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

秋風蕭瑟的賀蘭山草原戰鼓聲,號角聲交織在一起,讓整個戰場的蕭殺之氣愈加濃烈,遼人和西夏人的戰爭終於正式的拉開帷幕,雙方都是以騎兵作爲主要的作戰力量,迅捷且快速的馳騁於疆場。

身爲倆個國家的皇帝,雖御駕親征但都不會把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真正的戰場距離雙方御帳還有些距離,此戰的意義對遼朝和西夏都是相當重要,這是雙方試探對方虛實和戰力的較量,來不得一絲一毫的軟弱。

身經百戰的蕭惠雖然年事已高,但依然是寶刀未老,華髮須張,率領精銳的遼朝鐵騎衝向敵陣,沒藏訛龐知道自己沒有任何膽怯可言,此時以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面對遼人的虎狼之師他積攢所有的力量大喝一聲:“殺!”西夏軍隊便如潮水一般迎敵而上。

雙方兵潮,如巨浪相擊般猛烈碰撞在一起,瞬間便淹沒了原本的涇渭分明。

戰場變成巨大的血肉磨盤,不斷的吞噬着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這純粹是力量與毅力的較量,哪一方先頂不住,便會潰敗下去。

長刀劃過帶走敵人的生命,馬上的騎士來不及得意,下一秒身體就被長矛洞穿,抽搐的掉下戰馬被碾爲肉泥,雙否都是如此激烈的拼殺,誰也不敢後退,因爲後退就意味着把自己的後背獻給敵人。

西夏騎兵常年對西域作戰,都是在血與火中歷練出來的精銳,但眼前的遼人卻與西域的散兵遊勇完全不同,他們有相當精妙的配合,馬上功夫更是出類拔萃,關鍵是遼人一路殺來無人能敵,積攢下來的自信讓他們戰意高漲,連身上的武器裝備有要略勝西夏鐵器一籌。

西夏人第一次遇到和他們旗鼓相當的遼人,這種從西域人身上獲得的優越感瞬間被粉碎,壓力驟升。西夏騎兵漸漸發現,和遼人作戰與西域人作戰完全不同,西域人不懂相互配合,只知使用蠻力,而遼人多善合擊之道,每個西夏人幾乎都會遭遇倆個或倆個以上的遼人攻擊,戰法配合不如遼人的他們只能苦苦力戰,稍有不慎就會被挑落下馬,騎兵混戰的戰場上落馬基本上就意味着死亡。

蕭惠知道這一戰對遼朝的重要,派出了兩千重甲騎兵作爲先鋒,這些都是最爲精銳的宮衛騎軍斡魯朵,他們是蕭惠從耶律宗真的手中討來的,他知道這些斡魯朵最擅長的是破敵衝鋒而非護衛皇駕。

果然這兩千重甲全裝的斡魯朵殺入西夏人的敵陣如狼入羊羣,西夏人的刀劍只要不擊中要害根本不能傷得了他們分毫,而斡魯朵手中鋒利的長刀能輕鬆收割西夏騎兵的生命。

兩千重甲騎兵幾乎把西夏人的隊伍撕開,再配合輕裝騎兵的砍殺,西夏軍隊很快被分割,首尾不能相顧,前後不能呼應,這在戰場上是致命傷!

此時的沒藏訛龐已經陷入瘋狂,他沒想到遼朝的騎兵居然如此鋒利,只短短几個呼吸之間便把自己的騎兵分割開來進行圍剿,此時只能苦苦廝殺等待陛下的援助了!

雙方的大戰已經正式開始,便沒有了停下的可能,哪一方先頂不住便會增援,對方亦會向這個血肉磨盤中投入兵力保持原有的優勢,說到底就是誰的軍隊更厲害,增援更多便能站穩腳跟,越來越好打,而另一方則會慢慢的不支,在絕望中崩潰退走,接下來就是勝利者的收割……

但就在沒藏訛龐等待李元昊援軍的時候,整個西夏軍隊卻聽到了撤退的號角,沒藏訛龐絕望的大吼,此時撤退就意味着損失更多的騎兵,遼人的騎兵掩殺過來還能有多少党項男兒能活着回去?

難道要把自己的後輩暴露給敵人?天下怎麼會有如此愚蠢的事情!

但沒藏訛龐是個果斷的人,他知道此時不退待會就更難退走,既然李元昊已經選擇犧牲掉這些人,那自己還苦苦堅持又有什麼意義?還不如乘機率領自己的親兵殺出一條血路來的好!

既然是被皇帝拋棄掉的軍隊,那還有什麼戰意可言?當西夏騎兵聽到號角後,整個軍隊的氣勢爲之一泄,遼人豈能不知這是西夏人打算撤退了?

精於騎兵作戰的蕭惠發出渾厚的笑聲,大喝着喊道:“沒藏氏小兒,你的皇帝拋棄了你,也拋棄了這些党項勇士,快快逃命去吧!兒郎們,跟隨老夫殺光這些懦夫!”

敵人越是逃竄便越要追擊,儘可能的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是這個時代永恆的真理,每一個士兵都代表着一個男丁,男丁越少對西夏的重創就越大。

眼瞧着蕭惠佔據優勢,耶律宗真興奮的揮了揮拳頭,張儉更是在一旁勸道:“陛下此時西夏人銳氣以失,何不大軍壓進,若是能生擒李元昊,則萬事定矣!”

張儉的興奮模樣讓耶律宗政微微搖頭:“此時西夏戰敗,李元昊必然向後撤走,我大遼佔下西夏千里草場,修建城寨,徐徐圖之豈不更好,朕雖然不會如大宋皇帝一般止步不前,但卻也要謹慎行事。”

沒想到一向進去的耶律宗真說出這樣的話來,張儉一時間覺得不明所以,這是多好的機會啊!豈能寸步不前?如若能擊敗李元昊所部,一舉消滅西夏人的精銳,那便是一勞永逸的事情。

“陛下難道您忘了,李元昊忘恩背盟,今天子親臨、大軍並集,如若不將西夏一舉征服,將來後悔莫及!”

這不是張儉所說,而是一幫遼朝重臣在重複蕭惠當初的話,耶律宗真畢竟是年輕,在一幫老臣和貴族的建議下很快就不能堅持自己的立場,被勸動了……

當所有人都說進攻好的時候,即便再穩紮穩打的耶律宗真也會猶豫懷疑,多數人的意見無論對錯在這個時候都是對的了,而且年輕的他心中還有一絲懷疑,自己這麼做是否就和大宋皇帝一樣了?

自己可是口口聲聲說要超越大宋皇帝的,豈能和他一樣得了好處就沾沾自喜,駐足不前?!

耶律宗真猛地拍案而起,大聲喝到:“傳令下去,大軍跟隨韓王蕭惠所部向西夏腹地挺進,務必擊殺元昊,生擒者賞大帳一座,封爲族帳首領,統所得西夏四百里草場!擊殺者封克敵侯,賞黃金千兩!”

一時間整個遼朝軍隊沸騰起來,如一個巨大猙獰的戰爭猛獸向西夏腹地撲去,他們很清楚自己的目標是李元昊而不是守衛森嚴的興慶府……

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
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平安京之亂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西方的聖人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兩千三百四十九章吐蕃高原的重要性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