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兩軍的戰事已經如火如荼,此時的戰場上已經沒有人在乎什麼正義,也沒人在乎什麼有道無道,大家拼個你死我活後,誰能撐得下去並且贏得勝利那就是正義,就是有道!
趙禎並沒有把手中的力量全部展現出來,遼人已經把析津府團團圍住,並且不斷的搜索包圍圈,耶律宗真很聰明,他想把趙禎和大宋的十萬大軍困死在析津府之中。
身爲防守一方的大宋雖然準備的還算充足,但你的糧草總要消耗的吧?況且城中不光有禁軍,還有數十萬的百姓,析津府曾經是遼朝的南京,裡面的百姓就不下十五萬人,每天所消耗的糧草數量驚人,再加上大宋的十萬大軍,這析津府的人口已經有足足二十五萬人。
圍城最大的作用便是消耗敵人的糧草,而遼軍此次前來本就帶了不少的糧食,而且已經突襲至析津府,四周的城鎮都能成爲大遼的補給,再加上居庸關,得勝口,以及昌平的補充,糧草並不用擔心,所以耶律宗真纔會如此的有恃無恐。
張儉對於皇帝圍城的計劃是相當支持的,特意上奏道:“啓奏陛下,圍而不攻斷其糧草,此乃上上之策!”
耶律宗真笑道:“如何,左丞相現在還覺得我大遼軍馬應該後撤嗎?朕的手中有二十萬大軍,即便是耗也能耗死他趙禎!再說城中的百姓可是不少,他趙禎頂着個仁君的名頭,豈能讓百姓捱餓?軍中的糧草怕是會消耗的更快。只需半個月的功夫,宋人必定自亂陣腳,而朕要做的便是擊破宋人的援軍便是!”
張儉驚訝的望着耶律宗真,皇帝的計策之高明,審時度勢,簡直算得上是老辣的將帥手段,即便是一幫的武將也很難想到如此高明的計策。
“陛下之計實乃天衣無縫,亦如當年田忌,孫臏之圍魏救趙!實在高明的緊,老臣歎服!”
張儉說的是實話,遼人的武將本就不善計謀,但天生是作戰的高手,如果讓他們打出一場漂亮的勝仗不是什麼難事,但要讓他們指揮一場大戰卻是很難,如今陛下的眼光和材質已經如此出色,即便是媲美古代名將也不爲過,張儉豈能不開心。
原來耶律宗真早就掌握好了一切,就是因爲如此的成竹在胸,所以纔會在得知大宋皇帝沒死的時候還那麼淡定自若。
耶律宗真瞧了一眼張儉高深莫測的說道:“朕其實是將計就計,他趙禎以詐死引誘我大遼進兵討伐,那我就依他之法率兵而來便是,但剩下的事情恐怕就不再他趙禎的計劃之中了。
這段時間的佯攻已經消耗掉不少的奴軍,連我大遼的契丹勇士都死傷不少,朕已經達到目的,讓宋人不斷的承受壓力即可,而我大遼中軍避而不戰,圍而不攻!
不打城內的宋軍,專程收拾各路的援軍,徹底把大宋皇帝圍困在析津府,宋人還能撐上多久?一旦宋人撐不住了,必會率領手中的飢餓之兵出城而戰,餓了許久的大宋騎兵能是我契丹勇士的對手?!”
耶律宗真的一連串分析讓張儉目瞪口呆,陛下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多智的?這是對付宋人守城的不二戰法,如果真的按陛下所說,宋人必敗無疑啊!
一個軍隊即便是戰鬥力再強也要吃飯,而被圍困在析津府的宋軍能有多少的糧草?宋人從一開始便沒打算出城迎戰,否則大遼的騎兵早就殺進城中去了。
圍點打援,這算的上是相當先進的戰法運用,在這個還沒有游擊戰的時代,當然是領先與華夏的,不過,圍點打援的缺點是不夠靈活機動,尤其是遼人二十萬大軍的情況下。
經過連續幾天的攻城作戰,遼朝的奴軍已經被消耗殆盡,一下便損失了足有六萬多人,其中還包括中軍的兩三萬人,這些人都是漢人和契丹人,算得上是遼朝的中堅力量。
而那些由女真人,渤海人,漢人罪囚組成的五萬前軍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只能在戰場上大概的尋找他們的位置,這些人的性命最是不值錢,所以纔會叫奴軍,即便是死了耶律宗真也不會心疼一下,反而覺得這是他們應該的。
戰場上的生命就是如此的脆弱,就如同世間最不值錢的東西,可以肆意的揮霍和浪費,這些奴軍消耗宋人的弩箭,消耗宋人的守城器械,甚至消耗宋人的力氣,最後死了也是依然如活着一樣一錢不值,甚至沒人多想他們一下。
此時的析津府城外已經沒了喊殺聲,一天的戰鬥下來,沒人願意浪費一點的力氣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而戰場上偶爾傳來的聲音與慘叫,只能驚起聞着血腥味而來的烏鴉,這些反哺的“孝鳥”會用戰場上的腐肉餵養父母……
大宋的損失並沒有遼人那麼大,畢竟是依託城牆之險和器械之利,大宋的守軍傷亡並不多,只有區區的萬餘人,這種六比一的戰損完全能稱得上是卓越的防守,但狄青卻有些生氣。
他生氣的對象是大宋的皇帝趙禎,這個原本他視爲知己的皇帝,這個原本對他有知遇之恩的皇帝,是個人都能從他的表親和態度看出他的憤怒,彭七已經向他使過好幾次眼色了,而夏竦權當沒瞧見,只有趙禎若無其事的聽着各軍奏報已經死傷人數的統計。
忍無可忍的狄青終於起身跪倒:“起奏陛下,臣有一事不明,望陛下成全!”
趙禎在奏章中詳細的批下備註後吹了吹,擡頭望向狄青道:“朕知道你有什麼不明白,但既然你問了朕就讓你說說,省的別在心中不爽利!”
狄青奇怪的皺眉道:“謝陛下,臣不知陛下爲何不讓我軍使用火藥彈,臣亦不知陛下爲何讓遼人涌上城牆!否則我大宋將士的死傷還會再少三成!”
狄青的話使得大殿中的所有人一驚,彭七哆嗦了一下便開始裝死,而夏竦雖然心中驚駭卻面無表情,他相信陛下這麼做一定有原因。
趙禎點了點頭道:“是啊!朕爲什麼要這麼做,還不是因爲你太能打!不給遼人以錯覺,他們還會再派人來進攻嗎?朕得遊騎消息,遼人已經圍困了析津府,這意味着什麼知道嗎?意味着城中二十多萬軍民的糧草不出一個月便會耗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