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

到了江陵府之後,仁欽桑波才知道大宋的繁華到底是個什麼模樣,江陵府乃是大宋南方的轉運之地,商賈雲集,貨物繁多,還未到江陵府的地界,官道上便已經是車水馬龍。

冗長的車隊一眼望不到盡頭,小山一樣的貨物不斷的向前,這對於來自物資貧乏之地的仁欽桑波來說是最大的震撼。

這樣的場景在大宋每天都會發生,不光是江陵府,還有大多數的州府城池也都是如此。

眼下還未入北,便已是這幅景象,若是到了神都城,這“貨山”還不得和真正的小山一樣高?!

原本這江陵府也不算是太過靠南,但對於現在大宋的版圖來說,江陵府已經算得上是南方的土地了。

以長江爲界,過了長江便算是南方,而長江邊上倆個重要的州府一個叫江寧府,一個叫江陵府,這兩座府城一東一西恰好稱爲連接南北的要衝之地。

也是天塹之所在,所以這兩座州府不光是中轉之地,更是大宋的戰略要地,江陵府屯兵三萬,可隨時封閉府城,和龍山上的屯兵互成掎角之勢。

而不遠處便是洞庭湖,其中駐有內河水師八千人,可隨時封鎖長江,可見大宋在此處是下足了功夫的。

讓仁欽桑波驚訝的是,大宋如今外患以除,內憂幾乎等同於無,爲何還要有如此縝密的安排,難道是真的擔心叛亂?

早早佈置下這一切,便足可見大宋皇帝的未雨綢繆,眼下這些制度尚存,若是有一天真的出了問題,即便是江陵府軍制鬆懈,但也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看到這些仁欽桑波便知道大宋皇帝是一個喜歡未雨綢繆的人,更是一個按照規矩辦事的人,只要是他定下的規矩怕是極難改變。

江陵府府城之外便有一個高聳的小城,這座城池和江陵城相連,類同郭城卻又與郭城不同,這座城池的作用不是爲了拱衛江陵城,而是爲了保護城中的東西。

或該說是一個車馬停靠的地方,宋人把這裡叫做車站也有人直呼其爲月臺。

說這裡是小城那是因爲和江陵城比起來它卻是小了些,但足有一般的縣城大小,只不過城中除了商賈的店鋪外,並沒有百姓之家。

有的只是一座有一座的軍營房舍,這些地方住的不是一般人,而是軍屬。

小城有一個響亮卻有些怪誕的名字,江陵關城。

關城可不是隨便叫的,大宋的關城一般都是在長城邊上,有的甚至就是長城的組成部份。

大宋重修長城,號曰“萬里”。

長城的關城便是萬里長城防線上最爲突出也是最爲緊要的防禦據點。

關城設置的位置至關重要,均是選擇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處,以收到以極少的兵力抵禦強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長城沿線的關城有大有小,數量很多,雖然仁欽桑波沒有去過,但是這些關城的大名他即便是在高原上也是如雷貫耳。

大大小小有近千處之多,著名的如山海關、黃崖關、居庸關、紫荊關、雁門關、偏關、嘉峪關以及陽關、玉門關等。

有些大的關城附近還帶有許多小關,如山海關附近就有十多處小關城,共同組成了萬里長城的防禦。

有些重要的關城,本身就有幾重防線,如居庸關除本關外,尚有南口、北口、上關三道關防,北口即八達嶺,這是北平府的重中之重,也是居庸關最重要的前哨防線。

當年遼人就是因爲這道防線而遲遲無法南下,更是因爲這道防線,使得大宋可以隨時出關襲擊遼朝,而遼朝無法追擊。

但江陵府城邊上的這座關城就有些可笑了,關城,關城,既是關又是城,起到的便是防禦作用,而這座江陵關城根本不具備以上的條件。

只不過接下來懷安軍的士兵從容去了關城之中,所謂的關城其實就是範圍森嚴的小城,防衛的就是大宋的火車站。

火車站這個詞是大宋皇帝親自命名的,每個地方的火車站都必須有一座關城,江陵府有,江寧府也有,杭州城也有,神都城自不用說也有。

火車的地位在大宋越來越重要,從原先的單純運輸已經改變爲整個國家服務,商人需要火車,普通百姓需要火車,朝廷更需要火車!

火車的數量在急劇增加,這東西就是這樣,當出現一輛之後,便會源源不斷的出現,而人們永遠也不滿足現有火車的數量。

火車越來越多的問題就是火車站越來越多,火車站中的物資和人員越來越多,而且還會有越來越多的財富出現在這裡。

人多,財富多,而且火車站還會作爲兵甲的主要運輸地,於是四周的商鋪和酒樓之類便多了,也就順帶着繁榮了。

在大宋想要獲知這些關城的位置實在簡單,在這江陵關城之中就有售賣輿圖的,簡單的輿圖告訴遊人大宋的主要官道和關城。

仁欽桑波稍稍看了一下就知道這些關城的實際作用,運兵,佈設防禦,以最快的速度剿滅地方上的叛亂,如此大宋可不用在各個州府增加屯兵的數量,也可大幅減少國內所需之兵。

這是一勞永逸的法子,減少士兵就意味着節省大量的公帑,這些錢可以用在邊軍的身上,提高邊軍的戰力。

神都城的八十萬禁軍幾乎可以隨時趕到大宋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座關城就是一座要塞,繁華之地處處關城也就是處處要塞!

宋軍的強大仁欽桑波早有耳聞,可如今見了之後才知道這種強大讓人產生無力感如同面對山嶽巨河。

懷安軍的虞侯掏出了軍中的驛券交給關城衙門中的官員後,那官員仔細打量了仁欽桑波之後便在文書上把他的相貌表述出來。

並且把文書交給了懷安軍的虞侯,這是一道憑證,證明乘坐火車的人是誰。

仁欽桑波一行被安置在了火車的中部,這個位置乃是官宦之家憑藉驛券才能享受的,其他人便是有再多的錢財也沒用。

當然若是你有錢,也可花錢購買這種驛券,但價格高的嚇死了,其目的就是爲了堵住不正之風。

火車緩緩啓動,仁欽桑波還在觀看車窗外的景色時,對面的懷安軍便閉上眼睛開始休息,這一路上他們根本就沒有機會休息,都是在拼命趕路。

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三百章悲歌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
第五百四十二章皇帝首先是個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趙禎的“眼睛”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三百章悲歌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兩千二百三十八章誥命夫人的“團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八百六十五章瀟灑歐陽修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海外的封地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兩千三百七十九章吐蕃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