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太祖是穿越者嗎?

天工坊即是神都城中的兵工廠,規模在當下來看已經是最大的工廠了,裡面的匠人無論品級共有四百人,這還不包括學徒和幫工,若是全部算上總共的人數達到一千五百人!

這也是爲何大宋的火器產量能夠滿足當下各軍需求的原因,人數多,器械多,自然而然的產量也大。

更是因爲這裡所用的鋼材,木料都是大宋最好的,所以精益求精便成了天工坊的宗旨,在朝臣們眼中,有如此珍貴的原材料還生產不出可靠的火槍來,實在說不過去。

天工坊不光受到禁軍的監管,同時還有臺諫院的御史,兵部的巡檢都司,火器之重以如泰山之勢,也是大宋君臣上下最爲關心的事情。

當然這裡的匠人早已按照品級劃分,爲了方便和朝中官員的品級如出一轍,從正一品到從九品,一個不拉整整齊齊,不過匠人的品級劃分卻是按照技術來的,沒有熬資歷一說。

只要技術精湛,經驗豐富,你就能走上一級,而待遇也是按照品級劃分,無有例外,整個天工坊的人唯一一個不按照品級拿俸祿的只有一人,天工坊監丞曾公亮。

他是朝官,拿的是朝廷俸祿,也是吏部發放的俸祿,但卻負責天工坊技術研發之外的事情。

他負責管理天工坊的一切事物,除了技術方面他不插手以外,小到吃喝拉撒,大到研究方向都要他把關。

當然也有實例證明,趙禎便親自批過天工坊製作下水道一事,開始的時候他還納悶,爲何在神都城中修造一個下水道還要自己親自批閱,甚至開銷一點也不比皇宮的下水道要少,再仔細一看,原來是天工坊的曾公亮。

這就難怪了,大宋的四大工坊的面積加起來確實趕上皇宮的四個大,並且在曾公亮之後,丁度上疏,也是關於修造下水道的奏請。

當年東京城的下水道是真的寬大,以至於鬼樊樓在其中滋生,但神都城爲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修建的下水道就要逼仄許多。

所以讓世人仰望的神都城便出現了一個致命的缺點,內澇嚴重,在開始的時候並沒有人當回事,畢竟倒黴的大多住在外城的百姓,內城的地勢可要比外城高得多。

但逐漸的,隨着神都城的不斷繁華和擴建,原先的外城早已成爲內城,而現在的外城也已經在數裡地之外,一旦內澇,倒黴的不是達官貴人就是富甲一方的商賈,這些人當然受不了。

反而是外城的百姓並沒有如此疾苦,於是便有了上疏要求改建下水道的風波,當然趙禎出於“報復”並沒有立刻同意,只是同意四大工坊進行改造而已。

至於爲何?還不是因爲那些商人和官員有意無意的炒高房價,越是靠近皇宮的房價越高,有些人早早看到商機,想盡一切辦法從當年外城百姓的手中買來房子,待神都城擴建之後,再高價賣掉賺取暴利,欺負的就是普通百姓對未來發展的懵懂。

所以趙禎便讓這些人泡在水裡享受一下。

當然有朝臣上疏,人家是自己是憑本事掙的錢,憑眼光掙的錢,官家不該爲難。對這一點趙禎也非常贊同,在奏書的末尾用硃紅的毛筆寫下:朕是憑的本事坐穩皇帝位,憑的本事整治這些人。

這奏書顯然是在偏袒收益之人,憑自己的本事?這話完全是把是非對錯放在了邊上!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大宋房屋買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更不是買賣雙方達成契約即可。

因爲大宋的房屋買賣有一條定例,也是太祖當年定下的規矩,賣房需問親鄰。

趙禎到現在都在懷疑太祖皇帝是不是穿越者,或者說是一個房奴穿越者……

爲規範民間私人房地產交易,限制惡性炒賣,太祖皇帝下令:若想賣掉自有房產,得先從自己的親戚,緦服之內問起,若無人問津,再到左鄰右舍,直到這一干人等均簽字畫押“依賬取問”,表示不買“批退”,你才能拿出賣,按市價售房。

但以中國的人際關係和近鄰的消費水平,當你先向房親四鄰叫賣,賣價極可能低於市價,而這個價格就是你要賣出的價格,除非房親四鄰都爲你作假、設局,但難度很高,一旦被人告發,所有人都得吃官司。

假如你不問親鄰,親鄰發現你的房子住了新人,可在一年內向官府狀告,要求以原價贖回,重新出售,並以房親爲第一售房對象,四鄰爲第二售房對象。

這簡直就是一道鎖死炒作房價的枷鎖,想要炒房就必須和親戚鄰人串通起來,關鍵是有多少人願意和你沆瀣一氣?

大宋的律法可從來都不是吃素的。

除非遭遇天災,親鄰們逃荒逃到了外地,你急等用錢,又無法詢問,你又不得不賣房,這時候要有見證人簽字畫押,有買賣合同,有繳稅證明,有公章,朝廷纔不予追究。

還別不服,如果打官司,這些理由一般都能得到大老爺的支持。

可以想象得到,一個達官顯貴不管平時有多神氣,到了賣房的時候對族人和鄰居都是點頭哈腰的,以便得到他們的簽字。

過了“遍問親鄰”這一關,買賣雙方就以可籤合同了。

而那些買下當年外城民居的貴人可不是如此操作的,他們往往三五合羣,以大手筆買下整片的房舍,鄰居這一條便算是過了,而接下來若是有親友,那也好辦,出些錢讓這些人不去買房便是,自有牙行的人前去遊說…………

所以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問題,卻有人說這是憑藉自己本事賺來的,這個世道到底是怎麼了?趨利難道已經到達這種地步了嗎?

趙禎不治罪已經是很體面仁慈的了,在水中泡着算什麼!

而眼前的天聖坊卻給趙禎一種別樣純淨的感覺,這裡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不會去搶奪別人的東西,也沒有太多的見利忘義,這裡更像是類似後世的職工小區。

人們多是同事,擡頭不見低頭見,相互之間和睦友善,又因爲匠人大多是搞技術的,人一旦在技術上花心思,在別的地方也就不怎麼熱衷了,比如內鬥……

在趙禎看來,神都城的四大工坊是最沒有爭權奪利的地方,即便是有上下尊卑,即便有品級高低之分,但卻是憑藉自己能力上位,不需要勾心鬥角。

比朝堂乾淨的多……

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請假!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
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太子的手段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請假!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圍爾擊之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