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

張儉的破口大罵自然是故意爲之,而且是拼命一搏,背後的旌節是他的鼓舞,是他的支柱,他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助和保護,只要自己揹着這大遼的旌節,便沒人能驅趕殺害他。

事實也是如此,大宋的宮門禁軍對他完全採取漠視的態度,或是眼神中充滿奇怪的望着他,但唯獨沒有張儉所希望看到的惱怒與氣憤…………

他挑選的時間也很正確,這時間正好是大宋官員離衙回家的時間,無數的官員從皇城的宮門偏門排着隊的離開,那些原本好在看戲的禁軍便立刻忽視了張儉,各司其職的作着自己的差事。

宮門是大宋皇宮的第一道防線,外鬆內緊,每個進出的官員都在記錄在案,每個官員的身上都有一塊腰牌,這是進出皇宮的憑證,當然這些禁軍也是認識每個官員的,幾百人的官員隊伍,禁軍可以分毫不差的叫出每個人的姓名。

張儉雖然大罵大宋的無德無道,但心中依然有着幾分羨慕…………

他的身份不一般,並非是一般的遼使,更是遼朝的左丞相,所以一般的官員也就不好單獨上前理論,大多是三五成羣的上前阻止他繼續謾罵,這種阻止在宮門的禁軍看來完全就是白費力氣,要是喚作他們,早已是打的他張儉滿地找牙了。

不過禁軍絕不會上前,張儉背後揹着旌節,便是不是一般人能惹得起的,最少他們這些禁軍不能動手。

終於,大宋的相公們出來了,自從大宋實行責任制之後,兩府的相公便要擔待相當大的責任,趙禎曾經在超會上說出“權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

兩府公文的疏忽都將追責到兩府相公們的頭上,中書門下平章事向皇帝負責,而參知政事也是直接向皇帝負責,兩者之間的似乎一下從實質上的高下變成了名義上的高下,相權再次被削弱了。

狄青最先出來,樞密院的事情因中京道的戰事即將落幕便也進入了尾聲,他已經三天住在樞密院之中沒有回家了,除了宮門便瞧見張儉揹着大旗的叫罵,腦袋嗡嗡的好不煩躁,理都沒準備理他便要離開。

但這時卻被御史攔下,他們也是沒了辦法,堂堂的大宋皇宮外,站着一個潑婦似得敵國宰相叫罵,成何體統?一般的官員還夠不着他的“腰”眼下只有狄青和他旗鼓相當。

御史依舊是御史,他們官價不高,但卻有着巡查之責,一般人不願得罪他們,但也再像是以前那般懼怕他們,因爲官家曾經下旨,御史稽查大宋所有官員的同時,也要定罪有據,不得信口胡說,嚴禁風聞言事。

不過若是掌握證據,那可就不一樣了,御史臺可直接拘捕罪官押送大理寺,由相公親自審理,並送皇帝查閱,無論是貪污,瀆職,營私舞弊,只要查出一律嚴判。

狄青被御史拉住,也不好掙脫,只能無奈苦笑:“本官三天三夜未曾閤眼,中京道戰事剛畢,官家許我回去休息,諸位瞧瞧我的眼袋…………”

御史多是年輕人,心中只有對國家的熱情和奉獻,那管他狄青累不累的,很快就上綱上線:“狄樞!您是兩府相公,大宋堂堂的樞密使,眼下遼使與宮外叫囂,豈能視若不見?”

狄青被這些年輕人一嗆還真的不知如何回答,眼巴巴的望着宮門卻不見范仲淹等人出來,又瞧見一大幫人望着自己,狄青無奈的點頭道:“那本官便勉爲其難的試一試……成與不成莫要怪我。”

狄青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只是上前望着張儉攔下他再往宮門靠近:“左丞相,不可在向前,國有國法,大宋宮牆三丈之處乃是禁地,任何人無端向前皆可射殺,宗親也不例外。”

張儉尷尬的收回了腳步,說實話他是太過激動忘記了,若是真的如狄青所說……張儉忽然明白了,剛剛的那些禁軍並非是不在乎自己,而是希望冷淡的對待自己,讓自己被衝昏了頭腦向前,之後便是…………

張儉止住了腳步,在一羣宮牆禁衛的遺憾中止住了腳步,他距離宮牆已經有四丈了,只要再次向前幾步便可名正言順的射殺了……

狄青是善意提醒,但在張儉看來卻是一種威脅,當然他不怕狄青的威脅:“狄樞密,爲何你大宋皇帝不肯召見老夫?爲何宋遼相商之際攻佔大定府?!天雷陣陣,天地撼動,可見大宋之舉無道也!”

狄青強忍着打哈氣的衝動,稍顯無力的揮了揮手:“左丞相也是上過戰場的人,豈能不知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你昨日纔到北京城,今日中京道的戰報才送來,這不就是時間上的問題嗎?有何可大驚小怪的。再說…………”

狄青真的有些架不住睏意,剛剛從緊張之中放鬆下來,他是真的累了,困了,打了哈氣道:“張相公,戰事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官家曾言勝者當有勝者的態度,當然這話給你也好用,敗者當有敗者的謙卑,莫要在這裡叫囂,有失國體。”

張儉沒想到自己如此激烈的指責居然換來的是狄青輕描淡寫的解釋,彷彿還是在教訓自己和大遼一般,這種態度,這種完全不在意的態度讓張儉很是受不了!

放聲大笑道:“哈哈哈……老夫見識到了什麼叫無恥,什麼叫上下一心的無恥!大宋君臣難道便是如此嗎?大宋的朝堂便是如此如嗎?看來老夫是來錯地方了!這天雷無眼,何不誅滅無道無德之君!”

狄青的臉色瞬間難看起來,盯着張儉道:“左丞相休得胡言!這是大宋的北京城,容不得你放肆!”

邊上的御史更是羣情激奮的叫嚷着:“拿了他!”“御前治罪去!”“鎖去大理寺!”“當誅之!”

終於引起衆怒了,張儉非但不怕,心中還是一陣竊喜,這下總算是讓所有人注意到自己了,同時他心中也是悲哀,身爲使臣,身爲大遼的左丞相,居然要以這種方式引起宋人的注意,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錯必改,法必變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我無罪……我蠻夷也!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工匠與學者的不同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