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壓縮軍糧的威力

遼朝的大軍已經圍困析津府十幾天了,在這短短的半個月的時間遼人便發現析津府有所不同,城牆上的大宋士兵人數明顯減少,而城中四處起煙喊殺聲不斷。

難道是城中有了什麼變故不成?許多人都開始胡思亂想,即便是身爲皇帝的耶律宗真也是如此,而一向小心謹慎的張儉卻不這麼認爲,城中如果真的有內亂,析津府城牆上的大宋禁軍只會更多,而不會更少。

“析津府內的密諜是不是開始造反了?”

面對耶律宗真的疑問,張儉果斷的搖頭道:“不會,如果大遼的密諜真的造反,那析津府城牆上的士兵不會如此稀少而回變得更多,千百人的造反對大宋來說只不過是疥癬之疾,而他真正擔憂的卻是析津府外我大遼的十幾萬兵馬!”

張儉的分析很有道理,很快耶律宗真便搖頭失笑道:“他趙禎身爲大宋帝王,居然真的以爲用這些旁門左道就能欺騙我大遼?可笑……可笑!”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三五個契丹騎兵渾身是傷痛的衝進中軍,但凡有阻攔的人在聽到他的話後便散開一條通路。

“軍情緊急,我等要面見陛下!”

當中軍士兵如潮水般散開後,幾人衝到耶律宗真的大帳前翻身下馬:“起奏陛下,居庸關,昌平失手,大宋援軍十六萬人兵分兩路,楊懷玉率領八萬人拿下居庸關,而樞密使曹瑋率領八萬人拿下昌平!”

契丹勇士的話讓張儉和匆匆趕來的蕭惠大驚失色,昌平有失倒也無所謂,可居庸關乃是析津府的西北門戶,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這意味着大宋徹底切斷了遼朝從西北撤軍的後路,而北面的密雲,行唐更是被大宋牢牢的握在手中!

還有一點,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大宋的援軍的第一目標肯定是前往析津府勤王,畢竟對於漢家王朝來說,皇帝就意味着一切,本朝當皇帝深陷包圍之中,各路援軍肯定是瘋了一般前來,爲他們的皇帝撕開一條口子。

可這次是個例外,大宋的勤王大軍並沒有前來援助析津府,而是把大遼的退路給切斷了,驚訝的同時許多人又開始覺得宋人這麼做簡直就是個笑話。天大的笑話!

張儉愣了一會道:“難道這些人就不擔心我大遼共克析津府活捉大宋皇帝?!”說完他捋了捋下巴上的鬍子更加奇怪的說道:“還是大宋皇帝有恃無恐?”

蕭惠皺眉道:“有恃無恐?他都被我大遼的勇士圍困在析津府了,即便是有什麼手段也該施展出來,我就不信大宋皇帝還能有恃無恐,我看是坐以待斃纔對!析津府被我大遼圍困了半月有餘,這段時間他大宋的糧草必然消耗的差不多了,此時守而不出,必然是等待宋人派兵救援!”

張儉微微點頭,這樣的分析也有道理,轉頭望向耶律宗真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皇帝並沒有一絲的擔憂,心覺得奇怪,當他準備開口的時候耶律宗真卻先一步的說道:“無論什麼情況都對我大遼有利不是嗎?”

張儉和蕭惠被說的莫名其妙,只有耶律宗信眼睛一亮的說道:“陛下的意思是,既然大宋的援軍不來,那便更是趁了我大遼的心意……”

“沒錯!”耶律宗真揮手道:“你們也知道朕本事的目的是要圍困析津府,擊破各路援軍,最後使得宋人孤立無援而不得不出城,現在大宋的援軍不來卻跑去切斷我等後路,這不是把析津府送給我大遼嗎?!”

此言一出讓所有人回過神來,大遼的目標其實只有一個,收回析津府,一旦拿下了析津府,其他的城鎮都是疥癬之疾,打退宋人之後還擔心收不回其他的地方嗎?

“陛下的意思是要拿下析津府?”

耶律宗真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道:“爲何不拿?!朕圍困了析津府這麼久,等的就是這個時候,析津府內二十多萬人,半月沒有糧草進城會是什麼樣子?朕再圍困他半個月,就不信析津府的宋軍還能撐得住!”

張儉蕭惠等人連連點頭,陛下說的是,如果這半個月內宋人前來援助,那就依照之前的計劃各個擊破便是,如果宋人不來援助,那析津府就是大遼的囊中之物!

但很可惜,如果耶律宗真和遼朝的這些大臣們看到析津府內的樣子就會大失所望,因爲糧食對於析津府來說並不缺……

城中所有的糧食都被集中在軍中,所有的糧食都是按照戶籍收繳的,在發放的時候也是按照戶籍發放,這個時候誰家要是敢私藏糧食,一律按照通敵論處。

這時候的糧食已經和生命畫上等號,戰時就要按照緊急情況特殊對待,但讓夏竦沒有想到的是,趙禎的聖旨不是給他的,而是直接下給了全城百姓。

一時間析津府的百姓踊躍上報家中的糧食別卻積極的配合軍隊收繳,要是擱在以前打死夏竦都不會相信,可看着堆積如山的糧食由不得他不信。

糧食的發放是按照戶籍來的,這進一步清查了城中的可疑分子與黑戶,但凡是沒有戶籍的,一律被關在單間裡審問來歷,直道查清楚了纔會放出來,這段時間又是不少遼朝的密諜落網。

看了看手中的戶籍冊子,夏竦高喊:“王長友!領糧三鬥配軍中軍糧五塊!”

一個身穿短襟的精壯漢子上前,臉上是完全意外的傻笑,他是從良鄉來析津府討生活的,家中總共就一斗糧食,現在居然分了三鬥,還有五塊軍糧,這些應該能夠家中人吃上一個多月的吧?

看着眼前的磚塊,王長友小聲的對一旁的小吏問道:“官爺,這東西硬的像個石頭,怎麼吃啊!”

那小吏笑道:“瞧好了!”說完便拿起半塊軍糧,用刀整齊的切下一小塊放在碗中,倒上燒開的熱水,很快原本堅硬的軍糧就劃開,稍稍一攪動便成了米粥一樣的糊糊,一陣陣麥香便竄了出來,引得王長友直言口水。

“回家後就按照本官的法子,就這一碗夠你一頓早飯的嘞!”

講解給王長友看的同時,其他百姓也看到了整個過程,無不激動的叫好,這些總算不擔心糧食不夠的了,連王長友這樣的外來戶都能分到五塊軍糧,那自己這些城中的原住民定然更多!

民心就這樣被一塊小小的軍糧給穩定了下來。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二百章真相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華夏的“狗皮膏藥”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五百四十七章自取其辱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攻守轉換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三十七章艱難的抉擇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兩千四百六十三章智慧的閃光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二百章真相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五百五十三章狄青的情商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