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

趙禎醒悟過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漸亮,三才已經來過不知多少遍了,但趙禎依舊坐在御案後沒動,原來他忘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對待西藏的政策可能和對待所有被大宋征服的勢力所不同。

這是要着重考慮的問題,自治不是不可以,但可能要用最爲寬鬆的自治政策才能滿足吐蕃人的需要。

征服吐蕃不是不可能,相反大宋不是沒有這個能力,但耗費巨大,時間太長,並且就算是征服之後,叛亂和反抗可能性更大,不是所有問題都能用戰爭來解決的。

當然最主要是因爲高原氣候,大宋的士兵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高原上的氣候,趙禎不是沒有早做打算,之前他已經調了數萬騎兵在高原上訓練效果還算不錯,但戰爭不是靠着這十萬人就能解決的。

大量的物資運輸,補給都成問題,要是沒必要,趙禎不會選擇在高原上與吐蕃開戰。

最好的辦法就是如角廝羅提出的那樣讓大宋掌握吐蕃的經濟命脈,而吐蕃成爲大宋的藩屬,稱臣納貢。

但這樣一來並不能徹底拿下吐蕃,它還屬於一個獨立於大宋統治之外的地方,趙禎心中不甘,以大宋如今之強大還不能奪取吐蕃的話,以後還會成問題。

“官家天快亮了,您躺一會,待會就要早朝了。”

趙禎打了個哈氣,三才見縫插針的說了一句,但趙禎現在哪裡睡得着,吐蕃的問題他之前沒有想,現在處理了草原之後,吐蕃問題浮出水面,並且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一旦失去,誰知道之後會怎樣?

三才看着趙禎糾結的模樣心中早已明白是爲了什麼事,官家又開始想着既不用出兵又可以收復吐蕃的美事……每當官家這樣想的時候,往往會有如此糾結的表情。

趙禎一時想不出辦法,只能百無聊賴的看着一堆資料,這些都是描述吐蕃和唐朝之間關係的,對現在的大宋並沒有什麼幫助,只能還原強盛時期的吐蕃。

而最邊上放着的是角廝羅的信件,現在的角廝羅可不是一方豪強,而是大宋名義上的官員,接受大宋的敕封。

天聖十年,趙禎親自授唃廝囉爲寧遠大將軍,愛州團練使;景佑三年又授唃廝囉爲保順軍節度觀察留後;寶元元年,加保順軍節度使,兼邈川大首領,並且,屢次給唃廝囉以物資上的援助。

也就是因爲大宋的援助,角廝羅的軍隊才得以迅速擴充,從原本的六七萬人擴軍至十萬人,這樣的規模在大宋看來不算什麼,但對吐蕃人來說卻是實力雄厚。

這是十萬人的軍隊,而並非是由農奴之類組成的雜軍,便是面對號稱有數十萬大軍的邏些也不敢和角廝羅硬碰硬。

突然之間趙禎看到了一些東西,現在的吐蕃已經實行農奴制很久了,而相反大宋卻在法律上廢除了奴隸制度,但私屬奴隸的現象大量存在,不過在法律上禁絕了私屬奴隸、也不允許將良民賣爲奴隸。

並且趙禎已經開始着手徹查大宋境內的私屬奴隸,從根源上徹底廢除奴隸制度。

眼下的吐蕃卻沒有這樣,相反,在吐蕃奴隸是私有財產,受到當地政權的保護,同時奴隸也是大量的財富和權利地位的縮影。

趙禎忽然知道該怎麼統治吐蕃了,俗話說得好,那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人世間除了天竺那種奇葩的地方,趙禎相信還沒有不會去反抗強權。

當然這一切需要一個瞭解吐蕃並且和角廝羅關係甚好的人才能勝任,這讓趙禎想起一個人,一個和角廝羅有過數次交流並且引爲知己的人。

“宣工部侍郎劉渙覲見!”

三才愣了一下,看了一眼窗外道:“官家,眼下寅時三刻,宮門未開,此時召見朝臣必會驚動朝堂…………”

“速去!”

“奴婢遵旨!”

三才知道官家定然有要是,可這時候召見臣子,必要開啓宮禁,難免讓人猜測,再說官家明明是考慮吐蕃事宜,怎麼召見工部侍郎?

帶着不解對殿外候着的內侍傳旨,並讓他們從角門進出,這樣能最大程度上的減小影響,但要想讓所有人不知道幾乎不可能。

劉渙是從被窩裡被吵醒的,當他看到宮中內侍在院中等候的時候便立刻睡意全無,換上朝服之後便急急的隨內侍進宮,再過倆個時辰便是早朝,這時候官家召見自己必有要事,他自然不敢耽擱。

一路跟隨內侍從皇宮的角門進入,沒想到去的不是宮中正殿而是一座偏殿,進了清涼殿之後,涼爽襲來讓他再次清醒。

在三才的帶領下進入後殿便瞧見趙禎在殿中渡步,劉渙趕緊上前施禮道:“臣觀文殿學士工部侍郎劉渙參見陛下!”

趙禎此時手中端着一碗飲子不時的喝上一口,瞧見劉渙來了笑着道:“破曉之時召你前來擾了卿家的好夢,但此事重大,非你莫屬。”

劉渙躬身道:“渙承蒙陛下看重,不敢推辭!不知陛下深夜召見老臣所爲何事?”

趙禎對三才揮了揮手,三才立刻送上冰鎮的酸梅湯,這東西的酸爽絕對是清醒的好東西,趙禎笑道:“不急,待你喝下酸湯飲子再說。”

酸甜的冷飲子喝下去,劉渙殘存的一絲睏意也消失的一乾二淨,此時趙禎纔開口道:“你出使青唐不下十次,和角廝羅之間的關係也是甚好。你和朕說說該不該信任他,若是能信,給予幾分信任?”

果然事關角廝羅,在來之前劉渙心中便有猜測,現在趙禎提出這樣的問題,他從容開口道:“陛下,角廝羅此人重情義,眼光獨到,性情穩重,思慮周全,這麼多年與我大宋和睦修好,乃可用之人!不知陛下此問與吐蕃之事……”

趙禎點了點頭:“然也,朕和你也沒有什麼可遮掩的,角廝羅逐漸勢大,有一統吐蕃之像,中樞院上奏朕要提防角廝羅,免得他成爲另一個李元昊。”

劉渙並沒有因爲和角廝羅的私交甚好而袒護角廝羅,反而道:“中樞上疏乃是情理之中,陛下應當提防角廝羅,畢竟他雖是我大宋敕封之官,但多是遙領,手中精兵十萬,征伐吐蕃乃是必然!”

趙禎點了點,卻又搖頭道:“但朕打算相信他,給他一個證明臣服我大宋的機會,所以才召你前來!”

劉渙猛然擡頭道:“臣在所不辭!”

……………………

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五百七十章黎明
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第一千四百零九章神兵利器如何用?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八百八十八章不簡單的女人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五百二十九章中毒的羅馬皇帝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兩千六百二十一章邏輯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五百七十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