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

大宋水師艦隊馳援僧伽羅的消息傳到曲女城之後,天竺人徹底瘋了……

憤怒的情緒在醞釀,甚至超過了大宋艦隊襲擊烏茶港和烏茶城,民族自尊這種東西每個民族都有,在天竺人看來大宋難道不知道泰米爾人是在波羅王朝的支持下對僧伽羅不斷進攻的?

現在大宋馳援僧伽羅就是在赤裸裸的羞辱波羅王朝,羞辱整個天竺。

極端的情緒在天竺爆發,雖然這個國家不是很強大,卻有着相當強的民族自尊心,或者說是“玻璃心”。

他們認定是大宋挑釁他們在先,並且一定要進行報復,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支援泰米爾人,並且在大量徵集軍隊準備出兵大宋的雲南路。

原本一些希望那耶波羅慎重的高種姓迫於壓力也改變了口風,現在的曲女城已經“原地爆炸”任何敢於提出與大宋和解的人都將遭到所有人的唾棄與反對,甚至是毆打。

很快那耶波羅就下令派兵八萬人馳援泰米爾,這也讓泰米爾的使者放心,八萬人這可是相當龐大的軍隊,即便是當年曲女城三方混戰也沒派出這麼多的軍隊。

波羅王朝的軍隊兵種多樣,輕步兵,騎兵,戰車,戰象等等,但身上的盔甲和手中的兵器卻是不怎麼能上臺面的東西。

這不是電影,沒有巴霍巴利王中整齊劃一的板甲和盾牌,更沒有強大的投石車。

天竺這個地方歷來就是一個被不斷入侵的土地,被匈奴人侵略過,被泰斯基人侵略過,被亞歷山大大帝率領的馬其頓軍團侵略過,甚至連大月氏都曾打過。

再往後的歷史幾乎就不能看了,淪爲殖民地的天竺實在是屈辱的不行。

天竺的武器裝備幾乎是在半強迫下發展的,每一個強大勢力的入侵都給處於懵逼狀態的天竺血腥的上了一課,在不斷地付出慘重代價的同時,天竺人的武器裝備也開始有所發展。

但這個並不擅長作戰的民族即便是發展武器和盔甲也沒有多大成效。

竹製的長弓和標槍是他們的投射武器,身上穿的大部分是皮革甲冑,面對宋軍的穿甲武器根本就沒有任何防護,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戰象。

八萬人的軍隊事實上能作戰且有作戰能力的不過四萬人左右,剩下的四萬人大多數是負責運輸的勞役。

曲女城外的一處高坡上樹茂林密,一個首陀羅辛苦的整理柴火,只要把柴火背到城中就能賺上三個銅板。

只不過他的眼睛卻時不時地往遠處撇,滾滾的煙塵升起,首陀羅的表情並沒有改變,但他的眼睛中卻爆發出強烈的希望。

一種期盼已久的希望…………

手中捆綁柴火的速度加快,腰間稍稍用力就把柴火扛在了肩膀上,快步的走下高地向曲女城而去。

只不過他並沒有按照原先的路線返回城門,而是在城門口逗留了一圈後前往邊上的茅草屋,這裡是首陀羅的聚集地,因爲靠近曲女城所以並沒有人驅趕他們。

“天竺人出兵了!”

“看清楚了?”樵夫對面的中年男子沉聲問到,雖然如此可他的聲音中也帶着興奮。

“千真萬確!咱們什麼時候回去?”

“不急!”

“都監!咱們在這裡呆了多久了?怎麼能不急?”

樵夫對面的男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兄弟,我知道你回鄉心切,前來天竺的兄弟哪個不是?但咱們就算要回去,也要把事情辦的漂亮了再回去,莫要辱了名頭!”

見樵夫不說話,頭上纏着白布的中年男子笑了笑,摸了摸刻意留下的大鬍子:“看來天竺和咱們大宋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了,派人傳下消息,把咱們的人都湊起來,把分散在各地的東西都帶上,尤其是輿圖,必須帶上,這是當年商賈通商的路線圖以及咱們兄弟用命探出來的路,都帶上。”

樵夫眼睛瞪大的望着中年人:“整個天竺的人都叫來?”

中年人點了點頭:“分散在天竺的兄弟全部到曲女城外集合,咱們就算是走也要把上峰交代的事情做好了再走!”

樵夫點了點頭應聲道:“卑職這就去傳遞消息!”

這麼多年來大宋在天竺不是沒有安插間人暗探,收集各國情報一直都是大宋堅持的事情,也是趙禎極力保留的事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你不一定要時刻想着去進攻別人,但卻要時刻防備着敵人進攻你。

天竺和大宋距離較近,南方人曬黑之後再改變服裝,移風易俗,很容易混進天竺當中,只不過高種姓難以滲透,他們都有着自己的交際圈,人數也不多,說出個家族名號,很多人都互相知曉,容易露餡。

但混入天竺的吠舍和首陀羅中卻要容易許多,黑手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滲透天竺,即便是雙方之間禁絕商賈來往,他們也在不斷的滲透。

爲的是繪製一副完整的天竺輿圖,同時向大宋傳遞天竺的動向和消息。

不過他們也不是無期限的在天竺潛伏,時間到了就可以回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兩國之間發生戰事,他們必須第一時間返回大宋,把收集到的輿圖盡數上繳,同時把各地的情報也上報參謀兵事院。

而眼下隨着天竺人的出兵,大宋和天竺雖然沒有正式宣戰,但已經到了戰爭爆發的邊緣,潛伏在天竺的黑手也應該開始撤離了。

但都監樑懷卻打算整頓天竺的所有黑手,彙總輿圖和情報後在再做撤離。

按道理來說化整爲零的撤退纔是最好的辦法,但對於現在的黑手來說恰恰相反,他已經收到消息,天竺人已經對他們的存在有所察覺。

要想帶着數百人安全返回大宋,集中力量握成拳頭纔是最好的辦法,這麼多年來樑懷潛伏天竺,他太瞭解天竺人的戰力了。

數百人的隊伍只要避開大城,幾乎沒有人能阻擋他們,從一開始他就決定要帶着這些兄弟一起殺回大宋。

他們有兵器,有鎧甲,有足夠的乾糧和鬥志,熟悉天竺的環境,又是在天竺專心對付僧伽羅的時候出發,天時地利人和全部佔據,何有不勝之理?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佛的自私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王安石的智慧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六百三十章趙允讓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未來誰可知?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十七章晏殊的心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十三章象棚女戲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蔡伯俙與畢世傑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兩千三百三十九章火器之威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