內侍悄悄的捂嘴偷笑,三才知道,官家也只能用這種辦法懲治包拯的失禮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
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兩千三百四十四章吐蕃的宗教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看不見的恐宋心理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