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

西域人有一個很好也是很不好的習慣,他們喜歡真金白銀,市面上也流通金銀。

尤其是黃金更是被他們所癡迷崇拜,這其中和天竺傳來的佛教有着密切的聯繫。

當然也和這裡的氣氛有關,自從中原王朝和西域通商之後,唯有金銀在這裡最好使,也最流通,所以西域人對金銀有一種狂熱。

西域諸國的國庫之中,通過這些年與大宋的通商,他們獲得了大量的金銀,這還不限於各種器皿,甚至還有金牙等等……

只不過現在這些財富都成爲了遼朝的囊中之物,以解燃眉之急!蕭撻裡採用了極端的手段,以掠奪的,拋棄盟友的方式爲遼朝斂財,遼朝最急需這些金銀幫助國內度過難關。

大遼的官鈔已經濫發到了一定程度,蕭撻裡深知趙禎在大宋發行的交鈔有着推動大宋經濟的巨大作用,而她也妄圖恢復遼朝官鈔的地位,這是她讓遼朝經濟復甦的重要手段。

如何恢復這些已經在民間失去信用的官鈔?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重新發行,並讓他們能直接兌現,這是一種快刀斬亂麻的凌厲手段,但也要冒着極大的風險。

廢除舊官鈔,發行新官鈔,也就意味着朝廷有辦法直接讓百姓手中的官鈔變成廢紙!

雖然現在已經是廢紙了,但只要朝廷一日不廢除,還是有一定的信用在其中,若是再一次改革,不知百姓做何感想,還會信任這種東西嗎?

但蕭撻裡覺得只得值得一試!

她仔細的研究過大宋的商業如何成爲推動整個社會前進的,就像是一把弩箭,只要弦不斷,拉得越緊,釋放的箭矢便能飛得越遠。

從趙禎親政開始,他就不懈努力的推動大宋的商業發展,幾乎到了獨斷專行的地步,開始很多人反對他,但隨着利益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支持他。

同樣隨着商業的繁盛,大宋變的越來越有錢,最明顯的便是百姓口袋中的錢變多了,而這些百姓用多出的錢再次購買商品,不斷的投入其中,甚至自己也走上了經商之路。

財富不斷的積攢,使得大宋的商賈越來越多,而商賈越多,商路也就越多,帶動了整個大宋的經濟,同時也向朝廷繳納更多的稅收。

誰能想到到場一個太子的玩鬧之作,居然成爲引發大宋商業變革的開始?

蕭撻裡到現在都覺得這是如做夢一般的事情,但卻被趙禎幹成了,現在大宋最有錢,也是最有權的商號依舊以一個可笑的名字命名,“蔡記”。

既然一個孩童能以都得不到認可的情況下做出今天的大宋商業來,那自己一個太皇太后領頭,得到朝臣支持的大遼商業改革難道就不能成功?

蕭撻裡覺得他趙禎不是神人,也不是什麼招財童子,他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而且能做的更好。

一車車的財富不斷的涌進高昌城,在這裡堆積起來的同時,遼朝的軍隊也開始了對財富的轉移,轉移到遼朝的國庫之中才算安全。

張儉爲此請求五萬精銳騎兵的護送,他要保證這足有八千萬貫的財富進入大遼的國庫,且一文錢也不能少。

蕭撻裡毫不猶豫的同意,且在五萬人的基礎上追加兩萬,有了七萬人的護送,即便是他們戰死大半也能把這些財富運到上京城了。

按理說要不了這麼多的士兵,但她輸不起,這是遼朝翻盤的希望所在,她把一切都寄託在了這八千萬貫的財富上。

蕭撻裡知道,大宋的崛起就是從商業上開始的,恍然之間她便明白了一個道理,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命脈,也是至關重要的基礎,沒有錢,一切都是空談,治國需要錢,養兵也需要錢。

蕭撻裡自從臨朝稱制以來,不斷的收攏遼朝的兵權,緊緊的握在自己的手中,同時也希望遼朝復甦起來,恢復往日的榮光。

她要讓百姓和貴族們恢復信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看到有源源不斷的錢財涌入大遼,即便是涌入大遼的國庫也會讓他們心安。

一切的一切包括通商西域,包括出兵西域,都是蕭撻裡爲遼朝復甦所準備的,她從趙禎身上學到了一個道理,沒錢,什麼事情都辦不成!

大宋控制了倭國的金銀,壟斷了東方的唯一渠道,而西方的絲綢之路又是一家獨大,這讓遼朝基本上沒有了辦法,蕭撻裡只能和西域聯手對抗大宋,只不過她忽然明白,與其聯手對抗不如合二爲一,讓西域成爲遼朝的一部分。

於是便有了完美的計劃,和接二連三的兵變,遼朝獲得了驚人的財富,而西域也成爲了遼朝的一部分,當然除了六種城和寶莊城外……

遼朝對西域的佔領是自上而下的,這對西域來說是影響最小的變動,西域的上層幾乎被遼朝一掃而空,或是歸降,或是被屠戮殆盡,至於官員更是被收買威脅,完全沒有反抗之力。

強大的力量展現了一個好處,可以摧毀一切想要反對的人,而遼朝就是如此,有些反對的官員滿門被誅,血淋淋的事實讓西域人不得不妥協。

但遼朝只對西域的上層進行威脅和殺戮,卻從未涉及到下層的百姓,因爲沒有意義,在這個等級制度森嚴的地方,只要上層改變了態度,下層百姓也不會有疑議,他們都聽從上層官員和貴族的。

因此遼朝在西域的佔領很順利,西域諸國幾乎短短的幾天時間裡成爲遼朝的土地,蕭撻裡並不愚蠢,她知道必須要掌控這裡才能獲得有效的統治。

而掌控這裡的最好方法便是以遼朝官員替代西域官員,這招和大宋的手法一樣,每每佔領一處土地,大宋便以朝中官員取代當地官員,無有例外。

這麼做的好處便是,所佔之地都會和大宋國內一般無二,政令上下通行。

蕭撻裡也用上了這種手段,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大遼的臣子對西域進行管理,而且要多少有多少,因爲遼朝也有不少的漢家讀書的人,他們考中功名之後便等待着選官,現在有讓他們施展抱負的地方了!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
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九百七十八章特務頭子的首次會面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三百五十三章荒唐的敵襲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二百五十章皇帝的朋友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戰前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