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

宋遼兩軍的戰事已經如火如荼,此時的戰場上已經沒有人在乎什麼正義,也沒人在乎什麼有道無道,大家拼個你死我活後,誰能撐得下去並且贏得勝利那就是正義,就是有道!

趙禎並沒有把手中的力量全部展現出來,遼人已經把析津府團團圍住,並且不斷的搜索包圍圈,耶律宗真很聰明,他想把趙禎和大宋的十萬大軍困死在析津府之中。

身爲防守一方的大宋雖然準備的還算充足,但你的糧草總要消耗的吧?況且城中不光有禁軍,還有數十萬的百姓,析津府曾經是遼朝的南京,裡面的百姓就不下十五萬人,每天所消耗的糧草數量驚人,再加上大宋的十萬大軍,這析津府的人口已經有足足二十五萬人。

圍城最大的作用便是消耗敵人的糧草,而遼軍此次前來本就帶了不少的糧食,而且已經突襲至析津府,四周的城鎮都能成爲大遼的補給,再加上居庸關,得勝口,以及昌平的補充,糧草並不用擔心,所以耶律宗真纔會如此的有恃無恐。

張儉對於皇帝圍城的計劃是相當支持的,特意上奏道:“啓奏陛下,圍而不攻斷其糧草,此乃上上之策!”

耶律宗真笑道:“如何,左丞相現在還覺得我大遼軍馬應該後撤嗎?朕的手中有二十萬大軍,即便是耗也能耗死他趙禎!再說城中的百姓可是不少,他趙禎頂着個仁君的名頭,豈能讓百姓捱餓?軍中的糧草怕是會消耗的更快。只需半個月的功夫,宋人必定自亂陣腳,而朕要做的便是擊破宋人的援軍便是!”

張儉驚訝的望着耶律宗真,皇帝的計策之高明,審時度勢,簡直算得上是老辣的將帥手段,即便是一幫的武將也很難想到如此高明的計策。

“陛下之計實乃天衣無縫,亦如當年田忌,孫臏之圍魏救趙!實在高明的緊,老臣歎服!”

張儉說的是實話,遼人的武將本就不善計謀,但天生是作戰的高手,如果讓他們打出一場漂亮的勝仗不是什麼難事,但要讓他們指揮一場大戰卻是很難,如今陛下的眼光和材質已經如此出色,即便是媲美古代名將也不爲過,張儉豈能不開心。

原來耶律宗真早就掌握好了一切,就是因爲如此的成竹在胸,所以纔會在得知大宋皇帝沒死的時候還那麼淡定自若。

耶律宗真瞧了一眼張儉高深莫測的說道:“朕其實是將計就計,他趙禎以詐死引誘我大遼進兵討伐,那我就依他之法率兵而來便是,但剩下的事情恐怕就不再他趙禎的計劃之中了。

這段時間的佯攻已經消耗掉不少的奴軍,連我大遼的契丹勇士都死傷不少,朕已經達到目的,讓宋人不斷的承受壓力即可,而我大遼中軍避而不戰,圍而不攻!

不打城內的宋軍,專程收拾各路的援軍,徹底把大宋皇帝圍困在析津府,宋人還能撐上多久?一旦宋人撐不住了,必會率領手中的飢餓之兵出城而戰,餓了許久的大宋騎兵能是我契丹勇士的對手?!”

耶律宗真的一連串分析讓張儉目瞪口呆,陛下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多智的?這是對付宋人守城的不二戰法,如果真的按陛下所說,宋人必敗無疑啊!

一個軍隊即便是戰鬥力再強也要吃飯,而被圍困在析津府的宋軍能有多少的糧草?宋人從一開始便沒打算出城迎戰,否則大遼的騎兵早就殺進城中去了。

圍點打援,這算的上是相當先進的戰法運用,在這個還沒有游擊戰的時代,當然是領先與華夏的,不過,圍點打援的缺點是不夠靈活機動,尤其是遼人二十萬大軍的情況下。

經過連續幾天的攻城作戰,遼朝的奴軍已經被消耗殆盡,一下便損失了足有六萬多人,其中還包括中軍的兩三萬人,這些人都是漢人和契丹人,算得上是遼朝的中堅力量。

而那些由女真人,渤海人,漢人罪囚組成的五萬前軍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只能在戰場上大概的尋找他們的位置,這些人的性命最是不值錢,所以纔會叫奴軍,即便是死了耶律宗真也不會心疼一下,反而覺得這是他們應該的。

戰場上的生命就是如此的脆弱,就如同世間最不值錢的東西,可以肆意的揮霍和浪費,這些奴軍消耗宋人的弩箭,消耗宋人的守城器械,甚至消耗宋人的力氣,最後死了也是依然如活着一樣一錢不值,甚至沒人多想他們一下。

此時的析津府城外已經沒了喊殺聲,一天的戰鬥下來,沒人願意浪費一點的力氣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而戰場上偶爾傳來的聲音與慘叫,只能驚起聞着血腥味而來的烏鴉,這些反哺的“孝鳥”會用戰場上的腐肉餵養父母……

大宋的損失並沒有遼人那麼大,畢竟是依託城牆之險和器械之利,大宋的守軍傷亡並不多,只有區區的萬餘人,這種六比一的戰損完全能稱得上是卓越的防守,但狄青卻有些生氣。

他生氣的對象是大宋的皇帝趙禎,這個原本他視爲知己的皇帝,這個原本對他有知遇之恩的皇帝,是個人都能從他的表親和態度看出他的憤怒,彭七已經向他使過好幾次眼色了,而夏竦權當沒瞧見,只有趙禎若無其事的聽着各軍奏報已經死傷人數的統計。

忍無可忍的狄青終於起身跪倒:“起奏陛下,臣有一事不明,望陛下成全!”

趙禎在奏章中詳細的批下備註後吹了吹,擡頭望向狄青道:“朕知道你有什麼不明白,但既然你問了朕就讓你說說,省的別在心中不爽利!”

狄青奇怪的皺眉道:“謝陛下,臣不知陛下爲何不讓我軍使用火藥彈,臣亦不知陛下爲何讓遼人涌上城牆!否則我大宋將士的死傷還會再少三成!”

狄青的話使得大殿中的所有人一驚,彭七哆嗦了一下便開始裝死,而夏竦雖然心中驚駭卻面無表情,他相信陛下這麼做一定有原因。

趙禎點了點頭道:“是啊!朕爲什麼要這麼做,還不是因爲你太能打!不給遼人以錯覺,他們還會再派人來進攻嗎?朕得遊騎消息,遼人已經圍困了析津府,這意味着什麼知道嗎?意味着城中二十多萬軍民的糧草不出一個月便會耗盡!”

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
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父與子(上)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兩千一百四十二章大相國寺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晏殊的策略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借刀殺人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烏古部的薩滿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