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

泉州歷史久遠,早在上古爲百越地,《漢書·地理志》曰:“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夏、商兩代,泉州地屬揚州,西周時,爲七閩地,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屬閩越地。

歷朝歷代多有改變,隋朝時第一次出現泉州的稱呼,之後便一直延續。

唐元和年間,泉州有三萬五千五百七十一戶,二十三萬八千四百人,從此由中州升爲上州,大中十一年,設嘉禾裡屬泉州,嘉禾裡便是後世的廈門。

到了太宗太平興國八年,閩地從兩浙西南路分出,獨設福建路,福州與泉州便是福建路最爲繁華也是人口最多的州府。

而此次趙禎抵達泉州有一件對他來說極爲重要的事情,規澎湖縣爲泉州治下,同時接受流求島以及琉球國使者的拜見!

對於大宋的朝堂來說,流求島和琉球國是一樣的,但趙禎卻深知兩地的不同,流求島是大宋的固有領土,這一點不可改變,也毋庸置疑,因爲大宋已經派兵駐紮在了流求島上,並且設立巡檢司。

至於琉球國,大宋更是派兵幫助當地中山國統一,中山國王在趙禎的要求下改名琉球國,歸附大宋。

這對趙禎來說是一次歷史性的大事件,倭國已經消失,成爲到時你給的海東州,而倭國天皇就在趙禎的後宮之中。

甚至連倭國的三大神器也在神都城皇宮的密庫中保存,良子於今年三月返回海東州省親,在倭人看來,這是他們的女天皇“榮歸故里”。

而琉球國的歸附便在情理之中。

趙禎的面前是一砂鍋薑母鴨,據說爲商代名醫吳仲所創,後來流傳至民間,遂成爲一款泉州名菜。

而約翰面前是一盆地道的燜豬肘,他對這種高膠原蛋白的食物有着別樣的執着,而血壓有些稍高的趙禎卻要敬而遠之。

在大宋生活多年的約翰已經習慣了使用筷子而非刀叉,趙禎和他談起在東京城宴請蔡伯俙等人吃牛排的事情哈哈大笑:“朕是第一次見到朝臣們使用刀叉,西方人已經開始使用刀叉了嗎?”

約翰笑道:“回稟官家,刀叉在西方已經是常用之物,只是許多人家用不起銀製刀叉,鐵刀叉又常有生鏽……至於牛排只有貴族才能吃得起。只是不知陛下如何知曉牛排的?”

趙禎笑眯眯的說道:“因爲朕曾經在佛羅倫薩吃過。”

每當聽到趙禎說這些不着邊際的話是,約翰都是自動過濾的,顯然大宋皇帝在和自己開玩笑,他不可能去過佛羅倫薩。

但趙禎接下來的話卻會讓他陷入深深的猜疑之中。

“佛羅倫薩的紅葡萄酒和麪包濃湯味道也是極好的,但朕相信那裡會成爲藝術的天堂,雖然現在還不是。”

約翰納悶的撓了撓頭:“官家真的去過佛羅倫薩?只不過那裡的麪包濃湯並不好吃……”

趙禎擺了擺手:“無關緊要,朕只是想告訴你,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的文明,在這些文明中都有輝煌的成就,東方正在崛起,而西方也會崛起,終有一天雙方之間會爆發一場戰爭…………”

趙禎的態度隨便,而約翰卻掉下了手中的筷子:“戰爭?什麼時候?”

“什麼時候?”趙禎無所謂的聳了聳肩:“也許二十年,三十年,也許一百年,兩百年,甚至是千年之後,誰也不知道!但朕肯定,會有一場戰爭……”

約翰目瞪口呆,而趙禎卻心中有數,當一個文明強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時,戰爭會隨之相伴,因爲平衡被打破了。

不公平的種子被種下的時候,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會有一個率先發難。

趙禎不能預測戰爭爆發的時間,但是卻知道這是必然,因爲後世的種種都在證明他的猜測,人性是貪婪的,也是無法被滿足的。

趙禎所作的一切都是在爲東方的漢家文明積蓄力量,東方這頭雄獅永遠也不會睡下,他要一直保持昂揚的姿態以利於世界文明之林。

趙禎不希望有偉大復興的出現,因爲這代表漢家文明已經衰落,只有永恆昌盛者纔會不需要偉大復興!

一頓簡餐是趙禎和老朋友的相聚,但也是一次來自文明巔峰的警告。

“亨利正在發動戰爭,雖然不是對大宋的戰爭,但卻是在向東方進發,塞爾柱和神聖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大宋不會參與,但若是十字軍膽敢踏上東方的土地,朕一定叫他們有去無回!”

這是趙禎的警告,也是對西方文明發出的威脅,約翰只覺得嗓子發乾,他不會到爲何會爲無法估計的戰爭而心生恐懼。

“官家的意思是?”

趙禎拿起一雙新的筷子遞給了約翰:“你和羅馬帝國還有聯繫吧?把這句話告訴亨利三世,他會明白朕的意思。告訴他,朕已經改變了戰爭的規則,他的那些強盜無法與強大的帝國抗衡,只能對一些帶甲不過數萬的小國發動進攻,至於塞爾柱,這個強大的帝國會把東征的十字軍吞噬,若是你們要戰爭,就要拿出全力作戰,***的世界同樣擁有強大的力量!”

約翰瞠目結舌的坐在原地,他被趙禎的話驚呆了,沒想到遠在大宋的東方皇帝已經發現了神聖羅馬帝國的野心。

但隨即搖頭道:“尊敬的陛下,神聖羅馬帝國不會和大宋交戰,十字軍東征也只是爲了宗教……和貿易,我們是爲了打通路上絲綢之路,使得商賈不受阻礙的進入東方的土地。”

趙禎環顧四周,笑着說道:“東方的土地?不,你們越過塞爾柱的時候便是踏足了大宋的疆土,這一點你很清楚,東方只有一個帝國,那就是大宋,天竺不過是一片被殖民的土地而已。記住朕的話,不要想着和大宋較量,也不要想着和東方較量,即便是大宋有一天不復存在了,另一個漢家王朝也會重新執掌東方。”

約翰愣了一下,而此時三才走了進來,冷冷的看了約翰一眼,隨即躬身對趙禎道:“官家,琉球國使者到了,還有澎湖巡檢司以及駐流求島定海都護王鶴也到了。”

趙禎點了點頭:“宣他們進來。”

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
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五百零二章趙禎的百分之九十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四百八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路分二治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九百二十一章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血肉之下的本來面目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