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

伊州最爲獨特的東西便不是這裡如塞上江南般的環境,而是在於一種擁有獨特香味的瓜果,這種瓜果甚至以地得名,哈密瓜…………

而伊州便也是後世哈密的所在地,趙禎看到這裡的景象之後並未覺得有多麼神奇,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誕生的奇蹟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秋季乃是哈密瓜成熟的季節,當然現在不叫哈密瓜而是甜瓜,看着三個孩子對哈密瓜發起凌厲的“攻擊”趙禎都忍不住暗自嚥下口水。

至於趙旭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儲君氣度,一塊哈密瓜已經在他手中消失了一大半,在這個完全自然饋贈的年代,哈密怪的甘甜讓人無法想象。

趙禎甚至在空氣中聞到的香甜都要超過後世,他是吃過哈密瓜的,但是眼下這種哈密瓜卻是重新刺激了他的味蕾!

本還想吟上一句:“還想忽上天山路,依然想物華。……旅思徒漂梗,歸期未及瓜。……”可看見了孩子們的吃法,再加上空氣中的香味和咔嚓咔嚓的聲音,趙禎實在是忍不住了。

學着趙昀的模樣,伸手拿過一顆哈密瓜,微微用力的拍開,早已在陽光之下熟透的哈密瓜便應聲而開,金黃色的瓜瓤象徵着豐收與陽光,甘甜的香味在空氣中瀰漫,彷彿一隻小手不斷的抓撓趙禎的味蕾。

沿着邊上的瓜瓤一口咬下,香脆的瓜體和熟透了的瓜瓤混合在一起,最爲甜蜜的地方纔是種子的所在,雖然種子下肚不好克化,但甜蜜的氣息已經使得趙禎顧不得這麼多了。

大量的水分和清脆不失棉柔的口感讓趙禎幸福的閉上眼睛,人類感受幸福方式最直接的便是從吃上,眼下這秋老虎凌厲的季節裡,一口香甜的哈密瓜給人帶來的幸福絕對是報表的。

“甘瓜如枕許,其香味蓋中國未有也!”趙禎忍不住感慨,這味道確實是大宋境內沒有的,哈密瓜因爲獨特的糖分無法長途運輸,商賈往往還沒運到,便已經腐爛。

所以這種甜瓜只有到了伊州纔有的一嘗,不單單是天家在吃,整個大宋軍中的將士都在吃,咔嚓咔嚓的聲音,和香甜的味道在整個軍中瀰漫,形成一種頗爲搞笑的場面。

趙禎一向如此,自己有的吃,將士們便有的吃,還好是秋天出征,若是夏天實在是太過炎熱,軍中將士們從未嘗過如此甘甜,自然是希望多吃的,但很可惜,趙禎下旨,每人只許吃一瓜,絕不得多食,以免腹瀉。

趙禎所在之軍便是大宋的中軍,並且嚴格依照軍中規矩,駐紮在伊州伊吾城外,城中再好也不得入內,這是大宋行軍的規矩,亦是趙禎自己定下的規矩,絕不可能改變。

曹康便只能站在行轅之中,白虎節堂之外等候官家召見,很快內侍三才便出來,伸手虛引道:“曹都護,官家召見你嘞!”

趕緊上前道了一聲:“多謝大官!”曹康便向白虎節堂走去,官家御駕親征和將帥一樣,以軍中規矩行事,無有例外,所以這白虎節堂也是官家的行轅和行宮,只不過更大而已。

進入其中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副巨大的沙盤,其上已經把西域的諸多信息彙集,從現在的伊州到高昌,再到西面的龜茲,整個西州回鶻地區都被詳盡的納入其中。

而除了官家外,還有捧日軍的王圭,王鶴二人,這兩人才是真正此次用兵的主力,上四軍是什麼人?乃是大宋的精銳之兵,此次出征之有十萬人,卻各個精銳。

捧日軍五萬人幾乎全軍出動,其中絕大多數乃是具裝騎兵,雖然不是以騎兵著稱的背嵬踏白,但實力卻頗爲不俗,否則也不會在遼人手中輕鬆奪下數城。

捧日軍最大的優勢便是在於其馬步協同的能力,具裝騎兵能以最快的速度突防,步兵也能以最爲堅實的狀態固守,甚至是剋制騎兵。

大宋這麼多年來研究騎兵和步兵的搭配已經到了已入臻境,所以當聽到官家御駕親征只有十萬人的時候曹康大驚,但在得知是捧日軍和神衛軍而來,他又恍然大悟。

在西域駐紮多年,豈能不瞭解西域的軍力?西域人善出奇招,若是全部以騎兵而來,必然吃虧,他最擔心的便是官家帶着十萬背嵬軍而來,這樣極難發揮騎兵的優勢。

而看着眼下的神衛軍和捧日軍,他便徹底放心了,在西域沒有人能是這兩支禁軍的對手,曹康甚至在路上看到了捧日軍具裝騎兵配備了長達數丈的騎槍。

這已經不能用裝備精良來形容了,簡直就是強大如龍,在西域怕是遇不到對手,但唯一讓曹康不明白的是,爲何官家要御駕親征,西域雖然地勢複雜,勢力衆多,但在大宋這個龐然大物面前已久不是一合之敵。

可當他看到王圭和王鶴兩人把這次行軍的範圍擴大至黑汗的時候大爲震驚,官家是要從西域的最東面打到最西面!不單單是要攻伐西州回鶻,連黃頭回鶻和于闐都不打算放過,甚至要打到恆邏斯!

以十萬精兵橫掃整個西域,這是多大的氣魄和雄心壯志?

顯然,趙禎是看出曹康想法的,但他並不說出來,而是反問道:“你可知眼下出兵是否是最好時機?”

對於通曉軍事的人來說,只需看一眼沙盤便知道這場戰爭的規模,大宋軍武院出來人,最少要掌握沙盤的運用,曹康便是能力出衆之輩。

微微躬身道:“啓奏陛下,臣以爲眼下就是用兵的最佳時機,冬日裡的西域雖然在西方,但也更加靠北,奇寒無比反不利於作戰,眼下正值夏末初秋,大軍用兵之下,只會越來越涼爽,若是能在年前拿下西州回鶻,西域大局已定!”

一旁的王鶴也道:“微臣也如此所想,但卻要兵分兩路,一路向西攻伐,以龜茲爲終點,一路向南攻伐于闐,直至蔥嶺!至於黃頭回鶻,可不攻自滅矣!”

王圭看着沙盤微微點頭:“末將以爲他們二人的話有理,拿下西州以及於闐,便是下西域之大勢,腹內的黃頭回鶻可不攻自滅,沙洲,瓜洲的駐兵便可收復。”

這就是眼下大宋軍中的規矩,任何人都能發表意見,無論是王圭這位都指揮使,還是曹康這個都護,甚至是行軍司馬王鶴,趙禎甚至不用動腦子,只需判斷是否採納他們的計劃便可。

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
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八百八十二章秘閣商議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兩千二百八十九章作惡的人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百一十三章戰還是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