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

消息,自然不能偏聽偏信,西夏的百姓又不是傻子,這商賈的話還不知有多少水分,但他們可以從面相老實的夥計身上打聽更多的消息。

不過夥計的回答讓他們驚呆了:“俺家沒什麼田地,只有五畝水田五畝旱地,家中的兄弟多,爹孃把這五畝水田看的比命都重要,不過俺有一把子力氣,膽子又大,便隨着顧掌櫃到處奔走,大同府,洪州,鹽州俺都去過,賺的也是不少,顧掌櫃照顧俺,每月給了五貫的月錢嘞!”

嚇!五貫錢,這在西夏已經是一家人數月的用度,若是稍稍緊一些,能撐的上半年!

這小夥計居然一個月便有這麼多,衆人驚疑不定的瞧着他,甚至有人在一旁啐道:“呸!就你這慫貨還能一月有五貫錢的進項,莫不是這位掌櫃的瘋了?!哈哈……”

顧掌櫃急急的擺手解釋,但一旁不屑的笑聲便愈發的多了起來,他們認定這是顧掌櫃和這夥計在誆騙衆人,小夥計急的滿臉漲紅,一個勁的揮手道:“你們愛信不信,反正俺就是一個月五貫的工錢,窮包真是惱人的緊!”

隨着他的話音剛落,大車的後面跳出一個漢子,擡手就是一巴掌道:“你說誰是窮包?!我黨項人也曾豪氣過!”

這話一下便挑起了党項百姓的豪氣,是嘞!党項人也曾經豪氣過,也不想想當年賣羊毛時,党項人從大宋商賈的口袋裡賺了多少錢……怕是一日的進項便嚇得你站不起來!

但隨即圍觀的党項百姓發現,原來這漢子穿得和那夥計一樣的衣服,但說的話卻是帶着党項口音的漢話,這一點令衆人好奇,很快他們便知曉這漢子雖是党項人,卻是已經入了大宋的党項人。

“俺家原是蝦摸寨附近的獵戶,蝦摸寨投宋之後,俺家便也跟着去了,附近的山間部都遷走了,後來便聽說宋人佔下了韋州的靜塞軍司。”

他的話一點沒錯,一下勾起了党項百姓的同情,有人開口道:“那你在大宋過的可還好?”

原本越說越陰鬱的漢子在聽到這話後稍稍舒了口氣道:“過的不錯嘞!沒想到大宋朝廷分了俺家五畝地,兩塊水田有兩畝左右,剩下的三畝是旱地,又說能開荒得地,俺這力氣夠用,便又開了五畝地,整整十畝,一年下來夠吃夠用,這不聽說顧掌櫃行商西夏,俺便跟來了。”

人羣中有人問到:“你一月多少月錢?”

那漢子不好意思的伸出三根手指道:“三貫錢,俺啥也不會,不像三兒會說話吆喝買賣,只有一把子傻力氣,每月只能得三貫錢。”

人羣再次嘈雜起來:“當真能得三貫錢?!”

那漢子提高聲音道:“那是!否則俺纔不出來嘞!這是爲了給孩兒上書院準備的,待我孩兒明年三歲,便可上私塾,俺再多掙幾年,待孩兒八歲便可進書院以後還靠着他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嘞!”

“盡胡說!你家的孩子是党項人的血脈,如何讀書,就算讀書還能入朝爲官不可?”

那漢子一聽這話頗爲不滿的大喝道:“俺家孩兒怎生了?!入了大宋就是漢民,和宋人一樣啥都有,宋人的孩兒能讀書,能科舉,俺家的孩兒也能讀書,也能科舉!”

身高七尺的漢子一旦發怒,模樣確實駭人,一手壓攥這那人的衣領壓得那說話的人喘不過氣來,嘴中不斷的罵着党項語,而那漢子也毫不客氣以党項話回敬,帶着一股濃濃的蕃部口音。

這下圍觀的百姓都相信,這漢子絕對是党項人,單單是這口音便不是一般人能學得來的,非党項山民莫屬。

既然這樣,許多人對大宋的態度大大改觀,若是自己家能入大宋,那可否也能過的這麼好,十畝地已經很多了,一畝地產量兩石左右,即便年景不好也不會差太多,除非遇到大災,十畝地算下來就是二十石糧食,一石糧食能賣四百錢,二十石就是八千錢,八貫錢!

細算之下收穫驚人,有人問到:“你家一季收多少糧食?”

那漢子瞥了一眼,他還沒從剛剛的羞辱中走出來,甕聲甕氣的說道:“與你何干?反正一家六口餓不死!”

人羣中有老人埋怨道:“你這漢子本是我等同族,這眼看着興慶府就要成大宋的了,我等也要內遷,作爲一脈血親你也該說說,何必與那渾人計較?!”

尊老是無論哪個種族都有的良好美德,那漢子撓了撓頭道:“一年兩季稻米,再加上小麥,空閒的時候種上點木棉,蔬瓜桑麻之類的,一年也能有個七八十貫錢。俺也說不清,木棉貴一點,桑麻賤一點,寒瓜在夏天買的好,冬天種不了……”

一年七八十貫!?這讓許多黨項人驚訝的說不出話來,而看看眼前這個漢子,他跟隨商賈出來行商,每月三貫的苦力錢,這一年下來還不得有一百來貫錢!

經過大宋的羊毛戰爭,西夏的經濟基本上已經被摧毀,物價不穩,供應不足等等已經成爲西夏的常態,而他們使用流通的錢幣也是大宋的通寶,原因無他,皇宋通寶能從大宋買來東西……

顧掌櫃繼續在吆喝買賣,而三兒和那漢子也開始忙活起來,圍在周圍的人羣沒有散開,而是聞着各式各樣的問題,三兒和那漢子不勝其擾,只能開口嚷嚷道:“這些勞什子問我幹甚!要問就去問朝廷去!俺只知道俺在大宋活的好……”

他的一句話點醒了衆人,但隨即開始迷茫起來,問朝廷?問哪個朝廷,是西夏朝廷,還是大宋朝廷……

衆人不斷傳遞這種消息,開始還有人不相信,但隨着說的人越來越多,起初不相信的人便開始相信了,何況那漢子說的基本上是真話,又是原本的党項山民,即便謠言止於智者,但也要是謠言才行,對於真話沒人會去阻止。

很快整個興慶府便開始動盪起來,不少的文臣急急的向皇宮進發,他們的府衙大門已經被百姓所包圍,只能從後門出衙,百姓在遇到有關切身利益的時候,往往會變得難以控制,尤其是在他們看來入宋已經成爲大勢所趨的時候。

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
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四章內侍陳琳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四百四十三章軍演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八百二十九章西平府之戰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五百五十八章漢人的敬天法祖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遠隔重洋的會師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二百三十一章一丘之貉的“反擊”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