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

大宋天家的這對父子已經算是天下父子的楷模了,在三才的身影貼上御書房大門後,他就被趙禎給召了進去,該說的話已經說完了,三才的模樣顯然不是好奇什麼,而是爲了向六宮之主的皇后有個交代。

能說給皇后的事情自然會傳過去,不能的話,便是刀架在三才的脖子上都不會得到一個字,這就是趙禎對三才的信任。

看着凍得青頭紫臉的三才進來,趙旭便鬆了一口氣,事實上他剛剛說了有生以來最大但,最放肆的話。

作爲太子他知道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但他也想和弟弟一樣,在父皇面前那般隨意,所以他便說了自己的想法。

三才胸口快要跳出來的心臟隨着趙旭的一句:“孩兒其實也不想做皇帝。”差點停頓,他是真的害怕了,天家子嗣大小就和尋常人家的孩子不一樣。

主意多,天資聰慧等等,但他沒想到太子居然敢當着官家的面說出這樣的話來,太子可不是說你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的。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官家賜予的東西不光要小心的捧着,還要隆重的供着,如此才能算得上是臣子。

尋常的臣子都是在和官家頂牛的時候用辭官來威脅官家的,這一點官家早已習慣,見到確實不舒服的人,揮手讓他告老還鄉就是,管他多大的年紀都無所謂。

可太子不同啊,太子是官家的兒子,是大宋的儲君,未來的皇帝,怎麼能說不當就不當了?

顯然三才是不理解天家的對話方式,趙旭說這話的一絲不是拒絕,而是表達心中的不想當,看似差不多,但意思卻是天差地別。

所以三才驚訝而趙禎卻並沒有生氣,趙旭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原本的趙旭以爲自己不如趙昀,所以把皇位看的很重,他覺得若是自己沒有皇位,那就什麼都比不上趙昀了。

可後來逐漸他知道自己的皇位是不可能易主的,所以也就不太在意這趙昀的威脅,但那時的他依舊覺得皇位是他勝過趙昀的東西。

隨着年紀的增長,這種感覺便越強烈,趙禎一直在觀察趙旭,最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皇位對趙旭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而是他安全感的來源和歸宿。

同樣的,楊采薇對趙昀灌輸的觀點就是“你比太子強,但卻不可能繼承皇位,也不要有這個心思,最好是能離開大宋,離得越遠越好。”

於是趙昀心中的歸宿就不再大宋之內,而是在遙遠的方丈洲,那片遙遠的大陸成爲了他的歸宿和安全感的所在。

想想都覺得可憐,自己的倆個兒子同樣優秀,但一個在海外尋找歸宿和安全感,一個卻在皇位上尋找。

趙禎知道不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而是時代出了問題,這是一個封建時代,無論自己當初如何教育倆個兒子,最終的結果怕是也差不多,甚至還有可能出現自己最不希望看見的模樣。

這個時代的就是這樣,不能去責怪倆個孩子,只能怪這個時代太過無情,別說是帝王家,就算是將門,大族都是一樣的結果。

前段時間楊懷玉正式殺回了楊家,去爭奪那原本就屬於他的東西,他的那些堂兄弟幾乎被他打了個遍,最終的結果不用說也是他登臨家主之位。

而楊懷玉在回家爭奪家業和家主地位之前,已經向趙禎宣佈誓死效忠,這也就意味着楊家不再是將門,而是大宋皇帝的家臣,家將。

看似沒有什麼不同,可實際上卻是天差地別,楊家從此以後不會再有權臣出現,有的只會是大宋皇帝的家將,順帶着還有一個殿前司都監的官職。

主要的責任也從行軍打仗變成了駐守皇宮的親從官。

楊懷玉是個聰明人,楊家也有自己的產業,規模還不小,不乘最後的機會把整個楊家從將門這個大泥潭中拖拽出去,以後便再也沒有機會了。

這個時代的規矩就是這樣,哪怕你在心中想要放棄一些東西,可到頭來你還是要去爭取,老怕不是爲了自己,你也要爭取。

迫不得已而爲之的事情有很多,這讓趙禎想起了死去的範大勇,這個北平府不多的武將之一就這樣死在了朝廷自己的手中。

劉渙當初也有迫不得已的事情,軍情緊急他無暇請示,同樣角廝羅的造反也是同樣的道理,身不由己…………

想到範大勇,想到角廝羅,趙禎的心情就不太好,這兩人都是趙禎心中有愧的兩個人,範大勇沒錯,他作爲武將,千里奔襲角廝羅,爲的是除掉大宋的後患,趙禎應該殺的是劉渙,角廝羅未曾叛變,他卻要逼着角廝羅叛變。

若是下棋,到了劉渙這裡就是一部死棋,只要他密調範大勇麾下的西軍,最後的結果要麼是擊殺角廝羅徹底摧毀青塘,要麼便是被角廝羅擊潰,逼迫他造反,但依舊躲不過被宋軍征伐的命運。

而無論是太子趙旭,還是二皇子趙昀,亦或是範大勇,劉渙,角廝羅,他們雖然身份有別,權勢不同,但最終都逃不過這個時代的束縛。

這個時代有着自己的思維方式,尋常人極難打破,但趙禎卻是打破這種思維方式的人,他也打破了固有的規矩和命運。

月亮如同一柄尖銳的鐮刀掛在天上,配合上冬日裡的寒冷讓人覺得世間萬物都在凋零。

“官家您就上步攆回宮吧!這天寒地凍的,老奴的腳已經麻木了。”

三才拎着宮燈努力的保持平穩,參謀兵事院送來的奏疏就在官家手中。

趙禎用力合上奏疏,望向三才道:“要不你上去坐着?朕就要走回去!”

三才臉色大變:“官家,我的官家哎!可不敢說這樣的話,您這是要奴婢的命啊!”

“你知道朕現在很憤怒,所以不該在朕發怒的時候說那些不相干的事情,立刻派人去查,劉渙的消息是誰給他的,他又憑什麼再次要求西軍對吐蕃出兵。

沒有朕的旨意,沒有朕的虎符,單憑參謀兵事院的一份文書,他種愕憑什麼敢動用三萬鐵騎襲殺青塘!難道說他以爲種世衡的那塊丹書鐵券能罩得住他?!”

一衆宮人跪在堅硬的石板地上,冰冷的寒風已經不算什麼,帝王的憤怒已經如同九幽碧落沖刷在他們的身上,徹骨酷寒…………

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
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龐然闕影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一百九十四章踏破鐵鞋無覓處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契丹“清理計劃”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殺人誅心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