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

趙禎看着眼前的情報,機械的扭頭望向三才道:“這是真的?李德明也薨了?!”

三才舉起手中的密報上呈給趙禎道:“起奏陛下,經過晏相公和將作監的人確認,密信上的印信確實乃是大宋平西王印!”

趙禎看了看紙上的印章,平西王印四個字鮮紅如血,一點也不似作僞,大宋的印信重要的不是印章的制式,而是硃砂印泥。

即便如此證據鑿鑿,趙禎還是有些不相信,歷史上這兩人可不是在同一年死的,李德明要比耶律隆緒晚一年才死,怎麼現在一起去見老爹了?難道真是個巧合……

“李德明死了,耶律隆緒死了,這還真是巧合的緊,党項人一日不來朝謁便一日封鎖消息,萬不能讓党項人知道消息已經走漏,李德明一死,李元昊將會繼位,這小子對我大宋可沒有好感!”

三才點頭道:“奴婢這就去傳旨宋小乙,那兩府相公們呢?”

“宣兩府相公垂拱殿議事。”

“奴婢遵旨!”

大宋的兩府乃是國家的心臟,趙禎就是這個國家的大腦,心臟負責給大宋供血,大腦指揮身體的各個器官正常工作。

兩府的相公們還不知這一驚天消息,只是覺得官家一定有要事在垂拱殿宣佈,各自揣測趙禎的目的。

夏竦和蔡伯俙已經跟隨遼國使團走了,兩府的相公中少了夏竦總讓人覺得怪怪的,雖然夏竦爲了達到目的有些不擇手段,但無疑他的許多注意都給人另闢蹊徑的感覺,只是大局觀稍稍的差了一點,假以時日絕對是宰相之才。

王曾年紀越大便越處事不驚,坐在大殿內的錦凳上風平浪靜,趙禎定下的規矩,只要不是在大朝會上,兩府相公一律有座。

曹瑋奇怪的王曾道:“王相公,該不會是官家打算用兵了吧?遼人雖然國內混亂黨爭不斷,可畢竟遼皇剛剛駕崩,此時出兵無疑會讓遼人團結起來,怕是不妥!”

王曾笑了笑捋着鬍鬚道:“這話還是官家在樞密院說的,你覺得官家會自己推翻這一定論嗎?且稍安坐,等官家來了不就一切都清楚了嗎?”

魯宗道點頭附和:“確實如此,官家登高凌遠,不是我等能比擬的。”

衆人連連點頭,魯宗道的話是沒錯的,官家自登基以來,對大宋未來的規劃和掌控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對東京城的改造,對大宋的改造,都是事半功倍讓人耳目一新。

工廠的發展是從蔡記開始的,水泥公路的建設也是從蔡記開始的,所有的改變幾乎都離不開蔡記,而蔡記後面的東家就是趙禎,這一點沒人比在座的相公更清楚。

趙禎就是利用這種春風化雨的方法改變大宋,兩府的相公們搖頭苦笑,王曾長嘆一聲道:“官家爲何老是繞開我兩府,利用蔡記那種上不得檯面的地方作爲施政的手段?我兩府中人在官家面前難道就是如此的食古不化?”

曹瑋笑道:“中書是中書,樞密院是樞密院,王相公可不要混爲一談,我樞密院可是完全按照官家的意思辦事,官家也會對我樞密院下旨,只不過中書省現在更多的是與官家商討,而我樞密院更多的是接受官家的旨意,兩者的區別可是分明的很,你羨慕我樞密院,我還羨慕你中書呢!”

王曾哈哈大笑道:“說來也是,你我雖同爲兩府,可性質卻是完全不同,中書省是和官家商討政事,而你樞密院只能服從,看來官家是想把樞密使徹底的放給武將啊!老夫算是明白了你們的省心……”

曹瑋不樂意的說道:“樞密院掌管天下兵馬,當然要以武將管束,如今軍中的儒將可不在少數,狄青和楊懷玉可是難得的文武之才!”

樞密院和中書省的相公經常拌嘴,可一旦趙禎出現他們就要形成默契的配合,即便是雙方不樂意也不行,趙禎可是有言在先,討論政事的時候文武可以意見不同但絕不能互相羈絆,出了皇城,無關政事,文武之間就算是罵出花來他也不管……

趙禎站在大殿的御階上微笑這看着衆人的反映,果然連王曾都被李德明薨的消息給震得說不出話來,張大嘴巴咯咯的直喘氣,其他人就更不能看了,丁謂的手中攥着一把鬍鬚趙禎都替他覺得疼,魯宗道一個勁的自言自語:“子不語怪力亂神,子不語怪力亂神!”

“天賜良機,天賜良機啊!”

曹瑋豁然大笑,打破了衆人的震驚,魯宗道首先出聲道:“什麼天賜良機?難道是出兵党項不成?!”

剛剛趕到的晏殊皺眉道:“此時用兵党項和用兵遼國有何不同?”

他的話讓曹瑋笑容一僵,望着魯宗道和晏殊哼道:“那我大宋兵鋒難道要一直雪藏嗎?陛下!養兵練兵不可一日懈怠,可久無戰事,我大宋鋒芒必將折損,這幾年黑手的消息不斷傳來,党項出兵西域征伐不斷,遼朝也是連連對女真,高麗用兵,只有我大宋戰兵蝸居西北和東京寸步不前,長此以往怕是……”

王曾一項是厭兵的,隨即喝到:“怕是什麼?!”

曹瑋見他還是不肯鬆口於是漲紅了臉道:“怕是不堪再戰!”

“你曹瑋放肆!如今我大宋育有大食良馬,百鍊鋼爲劍,板甲爲鎧,將士鬥志更無其右,怎會不堪再戰?”

曹瑋聽了王曾的話便大笑道:“就是因爲這樣的想法在文臣中根深蒂固,所以總覺得大宋的戰兵能抵抗遼人和党項人的進攻,可老夫冒昧的問一句,諸公可曾上過戰場?!”

他的話差點讓趙禎叫好出聲,曹瑋不愧是儒將,一下就抓住了文臣的軟肋,文臣中怕是除了寇準等老臣就沒人上過戰場了吧?

趙禎深知上過戰場的和沒上過戰場的士兵是什麼樣子,他們之間存在這巨大的難以逾越的鴻溝,沉穩的老兵會在戰爭開始的第一時間就把自己調整成爲戰鬥狀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最基本的,而新兵甚至沒上過戰場的老兵都會因爲吶喊與廝殺聲而變得慌亂,甚至崩潰。

後世的米國人爲什麼經常派兵海外,不光是爲了地區利益,更多的是因爲財團的推動,新的武器裝備要實驗,士兵要接受血與火的洗禮,等等這些都成爲戰爭的可能。

大宋周圍的兩條猛虎暫時變成了病虎,趙禎不打算在他們身上動刀,但這並不意味着大宋不會有戰事……東南亞有許多地區還算是化外荒蠻,聽說菲律賓的土地產出的糧食有多又好,最關鍵的是此時的菲律賓還沒有國家,這在大宋的文臣看來簡直是比蠻夷還蠻夷,就是一羣野人聚居之地。

趙禎定下心來道:“水軍的艦船造的如何,上次福建水軍來報,發現麻逸有蠻族向大宋境內遊弋,劫掠我大宋沿海商船,今不如派遣戰兵前去剿滅,歸於王化施以禮節。”

麻逸便是後世的菲律賓,三國時期吳國的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巡撫便到過那裡,所以兩府相公並不陌生。

雖然不在乎這點小地方,但還帶也能練兵和獲取戰功,曹瑋微微點頭道:“陛下英明,是否派遣東京城的四衛前往,今年就不要讓他們換防西北了。”

趙禎苦笑着搖了搖頭:“換防還是要的,臣延、耽蘭和杜薄三地只需五千戰兵即可!剩下的朕還有用處……”

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
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文明融合的“福利”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三百一十八章精明的康巴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九百四十四章和親破滅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五百四十八章廣告效應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兩千五百零八章世界有多大?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五百二十八章從未高貴過的皇權第八百零一章禁臺與候臺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歸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