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

蕭惠覺得這場對話就是大宋皇帝給耶律宗真上了一課,國土這種東西就不能靠談判來說,只能靠真刀真槍的拼殺出來!什麼時候遼人的皇帝居然開始講道理?!而且還是對大宋皇帝講道理……

心中微微苦笑,也只有大宋皇帝纔會說出的這種大道理,現在居然從自己的大遼皇帝的口中說出,蕭惠覺得無比怪異。

趙禎望着眼前年輕的皇帝微微嘆息,這小子擁有自己已經失去的東西,那股年輕人心中本該擁有的激憤與衝動,天真與單純是多麼的美好。

要是耶律宗真不是遼朝的皇帝,趙禎很樂意和這個學識淵博的年輕人好好聊聊,但即便他是大遼的皇帝,趙禎還是覺得要和他好好說說話。

“皇弟!兩軍陣前,刀兵之下,可否有勇氣和朕把酒閒聊一番?!”

趙禎當着所有人的面對耶律宗真發出了邀請,這是不是在鶯歌燕舞的妓館酒樓,這是在在幾十萬大軍的眼皮底下,在兵戈利器之下!

一般人早已拼得你死我活,但大宋的皇帝卻能如此從容的發出邀請。

耶律宗真眼睛猛然一亮,胸中的熱血與豪氣瞬間被點燃,大喝一聲:“好!既然皇兄有此雅興,弟必當奉陪,以十萬帶甲之兵爲侍,以陣爲舞,以吼爲歌,快哉!!”

彭七臉色一變,兩國皇帝在兩軍陣前把酒相談,這簡直是聞所未聞的奇事,而在兩軍陣前飲酒的皇帝更是少之又少,唯獨一個其興也勃,其亡也速的前趙開國皇帝劉曜,還是因爲飲酒被俘的……

“陛下,兩軍陣前,兵戈交鋒,與敵國皇帝把酒共飲實乃不妥……”

趙禎露出深意的笑容擺了擺手道:“無妨,誰要是敢在這個時候動手便落了下乘,朕有些話要和遼皇說說,爾等聽朕號令便是……”

見趙禎有打馬向前的打算,狄青心中大爲震撼上前單膝跪地:“末將願爲陛下牽馬墜蹬!”

趙禎皺眉的瞪了狄青一眼:“兩軍陣前劍拔弩張,你身爲大將軍豈能擅離職守?!彭七你也別想……朕一人前往便可,遼人要是敢動手,天下之人必然唾棄,其國已滅!”

彭七狄青以及親衛司的老兵單膝跪地大喝:“我皇威武!”

其實……威武個屁……

趙禎可不覺得自己威武,此去和遼皇說話完全是爲了忽悠耶律宗真,當然其中不乏也有點好奇,他倒要看看一個遊牧民族皇帝的腦子中有什麼樣的想法,皇帝這個職業看似高高在上,可其中的艱難只有本人知道。

天下能稱得上皇帝的人就那麼幾個,連李元昊在趙禎眼中都不算皇帝,現在好不容易逮到一個,趙禎正要好好交流一番,順便,忽悠一下……

趙禎孤身一騎的離開宋軍大陣,身上經過特殊處理的龍紋盔甲在陽光下並不那麼顯眼,相比趙禎身上的板甲,耶律宗真的戎裝就要寒磣的多。

爲了不影響馬匹的速度與靈活,遼人的騎兵盔甲一般是皮甲,耶律宗真雖貴爲皇帝,但身上穿的也不過是在胸前正中加了個大型圓護的皮甲而已。

就這樣,兩國皇帝,騎着兩匹馬在十幾萬大軍中間緩緩匯合了,趙禎看着緊緊盯着自己的耶律宗真笑了笑,隨意的翻身下馬,並把馬鞍卸下放在地上,這就是在告訴耶律宗真自己不會跑路。

要想讓敵人相信自己,首先要做的便是讓敵人放心,果然耶律真宗也是和趙禎有樣學樣,他並不擔心,契丹人即便是在光滑的馬背上也能縱馬馳騁!

趙禎伸手把倆個馬鞍放在一起,又從地上撿了一塊大宋的盾牌放在上面,一張簡易的酒桌便出現,趙禎笑道:“朕的身上無酒,喚軍士送來可好?彭七!送酒來!”

“皇兄隨意……有酒無肉豈不差強人意?圖魯,烤羊!”

彭七和那個叫圖魯的契丹人前來,一個放下美酒酒器,一個放下肥羊支起火堆又小心離開,這場兩國皇帝間的宴會不需要任何人倒酒烤羊,也沒人有這個資格……

肥美的羊肉在火上嗞嗞的冒油,偶爾有一滴掉進火塘升起好大一片火光,看的人心中戰戰兢兢,彷彿這火焰會點燃兩邊的戰火,恢復隨時相殺的模樣。

趙禎和耶律宗真都是帶劍而來,從開始落座到現在,耶律宗真的眼睛就沒離開過趙禎腰間的天子劍,趙禎微微一笑的解下佩劍放在盾牌上道:“皇弟借劍一觀如何?”

耶律宗真一囧,他對趙禎腰間造型樸素大氣的漢劍所吸引,宋人的劍多是劍身較窄,裝飾華美,但大宋皇帝身上的天子劍卻是一把闊劍,造型簡約不說,處處透露出一種皇者的大氣磅礴,這讓原本就酷愛兵刃的他非常驚奇,但沒想到大宋皇帝一下就看出了自己的想法,還能如此不着痕跡的化解尷尬。

耶律宗真解下腰間的佩劍放在桌上道:“甚好,不知皇兄的劍可有名字?”

趙禎搖了搖頭道:“天子劍就是天子劍,哪來的名字,要真有了名字反倒不美,平白玷污了它的靈性……何況……”趙禎說了兩句便不再說話,稍顯不好意思的端起酒杯遮掩。

這一幕落在耶律宗真的眼中頓時覺得難受,開口問道:“爲何皇兄所言吞吐?”

趙禎苦笑道:“不謙之言,朕羞於啓齒,來皇弟你我雖爲敵國皇者,卻有兄弟之約,雖不能親如一家,卻能引爲知己。”

趙禎的話真情,真摯,真切,讓耶律宗真這樣的性情中人不自覺的爲之動容:“皇兄說的是,既然是知己爲何不能暢所欲言,你我二人見面實乃天地相近,此生怕是隻有一次了。”

趙禎嘆道:“其實爲兄想說的是,這劍之所以沒有名字,主要是因爲這樣的劍在我大宋很常見……既然不是什麼好劍爲何要取名字……”

耶律宗真露出惱怒的表情道:“皇兄當我是初出茅廬的少年?此劍劍身寬闊,紋路似雪,敲擊有龍吟之聲,乃上舉世無雙的八面漢劍!如果我猜的不錯,這劍上的雪花紋乃是西域的鍛造手法。”

果然是行家,一眼就看出了這把八面漢劍的長處,趙禎點頭道:“沒錯,這劍是從大食而來,但朕卻絕沒有誆騙你,我大宋一樣能打造出這樣的絕世兵刃,而且你要多少有多少,只要價錢合適!”

隨着趙禎的話,耶律宗真的表情微微僵硬,此時的他心中已經翻起驚濤駭浪,而趙禎卻覺得魚兒上鉤了……

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
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一千零七十一章帝王快婿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寒冷的墳墓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兩千二百五十八章三槐王氏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五百三十一章天子劍出,展赫赫天威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一千零五十二章歷史的怪圈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