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

趙禎的出現讓老胡小小的腳店鋪面成爲一處景緻,山呼萬歲的聲音快要把老胡家的屋頂掀起。

相對於高高在上,運籌於千里之外的君王,百姓更喜聞樂見的是帝王親自懲奸除惡,這就如同那些傳記小說一樣讓他們切身感受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結果。

現象便是如此,充滿傳奇一生的趙禎有着無數的傳聞,但現在興京的百姓們更喜聞樂見的便是發生在自己眼前的事情。

身爲太上皇的趙禎親自懲治學政中的蛀蟲,這不光是對天下學子的重視,更是對百姓們的重視!

教育是什麼?是一個國家的希望,是大宋平民百姓走上科舉或是更高層次的道路,讀書改變未來,這不是在後世流傳的話,而是真真切切發生在大宋的事情。

董學教等人已經沒馬車拖的沒有人樣,這些人就是政府機構中的蛀蟲,無論是趙禎還是趙旭,年代君王共同的認知就是官員不一定要做到清涼如水,但卻一定要秉公辦事。

公平和公正是大宋政治制度的基礎,也是保證一個王朝良好運行的底牌。

無論是董學教還是興慶府的學監,學政,他們的所作所爲都是在挑戰趙禎的底線,若是以權某點小小的私事,給書院中的某些孩子換一位好先生,能力出衆的先生,或是剋扣一點束脩,趙禎是不會過問的。

但對於這種破壞教育系統公平公正的事情,趙禎必定不能容忍,今日頂了一個學生的名額,那明日就會頂去倆個。

崇德書院是好書院,是興慶府中最好的書院,也是百姓家孩子自己考上的書院,並非是花錢就能進的地方。

這幾年大宋的教育越來越普及了,但其中暴露出的問題卻越來也多,趙旭坐上御座之後,第一件事便是整肅了大宋的教育,更加制度化和規範化的管理教育系統。

他很聰明,他在爲大宋打造一個百年大計,只有源源不斷的出現人才ꓹ 才能給一個王朝注入活力和生命,這同樣是趙禎和趙旭的共同觀點。

百姓們圍觀小小的胡家羊湯館ꓹ 趙禎嚴懲教育不公的事情已經在興京傳開,而接下來便會傳遞到興慶府以及更遠的地方。

人才的培養對大宋來說太過重要以至於趙禎不得不用上酷烈的手段來懲治。

對此趙仁和趙昀倆個孩子是持積極態度的,同時在他們倆身上完全看不出天潢貴胄的架子。

百姓們散去之後ꓹ 兩人依舊在老胡家的羊湯館中吃着不知是午飯還是早飯的飯食。

趙禎坐在一方小凳上看着倆個孩子大快朵頤,心中充滿了驕傲與欣慰。

這倆個孩子都是入主一方的人物ꓹ 說是土皇帝也不爲過,但身上卻沒有驕嬌二氣ꓹ 能在老胡家的羊湯館裡毫無顧忌的吃喝ꓹ 這兩個小子算是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

趙禎喝了一口酸湯飲子笑道:“怎麼樣,剛回到興京便瞧見父皇大展身手,感覺如何?”

“大哥坐朝理政不容易,也難以做到面面俱到,父皇是撿了大哥的漏……”

趙昀笑眯眯的回答完畢屁股上就捱了趙禎的一腳:“愈發的沒有正形,你兒子以後送到興京來,你母妃和大娘娘可見不得以後方丈洲的魏王都是這般的模樣ꓹ 規矩要立下,否則想要輕鬆也輕鬆不起來!”

教訓完趙昀ꓹ 趙禎便對趙仁道:“你覺得呢?”

趙仁憨笑着回答:“父皇說的是ꓹ 只不過孩兒覺得教育乃是一個國家的根本ꓹ 不能有一點閃失ꓹ 眼下大宋要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便絕不能輕視教化之功!”

趙禎笑眯眯的拍着趙仁的肩膀:“你這話算是不錯的…………”

“父皇ꓹ 這話便是如此ꓹ 可我在西面也是需要人才的啊!咱們大宋每年數以萬計的人才被培養出來ꓹ 能否調用到些到我泰西州去?”

泰西州是趙禎和趙仁對地中海沿岸地區的稱呼,趙昀彷彿第一次認識趙仁以及趙禎ꓹ 看着這對父子之間的對話,他只覺得自己有點傻了。

“父皇,方丈洲也缺人才啊!”

趙禎笑道:“你們倆個想要從大宋帶走青年才俊,這就要依靠你們自己的手段去遊說你們的兄長了,在朕看來希望不大,你們皇兄可是把人才看的比什麼都重要,每年科舉的殿試之後還要專程開設小殿試,從中選拔自己滿意的人才安置下來。”

趙仁和趙昀兩人對視一眼,顯然父親是在告訴他們大哥手中還有一些特殊人才的,這可免得被大哥用尋常的讀書人誆騙要強得多。

趙家三兄弟都不是好相與的,這一點不光外人知道,他們三個人自己也知道,所以今年對於趙仁和趙昀來說太過重要。

當然在趙禎看來,這是三人各取所需罷了。

興京現在是趙禎的皇宮所在,無論是趙昀還是趙仁亦或是趙旭都要到興京過年的,畢竟沒有讓趙禎這個太上皇來回奔波的道理。

趙昀和趙仁的抵達興京使得朝臣們很欣慰,畢竟孩子首先去拜見父親是孝道,接着再來拜見皇帝和兄長也是禮法和禮數。

趙仁和趙昀之所以早半個月回來,便是爲了把時間多留出來一點,他們雖然是趙旭的兄弟,是大宋的親王,但依舊是皇帝的臣子,從外朝回來,自然是應該拜見皇帝的。

趙禎只是看了這倆個孩子沒有“缺胳膊少腿”,便讓他們前往神都城了,而自己也要想辦法打發後宮的一羣女人,這羣女人想孩子都快想瘋了。

趙禎遷都興京,最不滿的人便是已經變成太后的王語嫣,因爲對她來說自己的兒子是皇帝,就在神都城,爲什麼要遷都到興京去?難道就不能守在兒子身邊?

只不過她並不知道,趙禎是在派出一切能夠干擾到趙旭的存在,她是趙旭的生母,也是大宋的太后,有自己這個太上皇便已經是一種干擾因素了,怎能趙旭再留下一個禍患?

在趙禎看來,遷都是最好的事情,興京是剛剛修建得陪都,也是太上皇和太后的所在,所以發展速度很快,而且興慶宮也不小。

以後歷代帝王再退位之後,都可以來這裡,以做到避免干涉皇帝日常理政的可能。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兩千一百五十二章政治正確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兩千二百八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四百七十八章香醇的禮物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九十九章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五百七十四章魔鬼的手段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御駕親征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百五十三章夜晚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