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

大殿裡安靜的嚇人,彭七稍稍擡頭便看見趙禎冰冷的眼神,他發誓自己絕和親衛司絕對沒有泄漏出任何消息,爲何夏竦會看得出官家受傷?

趙禎皺眉對夏竦道:“你是如何知曉朕遇刺的?而且受了傷!”

“官家雖面色如常,但在不經意間皺眉,且無論怎麼動都避過左臂,小心翼翼之態別說是老臣,就是一般人也能看得出來。”

夏竦說的是實話,剛剛他看見趙禎從後殿過來的時候便一路小心,生怕碰到左臂,連坐在御座上都是儘量保持左臂不與扶手接觸,彷彿抱着什麼東西一般,這樣的小動作怎麼能逃過夏竦的眼睛?

微微苦笑趙禎自己倒是忘了,人的下意識最能體現出隱藏的秘密來,無奈的說道:“還是沒有騙過你夏竦的眼睛,不錯,朕遇刺了……”

聽到趙禎親口承認,夏竦臉色變黑,他原本是以爲官家無意中受了傷,剛剛那麼說只不過是爲了詐一下彭七而已,誰想到居然是遇刺了!

“陛下乃千金之軀,此次又是御駕親征,如若有點閃失,老臣如何向朝中的百官交代,如何向大宋的列祖列宗交代?!史記有云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爲何輕易涉險?陛下之傷在於老臣之錯,請陛下治罪,老臣萬死!”

怎麼說着說着就把錯攬到自己的頭上了,刺客刺殺也是你夏竦能控制得了的?

趙禎不解的問道:“夏參政和錯只有?刺客行事向來詭秘,連黑手和親衛司都一時不察,再說朕又無大礙,短短三天已經行動自如了……”

“陛下遇刺雖是賊人預謀在前,但老臣未盡臣子之責,疏於防範,諫言懈怠,否則多多提醒也不會有陛下遇刺一事……”夏竦說完便伏地不起,一副等待趙禎治罪的樣子。

彭七驚訝的站在一邊整個人都愣住了,還有這種事情,這都哪跟哪?!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夏竦也能往自己的身上攬,這老倌不會是瘋了吧?

趙禎苦笑,彭七不明白自己還能不明白嗎?這夏竦其實就是在上諫吶!這是在逼迫自己承認錯誤,文官常用這種方法對付直言納諫的帝王,人家都當着你的面打自己的臉給你皇帝看了,你是不是該表態一下?

“夏參政言重了,此事是朕大意了……”

夏竦搖頭,直直的挺起腰桿又拜下:“陛下乃大宋天子,承天授命肩負江山社稷,豈有功夫去防範鬼蜮伎倆,不過越是如此越應謹慎,畢竟我大宋得一明主不易!爲了大宋,老臣叩請官家保重龍體!”

這說到最後還不過是擔心失去自己這樣的明君,趙禎無奈的翻了個白眼,也不知夏竦這樣的文臣是怎麼想的,你當着皇帝的面說這樣的話是不是有些太過不考慮皇帝的面子了,你的意思是因爲朕對大宋有用才如此擔心的,要是對大宋沒有用你夏竦是不是就無所謂了?!

弦外之音連彭七這個大老粗都能聽得出來,站在趙禎身邊不屑的撇了撇嘴,這就是文臣,逮到一個明君就彷彿看到了孔聖人似得,拼了命的往上撲,生怕自己肚子裡的才學得不到展示的機會。

趙禎臉色不好的說道:“朕知道了,夏參政退下吧……”

夏竦知道今天自己的話說重了,但是這是他故意爲之,爲的就是刺激掉以輕心的皇帝和彭七,要知道官家御駕親征一定拿有所閃失對出征的大軍和大宋來說便是滅頂之災,即便國內有太子坐鎮,可到時那些有心人就會跳出來,子幼母壯,主少國疑,對剛剛步入盛世的大宋來說後果不堪設想,夏竦是個悲觀主義者,本能的便做出最壞的打算。

等夏竦走了之後趙禎纔不爽的忘了一眼彭七,一切都是這傢伙招來的,要是他不把人家遼人的祖殿改成東司也不會有這麼麻煩的事情,幾個遼人刺客怎麼會輕易的接觸到自己?

“你小子也太缺德了,人家的祖殿是供奉祖宗的地方,就算兩國交戰也不能如此褻瀆契丹的先人,要是傳出去我大宋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面對官家的斥責,彭七不好意思的說道:“臣萬死!可誰知那偏殿居然是契丹人供奉祖宗的地方,前朝後市,左祖右社是都城的建置,誰之遼人居然也在皇宮中這麼來,蠻夷就是蠻夷……”

趙禎回想自己在遼人的祖殿解手,忍俊不禁的說道:“這下算是坐實了朕的錯處,你們親衛司自己去夏竦那裡領罪,可別說是朕偏袒你們。”

聽到這話,彭七反而送了一口氣,這幾天他們還等着官家的懲罰呢!雖然官家並無大礙,可那一箭卻把所有人的魂都嚇散了,皇帝的身體豈能和普通人相比,平時即便是拉了道口子都要提心吊膽半天,何況是中箭?

但這段時間官家卻對他們並無斥責,連懲罰也沒有,親衛司的老兵已經羞愧的要死,不少人的脊背都被打爛了依然沒等到官家的懲罰,彭七看着是心疼的要死,此時官家的懲罰已經算不得受罪,而是解脫……

官家讓衆人去夏竦那裡領罪顯然是不再計較遇刺一是,而是在懲戒親衛司把遼人祖殿當東司的罪過,顯然是已經原諒親衛司想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彭七怎麼能不明白裡面的關竅?七尺高的漢子跪在地上哭的像個孩子,趙禎無奈的喝到:“哭哭啼啼活像個小娘子,朕就看不得你們這樣,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便是,何須如此?!快滾……”

彭七起身退走,走到大殿門口的時候便聽到背後傳來官家的嘆息聲:“死去的親衛以虞候制安葬,撫卹也是如此,都是朕的老護衛了,莫要傷了人心,夏竦那裡朕去說項。”

彭七開始還在爲那些死去的袍澤家眷擔心,聽到趙禎的話後身體一僵,緩緩的回頭一揖到地,官家這麼說表示他還是記掛着親衛司的老兄弟,這下自己回去之後也好向他們交代。

剛剛走出大殿準備找夏竦便迎面碰上了宋小乙,彭七發誓如果不是在皇宮之中,宋小乙一定和他“較量”一番拳腳……

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
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幕後之人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兩千四百一十一章邏些城之圍(下)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二百三十八章綠車旄節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人盡其才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一百零三章烏古乃的野心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三百五十一章記裡鼓車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