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

外交是政治的延續,戰爭是政治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外交需要各種手段的斡旋,才能達到有利的效果,甚至能夠達到戰爭所無法帶來的利益。

而戰爭是獲得利益更爲純粹的手段,更爲簡單直接,更爲致命和充滿威脅,大宋和吐蕃之間的戰爭其實就是大宋政治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已。

它並非是因爲趙禎這位大宋皇帝的個人喜好而進行,也沒有關乎到大宋的榮辱,若說唯一的藉口便是便是角廝羅對大宋的“背叛”。

但這種“背叛”是被大宋不斷誇大的背叛,而非角廝羅真正意義上的背叛。

青塘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並非是大宋的治下,角廝羅雖然名義上頂着西平王的名頭,但他並非是屬於大宋朝堂官員序列的存在。

青塘部是一個依附於大宋的部族而已,有着自己相對的獨立性,而角廝羅卻是被大宋的朝臣劉渙給逼得謀反的。

對於大宋來說角廝羅是背叛者,在獲得大宋的利益之後無情的“背叛”了大宋,但在吐蕃人眼中,角廝羅是帶領他們完成統一的“偉大讚普”也是來自於天界的“活佛”。

佛門對於角廝羅的支持是不遺餘力的,他們給吐蕃帶來的先進的農業知識,灌溉,水利,甚至包括了數學和曆法還有醫學。

這些都是對吐蕃的幫助,角廝羅知道,這些來自大宋的僧人之所以不遺餘力的支持他,就是因爲他們在大宋已經存在不下去,吐蕃成爲了他們唯一的避難之地………………

在這些漢傳僧人的口中,大宋是“滅法之時”,但對吐蕃來說卻是“弘法之時”,不少漢傳僧人加入了吐蕃的軍中,他們有些人瞭解宋人的作戰方式,能夠給吐蕃的軍隊帶來好處。

眼下已經能到了吐蕃的危亡之際,剛剛興起的吐蕃王朝已經站在了萬丈深淵的邊上,即將萬劫不復!

Www▲ttкan▲¢O 如同瑪兒敢的城池在吐蕃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吐蕃人擁有對吐蕃王朝的忠貞以及歸屬感,吐蕃分裂百年,對吐蕃人的傷害和信心上的毀滅是極爲糟糕的。

吐蕃的百姓心中有信仰,而那些加入到角廝羅朝堂中的吐蕃頭人們同樣有着自己的智慧!

這些人知道吐蕃的統一是多麼的不容易,爲了放棄成見他們泯滅了心中的仇恨,爲了強大他們不惜把寶貴的兵權交了出去,角廝羅給了他們當初承諾的一切,現在現的他們成了整個吐蕃王朝的統治階層。

沒人願意放棄這些,而是成爲大宋的子民,誰都知道大宋在攻陷敵國之後便會派遣漢家臣子管理地方,到那個時候,吐蕃將會變成大宋的高原。

曾經的強大將會陷落,祖先的榮耀將會消失,吐蕃人可能會受到大宋的壓迫,這些都是角廝羅和佛教在不斷灌輸給他們的東西。

宋人用兵兇猛無比,短短數月時間連下吐蕃十數城,高原上的天塹彷彿對宋軍沒有多大的影響。

楊懷玉的三十萬鐵騎囂張的在北面一路馳騁到了熱振寺,南路的宋軍在王韶的帶領下攻陷了匹播城。

整個吐蕃的中心邏些城陷入了宋軍南北夾擊之下。

還有什麼比這更加讓吐蕃人心驚膽戰?但這樣也然吐蕃人更加的團結,沒人在這個時候敢於內鬥,也不會幻想着投靠大宋。

來自大宋的賢覺法師明確的告訴了他們投靠大宋的“悲慘命運”,南唐後主李煜在成爲大宋的違命侯後,生活有多麼的悲慘。

這段時間賢覺法師就沒有閒着,不斷的在遊說吐蕃人團結起來對抗大宋,同時用信仰鼓動吐蕃百姓對抗大宋的“暴政”。

戰爭進行到這裡,無所不用其極,各方都在爲自己的利益奔走,而百姓的利益卻會被無情的忽視,甚至是被代表。

賢覺的辦法就是“洗腦”不斷的借用佛法對吐蕃百姓洗腦,由此可讓角廝羅招收更多的吐蕃士兵對抗大宋。

包圍邏些城已經成爲整個吐蕃的目標,大量被武裝起來的吐蕃百姓加入到了包圍邏些城的戰爭中。

這是趙禎所沒有想到的,宋軍居然會在吐蕃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趙禎深知這種消耗戰和游擊戰的可怕,一個“巨人”若是和野獸搏鬥,那是輕而易舉的,但若是和無數的螞蟻戰鬥,戰力根本就無法被髮揮出來。

同時爲了安撫被佔領城池的吐蕃百姓,宋軍還要用溫和的態度對待他們,這就讓吐蕃人覺得大宋不會對平民百姓下死手。

而接下來不斷的騷擾就會出現,大宋佔據的吐蕃城池已經接二連三的被當地百姓襲擊,岌岌可危。

大軍在前最擔心的便是後方不穩,如此也使得楊懷玉和王韶放慢了進攻的步伐。

眼下陷入一種怪異的平衡,吐蕃人的邏些城被圍,而趙禎所在的瑪兒敢同樣被圍,但瑪兒敢麼邏些城不同。

瑪兒敢的吐蕃軍隊在不斷的組織進攻,角廝羅知道趙禎就在瑪兒敢,不斷的從各地抽調兵力進攻趙禎之所在。

爲的就是給前線大軍增加壓力,同時也迫使王韶率兵回援。

但王韶彷彿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一般,堅決不回撤一步,雖然他心中擔心瑪兒敢的安危,但他知道官家一定會準備好後手應對吐蕃人的強攻。

大軍已經攻陷了匹播城,除了留下一部分駐軍外,王韶率兵推進至藏布江北岸的桑野,這裡是距離邏些城較近的縣城,也是宋軍補給的地點。

眼下已經可以對邏些城發動進攻,但王韶卻在等待楊懷玉的大軍抵達,在邏些城外遍佈着大量吐蕃援軍,他們虎視眈眈的盯着王韶麾下的宋軍,只要他們發動攻城,必定會遭到四周吐蕃援軍的瘋狂進攻。

而楊懷玉的三十萬鐵騎便成爲王韶大軍的“護衛”,王韶所部攻城不在話下,但卻無法兼顧左右。

王韶已經派出精銳遊騎聯絡楊懷玉,但最近這段時間卻沒有收到消息,這纔是他駐守桑野止步不前的原因。

對邏些城的進攻不能再這麼耽擱下去,這對宋軍來說是極大的消耗,吐蕃人的大軍完全能夠在當地補充所需,但宋軍不行,除了已經被佔下的桑野外,沒有辦法補充糧草。

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
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七百八十六章元昊突圍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九百二十章魚餌也消失了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六百六十三章雷霆之後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百章彭七與三才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兩千三百二十三章枕戈待旦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十五章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九百八十九章羨慕與仰視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零五十九章三才之所見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眼看他樓塌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魚肉”的討論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八百零二章最後一根稻草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使者之心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四百五十九章歷史的車輪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