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

消息,自然不能偏聽偏信,西夏的百姓又不是傻子,這商賈的話還不知有多少水分,但他們可以從面相老實的夥計身上打聽更多的消息。

不過夥計的回答讓他們驚呆了:“俺家沒什麼田地,只有五畝水田五畝旱地,家中的兄弟多,爹孃把這五畝水田看的比命都重要,不過俺有一把子力氣,膽子又大,便隨着顧掌櫃到處奔走,大同府,洪州,鹽州俺都去過,賺的也是不少,顧掌櫃照顧俺,每月給了五貫的月錢嘞!”

嚇!五貫錢,這在西夏已經是一家人數月的用度,若是稍稍緊一些,能撐的上半年!

這小夥計居然一個月便有這麼多,衆人驚疑不定的瞧着他,甚至有人在一旁啐道:“呸!就你這慫貨還能一月有五貫錢的進項,莫不是這位掌櫃的瘋了?!哈哈……”

顧掌櫃急急的擺手解釋,但一旁不屑的笑聲便愈發的多了起來,他們認定這是顧掌櫃和這夥計在誆騙衆人,小夥計急的滿臉漲紅,一個勁的揮手道:“你們愛信不信,反正俺就是一個月五貫的工錢,窮包真是惱人的緊!”

隨着他的話音剛落,大車的後面跳出一個漢子,擡手就是一巴掌道:“你說誰是窮包?!我黨項人也曾豪氣過!”

這話一下便挑起了党項百姓的豪氣,是嘞!党項人也曾經豪氣過,也不想想當年賣羊毛時,党項人從大宋商賈的口袋裡賺了多少錢……怕是一日的進項便嚇得你站不起來!

但隨即圍觀的党項百姓發現,原來這漢子穿得和那夥計一樣的衣服,但說的話卻是帶着党項口音的漢話,這一點令衆人好奇,很快他們便知曉這漢子雖是党項人,卻是已經入了大宋的党項人。

“俺家原是蝦摸寨附近的獵戶,蝦摸寨投宋之後,俺家便也跟着去了,附近的山間部都遷走了,後來便聽說宋人佔下了韋州的靜塞軍司。”

他的話一點沒錯,一下勾起了党項百姓的同情,有人開口道:“那你在大宋過的可還好?”

原本越說越陰鬱的漢子在聽到這話後稍稍舒了口氣道:“過的不錯嘞!沒想到大宋朝廷分了俺家五畝地,兩塊水田有兩畝左右,剩下的三畝是旱地,又說能開荒得地,俺這力氣夠用,便又開了五畝地,整整十畝,一年下來夠吃夠用,這不聽說顧掌櫃行商西夏,俺便跟來了。”

人羣中有人問到:“你一月多少月錢?”

那漢子不好意思的伸出三根手指道:“三貫錢,俺啥也不會,不像三兒會說話吆喝買賣,只有一把子傻力氣,每月只能得三貫錢。”

人羣再次嘈雜起來:“當真能得三貫錢?!”

那漢子提高聲音道:“那是!否則俺纔不出來嘞!這是爲了給孩兒上書院準備的,待我孩兒明年三歲,便可上私塾,俺再多掙幾年,待孩兒八歲便可進書院以後還靠着他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嘞!”

“盡胡說!你家的孩子是党項人的血脈,如何讀書,就算讀書還能入朝爲官不可?”

那漢子一聽這話頗爲不滿的大喝道:“俺家孩兒怎生了?!入了大宋就是漢民,和宋人一樣啥都有,宋人的孩兒能讀書,能科舉,俺家的孩兒也能讀書,也能科舉!”

身高七尺的漢子一旦發怒,模樣確實駭人,一手壓攥這那人的衣領壓得那說話的人喘不過氣來,嘴中不斷的罵着党項語,而那漢子也毫不客氣以党項話回敬,帶着一股濃濃的蕃部口音。

這下圍觀的百姓都相信,這漢子絕對是党項人,單單是這口音便不是一般人能學得來的,非党項山民莫屬。

既然這樣,許多人對大宋的態度大大改觀,若是自己家能入大宋,那可否也能過的這麼好,十畝地已經很多了,一畝地產量兩石左右,即便年景不好也不會差太多,除非遇到大災,十畝地算下來就是二十石糧食,一石糧食能賣四百錢,二十石就是八千錢,八貫錢!

細算之下收穫驚人,有人問到:“你家一季收多少糧食?”

那漢子瞥了一眼,他還沒從剛剛的羞辱中走出來,甕聲甕氣的說道:“與你何干?反正一家六口餓不死!”

人羣中有老人埋怨道:“你這漢子本是我等同族,這眼看着興慶府就要成大宋的了,我等也要內遷,作爲一脈血親你也該說說,何必與那渾人計較?!”

尊老是無論哪個種族都有的良好美德,那漢子撓了撓頭道:“一年兩季稻米,再加上小麥,空閒的時候種上點木棉,蔬瓜桑麻之類的,一年也能有個七八十貫錢。俺也說不清,木棉貴一點,桑麻賤一點,寒瓜在夏天買的好,冬天種不了……”

一年七八十貫!?這讓許多黨項人驚訝的說不出話來,而看看眼前這個漢子,他跟隨商賈出來行商,每月三貫的苦力錢,這一年下來還不得有一百來貫錢!

經過大宋的羊毛戰爭,西夏的經濟基本上已經被摧毀,物價不穩,供應不足等等已經成爲西夏的常態,而他們使用流通的錢幣也是大宋的通寶,原因無他,皇宋通寶能從大宋買來東西……

顧掌櫃繼續在吆喝買賣,而三兒和那漢子也開始忙活起來,圍在周圍的人羣沒有散開,而是聞着各式各樣的問題,三兒和那漢子不勝其擾,只能開口嚷嚷道:“這些勞什子問我幹甚!要問就去問朝廷去!俺只知道俺在大宋活的好……”

他的一句話點醒了衆人,但隨即開始迷茫起來,問朝廷?問哪個朝廷,是西夏朝廷,還是大宋朝廷……

衆人不斷傳遞這種消息,開始還有人不相信,但隨着說的人越來越多,起初不相信的人便開始相信了,何況那漢子說的基本上是真話,又是原本的党項山民,即便謠言止於智者,但也要是謠言才行,對於真話沒人會去阻止。

很快整個興慶府便開始動盪起來,不少的文臣急急的向皇宮進發,他們的府衙大門已經被百姓所包圍,只能從後門出衙,百姓在遇到有關切身利益的時候,往往會變得難以控制,尤其是在他們看來入宋已經成爲大勢所趨的時候。

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
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四十八章思念通達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八百八十六章太后與相國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朕是怎樣的皇帝?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