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

負責抓捕吐蕃哨探的人不是黑手,也不是皇城司,而是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神秘轄騎“死騎”。

自從趙禎離開了神都城之後,死騎便消失在了大宋,即便是三才也不知道死騎的下落,他只知道這支強大到嚇人的騎兵是轄騎中最神秘,最恐怖的存在,尋常蟄伏有旨即調,且只服從官家一人指揮。

抓捕吐蕃密探便是趙禎給死騎的旨意,這些死騎自己獲取情報,盯梢,抓捕,刑訊,已經完全不需要黑手的幫助,多年來練就的本領已經足夠他們用的了,畢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受到黑手以及皇城司“老人”調教的黑騎已經相當出色。

吐蕃的密探很多,近白人分佈在青海三城之中。

青塘城是吐蕃密探最多的一座城池,師橫在此坐鎮,密捕數數十人無一走漏,一座青塘城被他做局成了一座大牢,在抓捕之前以公文請求楊懷玉調兵封堵四門。

楊懷玉在看到趙禎的隨身神寶後立刻調兵,他雖然不知道眼前這個人是誰,但卻知道官家已經把神寶賜下,因爲這神寶只有上面的印紐而無下半部的底座。

作爲大宋的高級將領,楊懷玉當然知道這意味着什麼,這枚皇帝神寶“類同虎符,唯有帝王親近者可得半之”,別說是吐蕃人不可能知曉,便是一般都朝臣也不可能知道,根本就不用懷疑真假。

楊懷玉對眼前這個身穿粗布衣的小販隨意的把神寶放在貨框中不禁眼角有些抽搐但依舊客氣的拱手道:“皇城司的大官可在?”

那小販卻回了個標準的軍禮:“末將非皇城司之人,還請將軍莫要追究,只需派兵駐紮四門,容我等清剿賊寇便是。”

楊懷玉點了點頭便不再詢問,他知道有些事情自己不需要知道,官家還能給自己領兵之權便已經是天大的恩賜,這說明官家對東城豪門下手之後依舊信任自己。

自家做了什麼事情他當然清楚,東城豪門做了什麼他也清楚,幸好自己早早搬出了天波府,和家族劃清界限,在這次官家對東城豪門的打擊之下自己能夠得到官家的信任獨立於這件事之外,和自己相比,石元孫便不同了,他受到了石家的連累,失去了領兵的機會。

爲此石家人在宮門口哭嚎了三天都沒有叩開拱門。

不少人都說石家完了,再也沒有機會,石元孫原本是受到官家器重的眼下卻這般誰都知道官家是因石家之事牽累了石元孫,將門世家,開國勳貴,數代英明一朝盡喪,想想便讓人不寒而慄。

這段時間神都城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多少顯貴之家迅速沒落,成爲誰都瞧不上的存在,整個神都城的圈子都變了,尤其是東城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些變化從外表上看不見,但卻是最爲可怖的地方。

自己跟隨官家多年,自是瞭解官家的爲人,東城豪門有今日的下場乃是咎由自取,誰也怪不得。

當初便是警告過家中也無濟於事,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家中的長輩們都變得那麼看重錢財了?楊家多大的名頭?家大業大,難道還不夠開銷?

楊懷玉並不明白,在大宋財富已經成爲勳貴們心中的一切,有了財富纔會有翻身的本錢,才能更好的培養出後輩。

你楊懷玉一人能有多大的本事?便是再得官家信任又如何?一朝天子一朝臣,終究是要時過境遷的。

這完全就是兩種思想,楊懷玉一直在努力和家族劃清界限,從趙禎對東城豪門不爽之前便已經這麼做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爲思想上的不認同。

楊懷玉要做孤臣,做趙禎的孤臣,做大宋的孤臣,那就是勢必不能和天波府有所牽連,所以他纔會不斷的努力證明自己。

結果便是趙禎接受了楊懷玉的誠意,也接受了他的效忠。

大宋需要孤臣,趙禎巴不得把所有人都變成孤臣,這樣一切按法度辦事,一切魑魅魍魎在朝中都將消失得一乾二淨。

但這是不可能的,政治本就是一種高級遊戲,在政治出現的同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被帶入到了“這款”遊戲之中。

這次大宋對西面的吐蕃用兵,對於大宋來說幾乎是最後一次大規模的用兵機會,從此以後大宋能開國戰的機會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纔會出現。

大宋的官制被趙禎改的有些讓人難以捉摸,最大的問題便是武將需要擁有軍功才能擁有更好的升遷機會。

而軍功這東西也是加官進爵的所在,不光武將,便是文臣也要有軍功加持才能往上走的更遠。

這是當初趙禎爲了激勵大宋的朝堂,激勵大宋的所有人而採用的辦法,軍功是什麼?就是戰功,戰功在大宋是做不得假的東西,需要你真真切切的去參與,去了解,去組織,去謀劃纔會出現的!

尚武是趙禎所提倡的,軍功便是尚武的最高表現,無論是一般的士卒還是軍中的虞侯校尉,亦或是朝堂之中的武將,都需要軍功。

這東西就沒人不需要的,大宋對軍功的鑑定和查驗非常嚴格,因爲公平,公正便是趙禎建立軍功體系的根本。

只有做到軍功給予本人,才能讓這套制度發揮出激勵士兵的作用,才能保證所有人都會尊尊“它”。

無論是哪個人,只要敢染指別人的軍功,其後果必然是慘烈的,不光朝廷治罪,官家治罪,還要送到軍中讓大宋的士卒用刑。

沒人敢動軍功一下,這是趙禎對大宋軍隊最嚴厲的要求。

原本對於大宋來說,和平是多麼的來之不易,但現在卻是戰爭變得來之不易,大宋上下幾乎每個人都渴望來一場戰爭,一場規模浩大的戰爭………………

因爲每個人幾乎都會參與其中,成爲利益的羈絆者,一旦開戰,朝廷發佈債券,以戰爭所得獲利付給購買戰爭債券的人。

大宋的商賈只要得到朝廷的需要,就可以用可觀的價格一次性把所有庫存都售賣出去,甚至還會接到朝廷的訂單。

而一般的百姓再次多了一個遷徙的機會,對於大宋百姓來說每一次遷徙幾乎都是一次發家致富的開始,這樣的前車之鑑實在太多太多!

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
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五百六十九章瘋掉的信然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一千零五十七章北山雜記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破虜勳章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千八百一十章改變就在今朝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物競天擇的無奈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