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

古老的寧夏平原上,黃河正緩緩而行,在這裡形成幾字形的前半部分,因爲有這蜿蜒轉折,所以水勢平緩,孕育了璀璨而壯美的河套文明,黃河兩岸的土地被這條長長的母親河所滋潤着。

可現在不同,原本倚靠在黃河邊上的肥沃農田已經消失不見,李元昊站在興慶府的城樓上放眼望去,永遠是那單調的翠綠色草原。

但對於西夏來說,綠色的草場上移動的“雲朵”纔是最爲重要的,這些移動的雪白都將變成大夏的財富,不知何時開始,每當心情不好的時候走上這座城樓,看着草原上的風景他的心情便好上許多。

“尚父叫朕來,難道就是站在這裡看風景?”

李元昊已經習慣了這樣,但野利仁榮叫自己前來還是第一次,他不知爲什麼奇怪的開口詢問。

“陛下,難道您不覺得眼前這景象怪異荒誕嗎?”

瞧着李元昊完全不當回事的樣子,野利仁榮深吸一口氣,帶着一絲失望的說道:“陛下,曾經的西夏雖沒有立國建業,但党項人團結一致,自產自足之下,並不缺乏多少吃喝,糧食咱們有,牛羣,羊羣,馬羣在草原上奔跑,但現在呢?牛羣消失了,羊羣的規模越來越大,有些牧場上馬羣的蹤跡甚至消失了!陛下!我大夏可以沒有良田,可以沒有財富,可以沒有享樂,但卻不能沒有戰馬啊!陛下!”

李元昊微微點頭:“沒錯,尚父說的是,戰馬是我西夏人最重要的東西,也是本錢,但現在即便是朕也沒辦法約束那些人,戰馬已經沒地方可養了。若是想養馬,那就必須以朝廷爲主,圈地化爲牧場,可現如今良田上還不夠,哪還有地用作養馬?只能把那些良田充作養馬之地!”

野利仁榮身體微顫:“真要是這樣,我大夏便一寸良田也沒有了……”

李元昊笑着說道:“良田沒有了咱們可以用羊毛從大宋換取糧食,他趙禎可是金口玉言說出來的。”

“若大宋皇帝不給呢?”

李元昊冷笑:“他不會不給的,皇帝可是金口玉言,九鼎之重,豈能食言?再說他不給難道我大夏不會自己去取嗎?!他趙禎難道就不害怕我大夏揮兵南下?”

野利仁榮一時間張口結舌,沒想到陛下居然是如此打算,把本國最爲重要的糧食交給大宋把持,若大宋不給便南下犯邊,這豈不是和強人沒有區別?!

大夏是一國,名正言順的一國,陛下是一國之君,大夏的皇帝,豈能如山匪流寇一般?自己的本意是讓陛下約束國中的貴族,讓他們少圈地,或是把牧場再次變爲良田,可誰知陛下的解決辦法居然如此荒唐。

野利仁榮仔細的看了會李元昊,他從未想過,曾經自己最爲得意的學生居然會是一個如此不擇手段,行事荒謬的一個人。

最近甚至傳出了李元昊與野利遇乞之妻沒藏氏有染的消息,連自己大將軍的女人都會去碰,朝中的流言蜚語已經沸反盈天,真不知道天下還有多少人不知道。

野利遇乞現在還是猜測,但這麼多人都如此說的話,猜測就會變成現實,幸虧把沒藏黑雲送到了大宋的西夏都亭驛,野利遇乞作爲大夏的使者正在那裡,野利仁榮覺得自己做的沒錯,

這個時候就應該把野利遇乞和沒藏氏放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打消朝中大臣的疑慮也能打消野利遇乞的猜測,才能堵上天下人的嘴。

無論是不是沒藏氏的錯,野利仁榮都覺得她不應該出現在興慶府之中,對於現在的大夏來說,保住皇帝僅有的名聲纔是最重要的事。

運糧的馬車緩緩從碧綠的草場上駛來,這是大宋商賈運來的第三批糧草,第一批早在正旦之後便已經運來,現在已經開春,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事實上,西夏已經沒有土地用來種植糧食了,不斷的有糧食從大宋運往西夏的土地,運送到各個部落之中去。

大宋提供了最爲便捷快速的服務,糧食的馬車都經過了特殊的改造,最大程度上的運送更多的糧食,只要有錢,或是有羊毛,大宋就把糧食出售給党項的百姓或是部族。

很快大宋的糧商便和當地的百姓甚至部族首領成爲很好的朋友,大宋的商賈有的時候甚至爲他們考慮,生怕他們上當吃虧似得,如此使得他們得到了党項人的信任。

馬車穿過草原,直直的向興慶府駛來,彷彿是在打野利仁榮的臉,李元昊瞧了一眼這位尚父,笑眯眯的說道:“如何?朕說的沒錯吧,宋人不敢不送糧食來,如若不送,那我大夏便自己去取!”

望着李元昊的得意模樣,野利仁榮只能小聲勸誡道:“陛下還是小心爲上。大夏應當早做準備,劃撥一部分奴隸出來,讓他們在皇莊或是沿着黃河種植糧食。”

“朕知曉了,尚父費心!”

李元昊的態度讓野利仁榮傷心,顯然這種敷衍的樣子表明自己在皇帝面前有多麼不受待見,如此也罷,自己是人臣,盡忠職守便好。

李元昊的殘暴無情他怎麼會不知曉?連多年的夫妻之情都不放在眼中,何況自己這種老臣,雖是貴爲尚父,但又有何用?

野利仁榮走了,帶着無奈和嘆息離開了城牆,大宋商賈的運糧車隊正從這裡緩緩開進興慶府,與這位蒼老的智者形成鮮明的對比,李元昊則是站在城牆上看着長長的車隊魚貫進入城中,這下大夏的糧食危機總算是度過了。

只要大宋信守承諾,西夏便會和大宋睦鄰友好,短期內不會有戰事,畢竟對於西夏來說,大宋就是一直下蛋的母雞,一旦和大宋鬧翻了,上哪還有這種好事?

李元昊篤定趙禎不敢翻臉,也篤定大宋會息事寧人,在他看來,如今對大宋真正具有威脅的人不是西夏而是遼朝。遼朝這段時間可是出盡了風光,擊敗了西夏,也守住了河套,蕭撻裡這位太后更是名聲大振。

大宋與遼朝的衝突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燕雲之地越繁榮,遼朝便越難受。

但……事實正是如此嗎?

趙禎可沒有時間用來和別國“搞事情”現在的他只想讓自己冷靜下拉,那小小的銅牌被他攥在手中,甚至印出了痕跡,大宋派往美洲大陸的人居然沒有死!這簡直是堪比收復燕雲的大喜事!

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
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契丹有子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