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

隨着趙禎的話說完,宮帳之中稍顯沉默,這種詭異的場面實在是安靜的有些不像話。

趙禎坐在御座之上,他知道自己的話給了朝臣多大的震撼,也知道朝臣心中的一些想法。所以趙禎特意留下時間給大家消化,也讓朝臣們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

話說到了如此地步,君臣之間都明白對方的意思,只不過這個突如其來的改變讓人有些難以接受,但在大宋,接受最多的事情就是改變。

自從趙禎親政以來,多少的制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科舉到軍事,從商賈到稅收,所有的原本都有定論的事情瞬間都變得沒有定例,只是在往好的地方不斷髮展,慢慢的朝臣們也逐漸接受了這一點。

在他們看來這是有一次的改變,但在趙禎看來,這卻是一次重生,只要朝臣們心中的想法和風氣發生改變,那勢必會影響整個大宋。

華夏的制度就是從上而下的管理制度,從皇帝到士大夫,從士大夫到讀書人,從讀書人到平民百姓,這是一種輿論的傳遞,也是一種風氣和制度的傳遞方式。

趙禎的改變影響了朝臣,朝臣的改變影響了整個大宋,事實就是這樣,趙禎是靠士大夫管理天下,無可避免的士大夫就成爲大宋尤爲重要的一部分。

范仲淹,歐陽修,蘇洵,包拯以及狄青,等一衆相公最先“領會”趙禎的意思,唐朝文臣當然也得到重用,不過人家也尚武啊!

整個唐代的社會環境重視軍功,積極對外擴張,屢戰屢勝說造成的,而文人們嚮往建功立業。當朝的詩人們多多少少都去塞外軍中呆過,以了卻自己的功名之念。

這就是唐人的尚武風氣,否則一屆文人的駱賓王如何寫出讓人熱血沸騰的《討武檄文》?

隨着時代的改變,隨着種種原因的改變,唐人多佩劍到了宋人就開始以摺扇爲主,這一點是人所共見的,誰也不能否定,尚武之風是從宋開始出現沒落的。

幾位相公聯名向趙禎表達了“尚武”風氣的改變,表達了現在的大宋唯有尚武之精神方能守護來之不易的繁盛,狄青更是說出尚武的提倡使得大宋的邊疆安定,使得四夷不敢侵犯。

說到底,尚武就是大國所擁有的威脅,這是一種烙印在百姓心中的驕傲,這也是一種大國隨着逐年征戰,逐年崛起所產生的一種自信,沒有前者,就不會有後者。

現在的大宋已經完全具備了這種自信,上至帝王宰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對如今的大宋充滿自信,爲何自信?因爲大宋強大,何人敢犯?必以雷霆滅之!

尚武不是趙禎說有就有的東西,其實這種東西已經在朝臣,百姓心中聚集許久了,大宋百姓的驕傲,朝臣的驕傲不是外朝能領會的。

趙禎自己也不過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時機提出而已。

隨着兩府相公的開口,越來越多的臣子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大多是支持尚武之風的,當然這種東西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難以用準確的行爲去衡量,不過只要有這種想法就好。

因爲尚武之風會隨着整個社會的風氣發生改變,會自己逐漸的進行,當一個王朝強大到一定的程度,尚武之風即便沒有人去提倡,也會逐漸的出現。

趙禎爲何在這個時候提出尚武?

大宋已經足夠強大了,並且民間已經出現了尚武之風,百姓和民族的自信已經到達了定點,否則就不會出現一國之君在敵國之中,滿朝文武,朝野上下卻並不是非常擔心。

因爲所有人都知道,一旦自己出現什麼問題,整個大宋就會傾舉國之力滅掉,甚至是屠殺掉整個契丹和遼朝。

自從被蕭撻裡帶回遼朝之後,趙禎就想了特別多,尚武這個問題也在他的考慮之內,他發現現在不是他自己提不提倡尚武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提出的問題。

所有的時機契機都適合了,大宋這個國家就像是一個人一樣,從原先的膽小,懦弱一下成長爲一個強壯,自信的人,而尚武這種東西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培養,自然而然就出現在了大宋的身上。

趙禎這位一國之君索要做的就是引導這個國家,引導臣子百姓走上這條路而已。

逐漸的,趙禎發現自己有些多慮了,事實上朝臣們自己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隨着兩府相公的開口,整個宮帳之中的朝臣也開始激烈的討論起來。

在大宋這種情況頗爲正常,只要不是朝會以及正式的事情,如眼下的飲宴之類,文臣武將並沒不會束手束腳,這是大宋自開國以來就有的定製,當然趙禎親政之後把這種規矩發揚光大了。

“官家說的是!就該尚武,別說是朝堂,這風氣在民間早已出現,神都城的百姓有多少入了結社?不用我多說了吧?!這是爲何?因爲百姓早已不喜文縐縐的東西了。”

“蘇子瞻!你休要在此胡言,百姓若是不喜讀書,爲何學堂興盛?!讀書的孩子每年愈發的多了,而科舉者更是數不勝數!”

“笑話,難道以老兄的意思,讀書就不能尚武?讀書者乃是爲了明白道理,尚武乃是擁有氣節,兩者以何衝突?再說結社之中的讀書人可不在少數,神都城中已經出現佩劍君子了,老兄難道不知?”

蘇軾不待那人回話,繼而迅速開口道:“唐人尚武,上下,文武皆不例外,實乃國之強盛!否則你且說說爲何有“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勳。還應雪漢恥,持此抱明君”之句?”

……………………

趙禎坐在上首的御座上,瞧着蘇軾的慷慨激昂,瞧着他對尚武的大加讚賞,心中微微一笑,自己果然沒有選錯人,他蘇軾的口才和文采,總能在這種時候發揮出意想不到功效。

趙禎不是傻子,早在這次秋獮之前他便已經準備了許多東西,提出尚武是必須的,但如何提出卻是有相當的技巧,這次宮帳對話是他早已相好的。

兩府相公定然是支持自己的,因爲他們沒辦法反對,朝臣當中自然要選擇一些“託”,不過這些“託”本就是支持尚武之風的。

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
第三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上)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二十八章東京乞丐第一百五十二章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六百零四章今軍無事,就使蹴鞠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九百三十章掙扎中的天竺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兩千零三章西進的種世衡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八百五十五章捷報飛至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八百九十四章郝一口,好一張口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