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

角廝羅和仁欽桑波都知道吐蕃需要時間,而遠在大宋北方的趙禎也知道這一點,現在的角廝羅已經獲得了吐蕃的控制權,他的王朝也應該開始建設了,在一個王朝根基不穩的初期其實是最好殲滅的,但也是最頑強的。

吐蕃和漢家王朝不同,他們經歷了動盪,對眼下王朝初立的局面有着一種本能的團結和擁護,就像是失去母親的孩子,突然一天發現自己又有母親了,一定會死死的抱住絕不撒手。

後世的國家也是如此,剛剛建國那會,幾乎所有的人無論是老百姓還是當權者都在死死的保護者那個初建的國家,用血肉,用生命去捍衛。

無數的人前赴後繼,數以百萬計的人爲此付出了生命,最終用兩場戰爭在世界上立下了腳跟。

而這一切都是因爲心中強烈的信仰而造就的,這也是趙禎爲何不願逼迫角廝羅,不願逼迫吐蕃太甚的原因。

對待吐蕃最好的政策是什麼?對待吐蕃最好的辦法是什麼?趙禎一直都在摸索,農奴解放,團結大多數人這是趙禎能想到的最好辦法,當然若是能攏絡所有的貴族,也是一個好辦法,可惜……吐蕃的貴族們太過狡猾和精明,不太容易掌控。

遇到精明的人很麻煩,就像仁欽桑波一樣,雖然他向大宋求援,可最終的目的卻是反抗大宋,這說來有些好笑,但他確實這麼做了。

而且他的遊說當初在大宋“暢銷”,要不是趙禎極力的表達對仁欽桑波的排斥,他說不定很可能會成功。

因爲他在玩一個“聰明人”的遊戲,遊戲從一開始所有人都認爲自己是聰明人,於是對各種手段和陰謀都有着天生的親近。

聰明人天生就應該使用手段和陰謀,這已經成爲大宋上上下下的認知,彷彿不玩弄這些就對不起自己十年寒窗一朝金榜題名。

趙禎很討厭這種想法,更討厭這種想法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無疑劉渙就是這樣的人。

他讓吐蕃人有了希望,他煎迫角廝羅早早的把他推向了吐蕃,現在的吐蕃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團結起來,愈發難以對付了。

種世衡終究是沒有在種諤出發之前攔截住他,種諤率領三萬大軍襲擊青塘,而他們所帶的糧草輜重僅僅可供大軍食用半個月而已。

更加讓趙禎不安的是寧夏路沒有任何關於種諤的消息傳來,三萬大軍出征,種諤對後勤官員說的話傳到了趙禎這裡,看着那句“就食於敵”趙禎恨不得立刻砍了種諤的腦袋。

他一切的信心來源僅僅是在砂圖上進行了數次推演而已,這便是紙上談兵,根本就行不通。

吐蕃高原有一個最要命的氣候問題他沒有考慮進去,或者說是考慮的不充分。

種諤的想法趙禎能猜到,他打算率軍攻入青塘,以青塘人的食物和補給爲自己所用,這麼簡單的辦法他能想到青塘人能想不到?

趙禎都能想象的出來,宋軍一旦奪取青塘的城池,必會毫無所得,青塘人大可以堅壁清野,甚至是放棄世代居住的土地向後撤離,畢竟原本他們的敵人已經不再是敵人…………

宋軍在這種情況下能支撐多長時間?

半月個都堅持不了,因爲這些糧食還要算上他們撤軍所需的路程和時間。

三萬大軍都是西軍的精銳,一旦折損後果不堪設想,趙禎相信種諤還沒有愚蠢到這個程度,一旦他發現戰事不利於宋,肯定會在第一時間撤離。

只不過趙禎並非擔心這個,而是擔心青塘人會讓他離開嗎?

只能期望種世衡率領大軍和輜重及時趕到,如此方能援助種諤,也能使得那三萬西軍精銳少折損一些。

消息之所以沒有傳到神都城,那是因爲整個青塘已經被封鎖了,角廝羅雖然不在青塘,可安子羅完全能獨當一面,他是角廝羅手中的大將,作戰經驗豐富,而且瞭解宋軍!

他在種諤剛剛進入青塘的時候便下令封鎖了青塘與大宋之間要道,種諤率領大軍侵略如火的攻陷了重要的關隘。

寧夏路和青塘之間隔着一個大雪山,這是祁連山脈的一部分,除了幾處險要的關隘外根本沒有別的路可走。

雨雪關雖然險要,但在宋軍的炸藥之下,很快關門死守,種諤留下八百士卒便繼續進攻,他知道自己的短處,所以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多的兵力攻伐青塘。

一旦穩定下來,便可站穩腳跟,但他不知道的是,安子羅爲了對付大宋,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駐守雨雪關的士兵很多,他知道作局就要逼真,否則騙不過種諤這般經驗豐富的將軍。

近兩千青塘勇士被宋軍擊潰,死傷慘重……但這並不重要,埋伏在大雪山中的五千人在種諤走後便以最快的速度攻陷雨雪關,八百宋軍殞命。

雨雪關在種諤不知不覺中再次落入青塘的手中。

種諤看着眼前的宗哥城渾身激動的顫抖,身後的西軍將士更是如此,這是他們建功立業的時候。

宋軍在與天竺塞爾柱的戰事結束後,恐怕很多年不會再有戰事了,眼下是不多的機會,可萬萬不敢錯過。

若是能攻滅青塘,他們將會收穫無上的榮譽和軍功,這一點全軍上下每各人都清楚的緊。

“種帥,眼下差不多了,宗哥城雖有青磚外裹但裡面說到底還是夯土,昨夜斥候來報,城牆上之中連糯米漿都沒摻,炸藥可破之,城門卻稍顯麻煩,用的是吊門之法,門洞裡有還有機關弩…………”

行軍司馬張紹文乃是軍武院出來的人,雖說是文資轉的軍武院,但終究不是武將,作一個行軍司馬卻是綽綽有餘的。

種諤笑了笑:“看來青塘人也知曉我宋軍擅長攻城,在城防上下足了功夫。無礙,便以火藥破城,若是青塘的騎兵敢來,便讓他們嚐嚐火槍的厲害,此次我可是從寧夏路安撫使張煜那裡討要來的,這次火槍配裝寧夏路,他可是沒打算全部給我帶來。”

張紹文也跟着笑了笑便去準備,這些火器給了西軍以信心,宗哥城即便是再堅固又如何,在強大的火器面前也逃不了覆滅的厄運。

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
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六章拜見父皇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劍氣衝牛斗,橫掃西北狼第三百一十一章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第兩千六百零二章猶大的悲哀第兩千二百四十七章太祖太宗的臉面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大宋的蘭州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九百八十六章高麗棒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