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

與乾宇殿不同,文德殿與其相比稍顯狹小,自然也就距離君王更近一些,金伸權看着眼前年輕的皇帝,怎麼看怎麼覺得他似而立之年的人,反倒是更顯年輕,恍若二十歲出頭一般。

這便得益於趙禎往日裡規律的生活,自律的節制,在他看來,每一什麼是比一具好身體更爲重要的,古人講究本固方可枝榮,後世人常說身體是革命的,趙禎深以爲然。

乾嚥了一下口水,金伸權忽然明白,大宋皇帝的可怕不是在於他的功績,也不是在於滅國多少,而是在於他的年紀,如此年紀輕輕便有一代聖君氣象,若是假以時日,這世上還有誰能匹敵?

西夏已去,如今唯一能和大宋對抗的便只剩下了遼朝,可遼朝還能撐上多久?如今遼朝燕雲已失,唯有西夏國滅之時所佔據的河套之地東套之地,可西套依然在大宋的手中!

電光火石之間金伸權便曉明厲害,難怪晚上嚴命自己無論如何也要促成這次與大宋的和談,對於高麗來說,這次就不是興師問罪,而是前來示弱請罪的,兩者之間的距離相差甚遠。

於是金伸權的態度更加恭謙,小心翼翼的擡頭望向趙禎道:“外臣金伸權參見陛下,高麗拳拳之心,還望陛下明鑑!”

趙禎微微點頭,也不廢話開門見山道:“把你高麗國主的國書呈上來吧!”

趙禎相信,只有國書才能體現高麗的態度,其他的都是虛妄,更不能相信使臣的態度,這個時代的外交一樣是個大學問,稍有不慎便可能理解錯意思,致使君王做出錯誤的決定。

三才躬身地上一本大紅色封面的國書,這是高麗國書的制式封面,非常好認,高麗和大宋一樣也崇尚火德,因不能使用天子的明黃色,故以紅色爲主,上有白色碎花以示規格。

趙禎翻開奏疏恍惚間便覺得一股親切,奏疏的格式與內容仿若大宋的宗室上疏,高麗國主對自己的成爲依舊是臣下,和大宋親王制一般無二。

趙禎笑了笑,在外交的國書上,便完全看不見僭越,只有滿篇的恭順,以及口是心非的阿諛,這樣的奏疏看的人大爲爽利,畢竟是一國之主,如此恭順的稱呼大宋爲上國,稱呼自己爲陛下,趙禎即便是再厭惡高麗也提不起怒意來。

王亨的這篇國書寫的非常恭順中肯,所有內容都圍繞一個主題,高麗希望與大宋恢復臣屬關係,並且兩國之間不再發生摩擦和碰撞。

不得不說王亨的外交水平很高,文章寫的更是沒話說,一字一句皆得妙法,又糅合佛理在其中,讓人不得不信服,高麗的貴族與高層皆習中原文化,別的不說,單單是眼前不輸與自己的飛白便可見一斑。

趙禎放下國書,望着眼前匍匐於地的金伸權道:“王亨的國書朕已經看了,頗爲至純,朕深感欣慰,正使便說說你高麗的條件吧!”

金伸權心中暗喜,同時也如頑石落地,緩緩起身道:“外臣遵旨,高麗與大宋隔海相望世代交好,自大宋立國,高麗便是大宋的藩屬之國,光宗、景宗、成宗三位國王均受大宋朝冊封,然時事變遷,淳化三年,契丹咄咄逼人,殺我邊民,奪我土地,我高麗奮起反擊,然終究是勢單力薄不可匹敵,無奈之下只能奉遼正朔……”

說着說着,金伸權的聲音越來越小,在外人看來這是唏噓,但在趙禎眼中卻是對大宋的埋怨,或是說譴責!

趙禎揮了揮手打斷了金伸權接下來的話,此處已經有一些齷齪藏具其中,趙禎心中怒火旺盛,但卻不能發作,他要把事情再理清楚些……

作爲大宋的天子,趙禎自然對這段歷史的真正面目瞭然於胸,趙禎明白金伸權所表達的乃是高麗對大宋的怨恨,怨恨當年大宋馳援與高麗。

當年遼國與高麗首戰之後不敵遼朝,雖然表面上向契丹稱臣,但暗中仍不斷請求宋朝支援,只不過宋朝不願與遼朝交惡,對於高麗的求助均消極對待。

只不過還有一段隱秘趙禎更加知曉,當年高麗人的大軍進抵遼朝安北府時,遼軍克高麗蓬山郡,俘高麗先鋒軍使尹庶顏,高麗成宗王治遂遣侍中樸良柔奉表請罪求和。

而遼朝忽然就把目標放在了大宋身上,別人不知道爲什麼,趙禎卻清楚,遼朝對高麗的討伐只是爲了避免高麗與宋合謀,形成兩面作戰的不利局面,在達到威懾的目的後,遼軍遂退!

所以自始自終,高麗不過是一枚棋子而已,棋子又怎麼會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即便如此,但不得不說高麗人見縫插針,在明白自己的身份之後,高麗人便開始向遼朝索要一些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

高麗遣中軍使徐熙來使遼,請賜鴨綠江以東女真故地,遼與高麗約定,高麗“奉遼正朔”,向遼稱臣納貢並與宋斷交,遼則賜高麗女真故地。

可以說高麗太祖利用遼朝與大宋的衝突,從容的在其中撿了便宜,事實上並非是大宋不曾援助高麗,否則哪有太宗的第二次北伐?

雍熙北伐之前,大宋便與高麗暗有盟約,腹背夾擊遼朝,但遼人頗有先見之明,遣使赴高麗請和。當下高麗雖未敢妄動,遼決意先發制人於當年七月詔諸道繕甲兵,以東征高麗。

之後的事情便都對上了,太宗皇帝北伐燕雲之時,高麗人卻按兵不動,高麗國主王建乘機向遼朝索要鴨綠江之地,大發了一筆橫財!但犧牲的卻是大宋的利益。

國與國之間的無信促使大宋與高麗的斷交,但高麗卻反咬一口,以大宋不助高麗爲名,先行斷交又奉遼朝爲正朔,爲了掩飾自己的懦弱,還暗地裡向大宋請求援助,實則高麗人知曉,大宋絕對出兵相助,而天下人都會覺得這是大宋的不對。

如此背約棄盟之舉,堪堪是被高麗人玩出了新高度,趙禎把一條條一件件整理清楚之後不覺得以是一身大汗,高麗之奸猾,顛倒黑白若斯!

但這些趙禎卻不能說出來,一來爲了大宋臉面,二來便爲了眼下高麗藩屬之事,身爲君王,有的時候卻不能不隱藏自己心中的情感,喜怒不形於色……

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
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七百四十五章後苑傳出的消息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二百四十章武舉與軍旗推演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集格物之大成者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