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

夜幕下的皇宮格外寂靜,自從官家離開這座宏偉的皇城之後,這裡的防衛就變得無比森嚴,禁軍上軍已經全部從皇城上撤下,他們現在只負責駐守在皇宮之外,至於皇宮之內的防衛全部交給了親衛司負責。

彭七依舊穿着厚重的板甲如同一個鐵人般的站在皇城的城牆上不斷巡邏,這個深的皇帝信任的統帥已經完成了他的使命。

朝堂之上人們稱他爲彭帥,因爲他曾經是大宋北伐的主帥之一,指揮過千軍萬馬,即便是現在還掛着殿前司都指揮使的職銜,名義上有權調動大宋的禁軍。

但事實上彭七隻是侍衛親軍司的長官,侍衛親軍司已經全部改爲親衛司,地位遠在殿前司之上。

彭七是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整個親衛司中的所有親衛都歸他負責,而趙力和他完全是掉了一個個,從原本的親衛司長官變成了殿前司都指揮副使,實際上控制殿前司的人才是他。

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屬於對武將的制衡,但說到底都是趙禎任用親信的表現,即便是趙禎也不能例外,軍權要想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必須任用親信。

城牆上不但的有穿着鐵甲的士兵邁着整齊的步伐通過,這些人都是神都城中的良家子第,整個親衛司也都是這樣等人組成,以確保親衛司的戰力和忠誠。

神都城中最尋常也是最不對外的機構其實不是親衛司,而是掌握了所有神都城軍隊的衛戍司,衛戍司剛剛成立不長時間,說是一個衙門,不如說是一個臨時機構。

自從趙禎在神都城中遇刺之後,親衛司在朝中被參奏無數,順帶着一切特務機構都受到了責難,皇城司和黑手最爲不好過。

他們本應該起到防患於未然的效果,但事實上卻在趙禎遇刺時慢了一步。

而衛戍司的出現是文臣一致推舉的,爲的是能在突發情況面前由一位文官瞭解事情的真相,並且能做出快速的部署。

他們自認爲自己不比武將的行動慢,若論權謀和果斷,文官也比武將要高強些。

武將們自然是極力反對的,這不光是在貶低他們的地位和能力,也不利於處理突發事件,畢竟一個高高在上的衛戍司出現,到底應該聽誰的?

殿前司,親衛司本就互不統屬,而突然出現的衛戍司要領導一切,這就出現問題了。

於是趙禎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衛戍司不常設,衛戍司都指揮使爲空缺,在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由皇帝之前密旨擬定人選接任,並且密不示人,唯有佩戴衛戍司腰牌的人才能調動全城軍隊,否則各司獨立行事。

這是最爲妥當的辦法,也是應對大危機時最爲妥帖的手段,這樣的大危機往往是民變,兵變,大規模清剿之類纔會用上。

於是原本還存有反對意見的武將們也不再堅持,畢竟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這樣的危機不可能出現,尤其是在太子監國這段時間,更是不會有任何問題。

彭七之所以出現在皇城之上,乃是因爲神都城中突然出現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官家西北巡幸,以至蘭州!”

本該是困死在皇城之中的消息,但現在卻出現在了整個神都城,終究是還是沒有瞞住官家的行蹤。

這讓彭七大爲驚訝,剛剛躺下的他立刻起身,命親兵立刻給他着甲,取了兵刃之後便匆匆趕往皇城,他這位親衛司都指揮使要親自坐鎮皇城,不敢有一絲鬆懈。

黑夜已經使得溫度急劇降低,毛茸茸的立領已經被風吹的倒向一邊,盔甲之內的棉衣和毛衣給他提供了溫暖。

將軍的鎧甲只是比尋常士兵賣相好一點,其實內裡是一樣的,披風在這個時候被風捲在身上,一點作用也沒有,難看的就像是一根大紅腸。

“皇城司已經撒出去了,老祖宗說過一旦官家離京的消息傳出,皇城司便立刻查找源頭。”

鄒同勾着身子躲在厚厚的氅衣之內,只露出一雙散發着陰冷光芒的眼睛,彭七皺眉的從腰間解下酒壺灌了一口,遞給鄒同道:“我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官家看似已經安排好了一切,你給我交個底,到底是在做什麼?”

鄒同嘿嘿一笑:“旁人都是不願打聽,聰明人甚至躲得遠遠的,唯獨你往前趕,既然已經感覺到了,那就做好自己的差事便是,何須打探其中消息?你我也是老相識,老祖宗特意交代我皇城司盡忠職守便好,依密令行事不得過問!”

彭七點了點頭,以鄒同和自己的關係不會說出這般生硬的話來,但在這時候還能和自己說話已經是殊爲不易的事情了。

只不過彭七心中鬱悶,瞪着眼睛道:“口子查到了嗎?不該是從我親衛司漏出去的!”

鄒同這一次沒有冷笑,而是直直的盯着彭七道:“不是親衛司!這一點奴婢可以肯定,你親衛司的人全部篩查過了,況且官家只要不出宮,就不需你親衛司的人跟隨,只有帶御器械會在禁中相伴左右。”

彭七鬆了一口氣,他最擔心的就是親衛司的人出現問題,親衛司雖說不是他一手建立,但也是曾經的太子三衛而來,他彭七和李酒,趙力三人乃是太子三衛的出來的人,對親衛司的感情要比其他禁軍更加強烈。

而且親衛司一旦出現什麼事情,他這個親衛司都指揮使也難逃其咎。

“這麼說來是宮中內侍出了問題?”

彭七的話讓鄒同微微苦笑:“眼下還在查,內侍省的管事已經被那三位老祖宗給接管了……”

彭七倒吸一口涼氣:“那三個老傢伙還沒死?!這是要活成妖精啊!”

鄒同不滿的瞥了彭七一眼:“三位老祖宗可不比三才大官地位低,官家最信任的人除了陳琳老祖之外,便是這三位老祖宗了。”

話說到這裡,彭七便也徹底放鬆,宮牆上由親衛司負責滴水不漏,宮內由皇城司以及三位老妖怪坐鎮,這皇城就如同銅澆鐵鑄一般結實。

即便是有大軍攻伐,也不可能動盪這座皇城,沒人知道,其實大宋最強大的要塞就是神都城中的皇宮!

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請假!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
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倭國皇帝第六百第二十二章趙氏孤兒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請假!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耶律賈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