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

尼雅珂德納站在厚厚的羊毛地攤上,他的雙腳幾乎被毛絨所埋沒,碎掉的寶石就在邊上,但他從未對自己的行爲所後悔。

腰刀緊握在手中,粗糙的魚皮摩擦着他的雙手,擡起手臂便是蠻力的向角廝羅劈下,這一下幾乎用盡了他的所有力氣,也是在爲所有人揮刀。

第一次有人敢向角廝羅這位吐蕃的大讚普挑戰,揮刀的手帶着千鈞的力量重重的落下,勇氣可鼓不可泄…………

角廝羅靈巧的躲避,身型一轉橫刀向前,這把橫刀是產自大宋的橫刀,是趙禎的贈禮,刀背加厚,刀刃加長,幾乎趕上大宋的陌刀。

俗話說劍走輕盈,刀行厚重,但對於角廝羅來說卻並非如此,厚重的橫刀在他手中極爲靈活,如同毒蛇吐信般在尼雅珂德納身上劃過。

鮮血潺潺的尼雅珂德納並無退縮之意,揮舞腰刀拼殺,這是他對角廝羅的反擊,也是他不屈精神的體現,剛剛角廝羅的話已經讓他明白,自己是吐蕃的戰士,就應該用力量說話。

但角廝羅卻顛覆了他的認識,這個如同山嶽一般的男人不光有領導衆生的力量,更是一個強大的戰士!

吐蕃流傳着一句話,一個人的強大是他自身的強大,而不是來自於權謀和手段,這一句話在角廝羅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

橫刀如影難以近身,單單依靠蠻力幾乎無法擊潰他,最終角廝羅一記重拳砸在了尼雅珂德納的臉上,頓時讓他口鼻流血。

整個人也變成了一個血人,只能依靠手中的佩刀支撐面前的晃晃悠悠的站着。

長刀架子了尼雅珂德納的脖子上,角廝羅自然不會愚蠢的殺掉他,這是一個“老戲法”,但戲法雖然老,卻是百試百靈的手段。

吐蕃人的腦子比較純潔,強者殺死弱者是理所應當,但放過失敗者卻是胸懷如天的表現。

“你輸了,但朕不會殺掉你,你也不能再對尼揚若氏報仇,這場仇恨將以我爲終結!”

說完角廝羅便揮刀割掉了自己的一縷髮髻放在了尼雅珂德納的手中,這代表着角廝羅用命在保全尼揚若氏。

嚎啕的大哭響起,角廝羅的舉動徹底的收服了尼揚若氏,這個部族和尼雅氏之間的矛盾可謂是久遠,互相之間的老族長都曾經殞命在對方的刀下。

角廝羅不但收服了尼雅氏,也讓尼揚若氏真心歸附,一打一攬之下,兩個部族同時歸心,在場的部族首領也不是都是傻子,有些人自然知道角廝羅的用心。

此時他們更加敬畏角廝羅的力量和手段,有這樣一個足智多謀又有仁善之心的大讚普他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仁欽桑波和巫瑪兩人早已知道角廝羅的手段,對眼前這一幕並不吃驚,這在他們的意料之中,若是沒有這樣的手段如何帶領吐蕃崛起?

厚重的羊毛地毯被僕從們捲起拿走,角廝羅雙手握着橫刀杵在地上,剛剛那一戰也消耗了他不少的力量。

但這是值得的,所有的部族通過剛剛的一戰已經基本歸心,應該不會再有人違逆自己的旨意。

“朕召喚所有的部族前來,不是爲了讓你們互相之間報仇雪恨,相反朕要讓你們放下手中的仇恨團結起來。朕的部衆們已經放棄了青塘的土地,他們即將抵達邏些城。”

稍稍緩了口氣,角廝羅覺得自己舒服的多了,搖桿再次挺得筆直:“從現在開始,所有部族都將交出自己的土地,各部族可以保留姓氏但卻要有一個名字,吐蕃!所有的部族只能以吐蕃人自居,遵守吐蕃的律法,學習吐蕃的文化,用吐蕃的文字,可以參加吐蕃的科舉。”

角廝羅看着無數充滿希望的眼睛,科舉制度對於漢家王朝的意義誰都清楚,但吐蕃一直沒有出現,因爲吐蕃是依靠人情之間的關係來維繫官員和朝堂的,奴隸制度纔是吐蕃的全部,一旦開設科舉,也就意味着各個部族中的賢才有機會走向中央,對自家的部族有着說不盡的好處。

這些期待的眼神讓角廝羅非常滿意,他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並且他要通過科舉做出更多的事情。

“朕需要賢才,吐蕃也需要賢才!你們手中的權利要上繳給吐蕃,再通過吐蕃朝堂發放出去,不要急於反對,相信朕,朕可以保證再度發放給你們的權利一定會比你們原本的權利要大得多!”

土地和權利是吐蕃部族最爲重視的東西,而現在卻要上交給國家,雖然有角廝羅的保障,但多少讓人心中不舒服。

現在已經沒有了迴旋的餘地,角廝羅的話很清楚,只有把權利上繳,科舉制度纔會出現,他們沒有選擇。

仁欽桑波,巫瑪,以及尼揚若氏和尼雅氏紛紛表示支持,大多數的部族也在這個時候選擇支持,沒人敢反對,因爲他們找不到反對的理由。

“大義”這東西就是這樣,當它出現的時候人們就無法反抗,因爲它從一開始就不是爲了個人而服務,而是爲了整個種羣在謀利。

煌煌大義面前,什麼東西都是卑微的,私心會被無限的放大,被人們所唾棄,因爲自私和無私之間存在着巨大的鴻溝和天塹。

原本自私是本能,是常理,是人生存的法則,可當無私的大義出現時,你就要放棄這些本能和常理。

那到底誰是自私的?大義還是否是大義?

這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而角廝羅聰明的利用了這一點,仁欽桑波和巫瑪都發現了這個問題,但他們絕不會說出來。

爲了一個種族的自私,那這種自私就是大義,畢竟想要整合一個分裂多年的吐蕃,沒有一點犧牲是不可能的。

角廝羅並沒有結束他的話,這纔是剛剛開始,收繳權利和土地這是他開始對吐蕃進行規劃的一部分。

他還需要更多的改造這個吐蕃,文化和科舉的出現會讓吐蕃人的眼光不再那麼狹隘,讓來自各部的族人知道什麼叫大義。

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大宋陳兵壓境一直在窺伺吐蕃,若是他還有數十年的時間,角廝羅一定會把吐蕃打造成鐵板一塊。

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
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百九十五章遊俠兒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二百一十章唯一醒着的人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六百三十四章天祝節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