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

東京城雖然戒嚴了,可多少也能讓人進出,只不過在經過城門的時候檢查更加嚴格,無論公卿貴胄,還是販夫走卒,皆要列隊檢查,誰都知道這是爲什麼,自然也不會有人提出疑議。

今天的南薰門稍稍有些不一樣,寬大的城門被佔據,人們進出城的通道被阻斷,長長的隊伍擁堵在一起引起許多人不滿。

要知道如今的東京城城門已經成爲最重要的地方,往來的商賈,旅客,百姓都要經過這裡連同整個大宋。

不少人走出隊列上前查看到底是什麼事情耽誤了他們的進城,可當他們看到城門口的契丹使團後便閉上了嘴巴,這是契丹人來討要說法了……

隨着飛狐城的拿下,大宋皇帝御駕親征的事情在天下傳開,北到女真,西到西夏吐番,全都知道大宋對遼朝,準確的來說是對燕雲十六州動手了!

身爲大宋百姓自然也是清楚的很,沒人比宋人更加清楚燕雲十六州對大宋的重要,遼人使團前來討說法也在情理之中,宋遼兩國在名義上還是互爲兄弟之國。

當着苦主的面,許多人露出了不好意思,畢竟是大宋主動攻伐遼朝的,面對這樣的挑釁別說是遼皇,就是一般人也忍不住不是?既然遼人找來了,那就讓讓他們又何妨……

但有些人顯然不這麼認爲,站在門口對着遼人的車隊喊道:“你們倒是快點啊!後門還有好多人等着進城嘞!”

遼人的武士恨恨的瞪了他一眼:“你們大宋的城門官不放我等進入,休要找我大遼使團分說!”

剛剛不滿的漢子笑道:“既然不讓你們進那就把車馬移開讓後面的人進去,在這裡乾耗着有甚的意思?難道不知這城門每日進進出出的財貨大有萬巨之多嗎?”

遼人武士輕蔑的笑了笑:“哦?既然貴國如此富庶何必去搶奪我大遼的土地?”

一石激起千層浪,遼人不說搶奪還好,一說搶奪所有的宋人都不幹了!

“無恥之尤!那燕雲之地本就是我大宋的土地,只不過被那兒皇帝石敬瑭偷偷獻於你遼朝而已,被盜之物豈能算是你遼朝的?”

“就是嘞!說這話也不害臊?如果燕雲本就是你遼朝的我大宋太宗爲何兩度北伐?當今聖上爲何揮兵北進?!”

“遼人天性如此,和他們說這麼多有何益處?且等官家凱旋揚我大宋國威便是!”

…………

雜七雜八的聲音瞬間就把遼人武士說的面紅耳赤,要是說大道理怕是誰也不敵漢人,本就在人數上不佔優勢,此時開口便是自取其辱。

無奈之下,遼人武士喝到:“那就戰!誰的馬兒快,誰的刀劍鋒利便是誰的!”

他的話引起了圍觀衆人的哈哈大笑:“我大宋皇帝陛下不久前剛剛拿下你飛狐城,殺敵萬餘人,屍橫遍野血流漂杵,這麼快便忘了?!戰場上你們也不是我大宋的對手啊!”

遼朝武士大怒,拔出彎刀便要上前動手,但此時的大宋百姓非但不閃避,還泰然自若的站在原地,要是擱在前朝怕是早就飛奔逃命去了。

機括聲響起,數把弩箭對準拔刀的遼人,遼朝使團不甘示弱所有人齊齊拔刀,雙方之間劍拔弩張!

“住手!”“住手!”

兩聲同時從遼朝使團和大宋城門內響起,一觸即發的局面很快變得風平浪靜,遼朝的武士放下手中的彎刀齊齊轉頭望向車駕中走出的青年道:“潞王殿下!”

圍觀的衆人倒吸一口涼氣,來人居然是遼聖宗的弟弟耶律隆慶的兒子耶律查哥!此人在遼朝的地位非常高,遼皇耶律宗真對他的信任僅次於自己的親弟弟耶律重元。

他來大宋定然是向朝廷來討債的,遼朝進攻西夏,而此時大宋卻進攻遼朝,多少有些乘人之危的嫌疑,說出去自然不太好看了,但遼朝能發兵西夏,大宋又有何不可,當年遼朝不也是不宣而戰揮師南下攻遂城、望都、祁州、定州、瀛州,下德清,兵臨澶州城下?

“爾等放肆!這是我大宋都城,前面便是通往皇宮的御道!在此擅動刀兵,難道是欺我大宋無人不成?”

上來先扣下一頂大帽子再說,百姓們暗自叫好,轉頭望去發現一個身穿緋色公服的官員,衆人一看便知他是三品高官,否則不會有緋紅色的公服,腰間的銀魚袋更顯雍容華貴。

耶律查哥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長袍,彬彬有禮的拱手道:“大遼保靜軍節度使耶律查哥,不知你是……”

“本官乃天章閣大學士,參知政事權知開封府范仲淹!”

此言一出不光耶律查哥一驚,就連四周的百姓都是大聲叫好:“是範公!鋪設公路的範相公嘞!”

“原來是範相公,不知你可帶來了朝廷的文書放我使團入城?”

范仲淹點了點頭道:“自然,太子殿下有旨,放遼朝使團入城,城門禁軍不得阻攔,一路護送好生招待!”

這話就說的很清楚了,看似客氣的一路護送好生招待,實則是讓禁軍監視他們入城,如此老道的話怎可能是年幼的太子所說?耶律查哥冷冷一笑,定然是垂簾聽政的皇后或者兩府相公的意思……

耶律查哥對范仲淹拱了拱手,咬着後槽牙小聲道:“那就多謝朝中相公的招待了!”

范仲淹搖了搖頭:“此話並非朝中相公所說,也非皇后娘娘之語,乃是太子殿下的原話!”

“範學士何必如此較真,這其中有什麼區別嗎?”

“當然有,太子的話就是太子所說,被人的話豈能變成太子之語?難道你們遼朝已經到了君臣不分,日月不明的程度嗎?怪哉怪哉……”

耶律查哥被范仲淹的搶白麪紅耳赤:“那本王倒要看看大宋太子的聰慧!”

范仲淹點頭道:“也好,省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等候太子殿下召見吧!”

耶律查哥哼了一聲,此次初到大宋的交鋒遼朝算是全面失敗,沒有佔到一絲一毫的便宜,對於遼朝來說沒佔便宜就是失敗!

遼朝的車隊終於緩緩開動起來,堵塞許久的南薰門也逐漸恢復正常,遼朝使團的車隊在大宋禁軍的“護衛”下向南門大街的都亭驛而去,此時坐在車中的耶律查哥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被押送的犯人……

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
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兩千零六十八章歐陽修的莫須有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九百七十七章有能力的人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海上生明月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六百零一章清障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七百零二章提皇帝出頭的女人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兩千五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重開都護府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五百五十九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下)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兩千三百八十九章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磨刀霍霍向張儉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兩千四百五十四章狄青的理論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