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

步卒永遠是步卒,他們即便行進的再快,但比起騎兵卻相差甚遠,大宋就彷彿是一條壁虎,不斷的捨棄自己的尾巴的壁虎。

但這也是最有效並迫不得已的辦法,先是種世衡,之後是左右兩翼,現在是折惟忠……幾乎每個人都抱着必死的決心,他們的目標其實只有一個保護火炮以及將門的後輩。

火炮對於宋軍的意義沒人比他們更清楚,這種天兵自然要保護好,每門火炮的造價可是不菲,朝廷花費了重金才造出這百餘門,每損失一門都是莫大的損失豈能折損在自己的手中。

在楊懷玉看來,這些火炮要遠比自己的性命重要,當西夏人再次咬上來的時候,楊懷玉毫不猶豫的命令大軍全數調轉迎敵,他打算用整個軍隊作爲掩護火炮的代價,爲其殿後。

“火器營不得停留,一路往南尋找狄帥的大軍,我等爲爾殿後!”

五萬人的大軍迅速駐紮下來,在西夏人還沒追過來的時候排兵佈陣。

此時折家,種家人再次聚集在一起,只不過不是各家的領軍人物,而是晚輩,這些人都是將門的希望,之所以種世衡等人不斷的犧牲就是給他們逃出昇天的機會,畢竟誰能沒有一點私心?只不過種世衡不方便說的話由折惟忠說出來了而已。

但在面對自己苟活還是保護大宋重器的時候,楊懷玉很自然的選擇了後者,因爲他比誰都清楚這批火炮的貴重,以及它對大宋的價值。

“楊將軍,咱們這是要與西夏人決戰?不撤了吧?”一旁的種診,種詁二人齊齊的問到。

楊懷玉眉頭一皺道:“怎麼?你們還想苟活不成?種帥爲了保全這批火炮可是親自斷後,如今折帥也是如此,我等豈能貪圖活命?!”

種家兄弟連連搖頭:“笑話,我等自不會爲了性命苟活,只不過如今與西夏人廝殺,可否把我那弟弟放了,他還被督戰隊關在車裡呢……”

楊懷玉面露尷尬道:“也是,速將他放出來,種諤一身好本領,若是此時不能殺敵豈不浪費?”

種家兄弟大喜:“好嘞!這下我等終於能殺個痛快,父帥,折帥捨身爲國,我等晚輩自不會有辱門風!大傢伙說是不是?!”

“這是自然,火器營的兄弟快走,我等率軍爲爾等殿後,即便是戰死也不枉陛下對我等的信任!也不辱大宋的威名!”

一路上的憋屈終於被釋放出來,何人心中沒有榮譽感?即便是普通士兵看着袍澤捨生忘死的爲自己鋪路,心中早已是痛苦難當,此時有回頭廝殺的機會豈能放棄?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不是逃兵,也不是潰兵,胸中的膽氣與士氣正是可用的時候。

要不是有種世衡的軍令以及護送火器營的重任,他們早就回頭廝殺去了,誰願意做戰場上的逃兵被人恥笑?

楊懷玉舉起手中的長劍,大喝道:“列陣,迎敵!”

五萬人的大軍便迅速行動起來,他們要阻攔所有追兵,給火器營爭取最多的時間,大宋最厲害的地方其實就是步兵兵團作戰,現在的大宋步卒和原先的不同,軍中將士多是訓練有素的善戰之輩,而小到隊正,虞侯,校尉之類也多是從軍武院出來的將門或是精銳。

對戰術戰法的運用可爲是爛熟於胸,隨着楊懷玉的話,各個指揮之間便開始交錯配合,士兵與士兵之間,指揮與指揮之間已經達成一種默契。

而對付敵人的軍陣自然也是最爲適合對付騎兵的軍陣,此時追擊而來的騎兵是西夏人的輕騎兵,重騎已經被種世衡最先攔截了下來。

陌刀手的刀牆豎起,而櫓盾在後方砥礪,橫刀出鞘,弩箭上弦,一套動作整齊劃一,這是多年訓練養成的戰鬥素養,即便軍中有些人第一次上戰場,這種動作已經成爲融入他們血液中的一部分。

西夏人的騎兵在隆隆的馬蹄聲中出現了,高喊着“烏拉烏拉”的口號衝向大宋軍陣,即便是刀牆如林卻依然義無反顧,在這個戰場上沒有所謂的正義,也沒有所謂的邪惡,都是在爲自己的國家拼搏。

大宋的弩箭不斷的射向敵人,箭如飛蝗形成一片黑壓壓的烏雲從天而降,無情的擊打在西夏人的身上,弩箭分爲三段射擊,拋射,弧射,平射,大宋的弩箭因爲上弦速度快,射箭的時候動作同步劃一,這是消耗敵人有生力量的最快辦法。

西夏騎兵冒着箭雨衝向大宋軍陣,他們知道這時候躲避迂迴根本沒有作用,只會增加宋人的射擊時間,反而是頂住箭雨衝向敵陣纔是最爲保命的方法。

西夏騎兵散開,如潮水淹沒土地,洪水氾濫一般的侵蝕着平原,兩軍相交的一瞬間,如驚濤駭浪擊打岩石,慘烈的廝殺開始了,誰也不敢分神,一旦分神下一個倒下的就很有可能是自己。

當抵住西夏人的戰馬後,一身重型板甲的陌刀手站起來了,每一個陌刀手都是軍中最爲強壯的勇士,他們的飯食中甚至配有昂貴的牛肉以壯筋骨,否則連身上的鎧甲都負擔不起來如何殺敵?

站起的陌刀手如同一座移動的城堡,甚至連鍛鐵的拳套上都是閃爍着寒芒的鐵刺,握緊插入土地中的陌刀刀柄,稍稍一用力便帶了出來,三千人的陌刀陣恍若地獄的神魔組成,當陌刀高舉的時候,彷彿大地都在顫抖,党項人的勇士也受不了他們黑洞洞的眼神。

種諤來不及穿上板甲便加入了戰鬥,揮舞的陌刀被他身上的衣服所限制,他索性露出上身袒胸露乳的廝殺,隨着他的一刀斬下,迎面而來的西夏騎兵連人帶馬被他斬殺,雖然沒有做到人馬俱碎,但已經斷掉的半截馬頭和西夏人的手臂說明了一切。

一旁指揮捉刀手補刀的折繼祖大聲喝彩:“好!我大宋將門無孬種!兒郎們給我上,凡是落馬的西夏狗都給我殺個乾淨,可不能讓咱們陌刀陣的兄弟分心!”

一時間將門無孬種的聲音在軍中響起,這是一種自我激勵,亦是一種慷慨赴死的決心……

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
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兩千五百二十六章世界的橋樑第三百七十一章封丘軍營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兩千六百四十章上帝站在哪一邊?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愚忠的代價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九百章興慶府的動盪(下)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七百三十七章君王之過?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三百八十一章遼人的噩耗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七百三十三章冬至到來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