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

夜幕下的皇宮格外寂靜,自從官家離開這座宏偉的皇城之後,這裡的防衛就變得無比森嚴,禁軍上軍已經全部從皇城上撤下,他們現在只負責駐守在皇宮之外,至於皇宮之內的防衛全部交給了親衛司負責。

彭七依舊穿着厚重的板甲如同一個鐵人般的站在皇城的城牆上不斷巡邏,這個深的皇帝信任的統帥已經完成了他的使命。

朝堂之上人們稱他爲彭帥,因爲他曾經是大宋北伐的主帥之一,指揮過千軍萬馬,即便是現在還掛着殿前司都指揮使的職銜,名義上有權調動大宋的禁軍。

但事實上彭七隻是侍衛親軍司的長官,侍衛親軍司已經全部改爲親衛司,地位遠在殿前司之上。

彭七是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整個親衛司中的所有親衛都歸他負責,而趙力和他完全是掉了一個個,從原本的親衛司長官變成了殿前司都指揮副使,實際上控制殿前司的人才是他。

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屬於對武將的制衡,但說到底都是趙禎任用親信的表現,即便是趙禎也不能例外,軍權要想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必須任用親信。

城牆上不但的有穿着鐵甲的士兵邁着整齊的步伐通過,這些人都是神都城中的良家子第,整個親衛司也都是這樣等人組成,以確保親衛司的戰力和忠誠。

神都城中最尋常也是最不對外的機構其實不是親衛司,而是掌握了所有神都城軍隊的衛戍司,衛戍司剛剛成立不長時間,說是一個衙門,不如說是一個臨時機構。

自從趙禎在神都城中遇刺之後,親衛司在朝中被參奏無數,順帶着一切特務機構都受到了責難,皇城司和黑手最爲不好過。

他們本應該起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但事實上卻在趙禎遇刺時慢了一步。

而衛戍司的出現是文臣一致推舉的,爲的是能在突發情況面前由一位文官瞭解事情的真相,並且能做出快速的部署。

他們自認爲自己不比武將的行動慢,若論權謀和果斷,文官也比武將要高強些。

武將們自然是極力反對的,這不光是在貶低他們的地位和能力,也不利於處理突發事件,畢竟一個高高在上的衛戍司出現,到底應該聽誰的?

殿前司,親衛司本就互不統屬,而突然出現的衛戍司要領導一切,這就出現問題了。

於是趙禎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衛戍司不常設,衛戍司都指揮使爲空缺,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由皇帝之前密旨擬定人選接任,並且密不示人,唯有佩戴衛戍司腰牌的人才能調動全城軍隊,否則各司獨立行事。

這是最爲妥當的辦法,也是應對大危機時最爲妥帖的手段,這樣的大危機往往是民變,兵變,大規模清剿之類纔會用上。

於是原本還存有反對意見的武將們也不再堅持,畢竟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這樣的危機不可能出現,尤其是在太子監國這段時間,更是不會有任何問題。

彭七之所以出現在皇城之上,乃是因爲神都城中突然出現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官家西北巡幸,以至蘭州!”

本該是困死在皇城之中的消息,但現在卻出現在了整個神都城,終究是還是沒有瞞住官家的行蹤。

這讓彭七大爲驚訝,剛剛躺下的他立刻起身,命親兵立刻給他着甲,取了兵刃之後便匆匆趕往皇城,他這位親衛司都指揮使要親自坐鎮皇城,不敢有一絲鬆懈。

黑夜已經使得溫度急劇降低,毛茸茸的立領已經被風吹的倒向一邊,盔甲之內的棉衣和毛衣給他提供了溫暖。

將軍的鎧甲只是比尋常士兵賣相好一點,其實內裡是一樣的,披風在這個時候被風捲在身上,一點作用也沒有,難看的就像是一根大紅腸。

“皇城司已經撒出去了,老祖宗說過一旦官家離京的消息傳出,皇城司便立刻查找源頭。”

鄒同勾着身子躲在厚厚的氅衣之內,只露出一雙散發着陰冷光芒的眼睛,彭七皺眉的從腰間解下酒壺灌了一口,遞給鄒同道:“我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官家看似已經安排好了一切,你給我交個底,到底是在做什麼?”

鄒同嘿嘿一笑:“旁人都是不願打聽,聰明人甚至躲得遠遠的,唯獨你往前趕,既然已經感覺到了,那就做好自己的差事便是,何須打探其中消息?你我也是老相識,老祖宗特意交代我皇城司盡忠職守便好,依密令行事不得過問!”

彭七點了點頭,以鄒同和自己的關係不會說出這般生硬的話來,但在這時候還能和自己說話已經是殊爲不易的事情了。

只不過彭七心中鬱悶,瞪着眼睛道:“口子查到了嗎?不該是從我親衛司漏出去的!”

鄒同這一次沒有冷笑,而是直直的盯着彭七道:“不是親衛司!這一點奴婢可以肯定,你親衛司的人全部篩查過了,況且官家只要不出宮,就不需你親衛司的人跟隨,只有帶御器械會在禁中相伴左右。”

彭七鬆了一口氣,他最擔心的就是親衛司的人出現問題,親衛司雖說不是他一手建立,但也是曾經的太子三衛而來,他彭七和李酒,趙力三人乃是太子三衛的出來的人,對親衛司的感情要比其他禁軍更加強烈。

而且親衛司一旦出現什麼事情,他這個親衛司都指揮使也難逃其咎。

“這麼說來是宮中內侍出了問題?”

彭七的話讓鄒同微微苦笑:“眼下還在查,內侍省的管事已經被那三位老祖宗給接管了……”

彭七倒吸一口涼氣:“那三個老傢伙還沒死?!這是要活成妖精啊!”

鄒同不滿的瞥了彭七一眼:“三位老祖宗可不比三才大官地位低,官家最信任的人除了陳琳老祖之外,便是這三位老祖宗了。”

話說到這裡,彭七便也徹底放鬆,宮牆上由親衛司負責滴水不漏,宮內由皇城司以及三位老妖怪坐鎮,這皇城就如同銅澆鐵鑄一般結實。

即便是有大軍攻伐,也不可能動盪這座皇城,沒人知道,其實大宋最強大的要塞就是神都城中的皇宮!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
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百四十九章猶太商人與大馬士革刀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一千零二十三章大宋故人來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