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

其實宋軍完全可以在吐蕃人出現的時候使用火炮進行攻擊,但卻並沒有這麼做,爲的就是測試火炮對激動力量的打擊能做到什麼程度。

潰兵更加散亂,更加激動和難以捕捉,火炮要追蹤他們就需要不斷的改變方向,但有一點並非是後世人們想象的那樣,火炮距離及遠,角度稍稍變化便會改變遠處的射擊方向。

火炮對方向的改變要遠比騎兵的機動速度更快,更爲關鍵的一點,宋軍不是一門火炮,而是擁有數百門!

對待這些機動的騎兵,不是一門火炮在瞄準,相反而是數門甚至是數十門在瞄準,即便是有一半的火炮射偏了,但另一半火炮也會毀滅他們。

趙禎再次見識到了火器的偉大,邊上的三才已經看呆了,他從未見過如此駭人的場面,一陣陣的轟鳴使得潰散的吐蕃軍人仰馬翻。

火槍不斷的發射,噼裡啪啦的聲音就沒停下來過,這和傳統戰爭完全是兩碼事,不光吐蕃人被打的魂飛魄散,便是宋軍自己對手中的火器也充滿了敬畏和恐懼。

後裝槍的恐怖就在於其精準度以及射速,採用米尼彈和膛線的火槍幾乎已經和栓動火槍很相似了。

萬人的火槍隊組成專門對付吐蕃人的軍陣,層巒疊嶂陣法嚴謹,且攻守兼備,即便是如此邊上的王韶依舊不滿意。

而此時格物院火器司的匠人卻顫顫巍巍的到了趙禎身邊,把一個大膽的設想上呈給了趙禎,後裝火炮…………

趙禎在看到後裝火炮的設計後便知道這東西根本就沒用,還只是一個停留在圖紙上的簡易思想,若是要付諸實踐,還需要大量的實驗和長期的等待,但這卻是值得的事情。

“官家,火槍既然能進行後裝發射,那火炮也是自然可以的,一旦火炮能做到後裝發射,無論是射速,威力,還是射程都將更上一層樓!”

身爲格物官的橋文顯有些忐忑,同時心中又有些焦急,這是關乎火器的大事,一旦官家定奪,火器司就能繼續對大宋的火炮進行改良,這是國之重器來不得一點馬虎和鬆懈,他橋文顯比誰都知道火器的厲害,也比誰都知道火器投入到戰爭中的強大。

趙禎緩緩合上手中的簡圖:“後裝火炮自然是應該比前裝火炮要來的好,但一個重要的問題難以解決,朕覺得眼下咱們大宋怕是解決不了,還是那個老問題,氣密。”

橋文顯愣在原地,氣密一直是火器司的頭等難題,這幾年來想了無數的辦法才把火槍的氣密克服,但他知道火炮和火槍雖然原理一樣,但實際上卻相差甚遠。

大量的實驗證明,大宋的火炮要比火槍難以控制的多,而且不光氣密,還有一個大難題同樣擺在自己的面前,材料問題。

大宋已經使用火棉來逐步取代火藥了,火棉取代火藥的好處便是威力大,無煙,但壞處也隨之出現,對火器材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眼下大宋的火炮已經是純銅的炮身了,鑄鐵炮根本就不敢用,火炮之所以鑄造成一體的,就是因爲一體鑄造的火炮強度要高得多。

王韶對這件事漠不關心,不是他對火器的強大不在乎,而是沒有用,他是指揮作戰的統帥,而不是格物院的匠人,他所要做的便是把眼下大宋有的,能夠投入到實戰的火器掌握的透徹,而不是對沒有出現的武器進行琢磨,這樣只會讓人變得不切實際。

實幹家和夢想家是不同的,實幹家專注眼前,而夢想家專注於彼岸,世界上這兩種人缺一不可。

若是沒有夢想家,那許多東西都不會實現,橋文顯是格物院的匠人,更是一個夢想家,大宋的火槍改造都有他的功勞,而且他是第一個在火器中發現並總結出氣密問題的人。

戰場上的局勢已經很清楚,多吉在衝鋒到宋軍軍陣之前的時候身邊已經沒有多少人,三五個騎兵對大宋龐大的軍陣發動進攻,無異於以卵擊石。

但這樣的勇氣確實是不多見的,多吉這個勇士也得到了宋軍的尊重,沒有用火器擊殺他,而是用上了繩索和捕網。

這些東西對於馬術精湛的多吉卻是沒有什麼辦法的,但已經成功的把他從馬背上給弄了下來。

一對一的單挑是留存在血液中的一種本能,熱血和搏殺會刺激每一個觀看的人。

王韶作爲統帥當然不會親自下場,但他卻刻意安排了這場搏殺,爲的就是讓大宋將士們心中充滿鬥志,讓他們明白手中的火器再強大也需要人去使用,戰場上還是要依靠到人的拼殺,所以平時的訓練依舊不能放鬆。

趙禎看着離開的橋文顯和王韶,對邊上的三才道:“這橋文顯是格物院的大匠,說說他。”

三才作爲皇城司的頭子,對官員的底細自然是清楚的:“喬維嶽,字伯周,後周南頓縣人,顯德初年進士,歷任平輿令、高郵通判,淮南轉運使等職,顯德三年泉州陳洪向宋主進表,願獻疆土歸附,並乞讓其子喬文顯住留大宋。”

這麼一說讓趙禎想起來了:“這個喬維嶽朕記得,他是國朝初年被大宋收服的前朝之臣,朝廷爲了安撫民情,特選喬維嶽爲該州通判。

時,仙遊、莆田、百丈鎮一帶老百姓十萬餘衆蜂擁轉攻州城,監軍何承矩、王文寶主殺城民,燒府庫而後逃離。

喬維嶽卻說:“朝廷寄以綏遠靖邊,今惠澤未布,民心不服,反以屠城對之,這豈是主上旨意?”

如此承矩等聽後,同意堅守。隨後福州轉運使楊克讓率兵救援解圍。朝廷詔升喬維嶽爲淮南轉運使,治理淮河,功不可沒。

時淮河山陽一帶,水勢湍急,行船多遭傾覆。喬維嶽細心規劃,開挖自末口至淮陰,磨盤沙河故道四里,清除淤沙,建設船閘、橋樑,使淮河漕運暢通無阻。

鹹平四年,喬維嶽任壽州刺史,病死任上,享年七十有六,朝廷追贈兵部侍郎,撥專款爲其安葬。”

三才緩緩開口道:“官家,這喬家兩代皆是忠貞之臣,皇城司早已對其勘驗過,官家可放心差遣!”

趙禎點了點頭:“如此便讓他主持火炮研發之事,可調動火器司和格物院的所需。”

“奴婢遵旨!”

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
第一百五十九章宋小乙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一千三百九十章買一贈一的買賣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二百七十八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下)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八百五十六章京觀武軍,愚蠢的代價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九百四十九章皇帝的格物致知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九百七十六章撥雲見日,如夢初醒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良禽擇佳木而棲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九百七十七章大宋的釘子,遼朝的新秀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女帝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