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

這種名字的正店腳店在大宋隨處可見,因爲沒有那麼多的限制和文字獄,所以天一閣,天地閣,太一閣這些帶有囂張名字的正店腳店幾乎都爛大街。

神都城中稍稍上些檔次的地方都不會用這種粗俗的名字,而是用“清幽曲徑”“折梅栽柳”之類極爲雅緻的稱呼。

但天一閣不一樣,他的不一樣就在於往來的人,說是酒樓其實就是一方小院,門臉也不小,但後面的地方卻很大,尤其是那個小院,曲徑通幽,沒有去過的人根本不知道那裡別有洞天。

小院後面有一道暗門,連接着更多的院落,四通八達的連接着更多的小院,這些小院毫無規律可循,有些根本就是別的人家。

在這些小院之中也都是有暗門相連,只有知道的人才能一一穿過,可謂是如同迷宮一般,若是不知道的人根本無法抵達核心所在。

往來於天一閣的人都是低調的不能再低調的人,一身燕居服便穿梭於次,和以往華服滿身僕從如雲的商賈相差甚遠。

誰都知道天一閣這種地方向來是招待商賈之類的店鋪,但往來的人又不全是商賈,尋常人的生意他們也做,而且因爲這裡的菜色好,味道好,價格公道,百姓們趨之若鶩,但唯一的缺點是他們只能在小小的前堂吃飯,要麼便是登上樓梯在二樓,三樓用飯。

這樣的店面放在以前不算小,可對於現在的神都城來說就是拿不出手的地方,無數人建議掌櫃的馬詹擴大一下店面的規模,畢竟這麼好的生意不做實在是太可惜了。

但每一次馬詹都是笑呵呵的拒絕,理由很簡單就是怕砸了招牌,這就讓人不解了。

在別人的追問之下,馬詹這才苦笑着說出其中的道理:“其實把吃食做的好吃食並不難,只要肯花功夫,只要真材實料,那就沒有做不好的。而若是老夫擴大了店面,客人雖然多了,可客人一多,上菜的速度必然跟不上,客人着急,我這店家也着急,時間長了難免會升起怠慢之心,如此口碑也壞了,便再也沒有人來了。”

衆人聽着也有道理,時間長了也就自然沒人再提這件事,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道理,但實際上根本站不住腳,客人多了那就多請幾個廚子便是,擴大廚房的規模能有多難?

但沒人會去思考這個問題,所以天一閣的店面還是如同原來那般的狹小。

只不過這裡的後院依舊神秘,極少有人能到那裡去吃飯,偶爾來的人也是一副權貴之家人的模樣,別人或許看不出來,可一般的平民百姓最熟悉這種人。

因爲只有住在東城的貴人才有這種身上散發着高高在上的氣勢出來,這些人看似極爲謙和,甚至和馬詹打招呼的寒暄,可誰都知道這是一種老闆在和夥計說話的感覺。

平民百姓或許知道的不多,但他們的感覺是不會有錯的,這些人確實是馬詹的主子,他們是各大商號的幕後東家。

王蒙正的消息當然不會有錯,他曾經也時候天一閣的座上賓,只不過在王齊雄的事發之後他纔回過神來,這些人的眼中只有利益,而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情義和善心。

王齊雄當年挑起宋遼邊釁事發之後,王蒙正並不擔心,他相信這麼龐大的一個利益集團完全有能力幫助王齊雄消災免禍,但事實上他卻發現王家被無情的拋棄。

唯有自己作爲皇后的女兒在爲王齊雄出力勸說,即便如此官家依舊嚴懲了王齊雄,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王蒙正便打算頤養天年。

但畢竟王家手中依舊掌握了大宋的一個龐大商號,所以那些利益集團之中的商賈不斷的勸說王蒙正,使得他不得不和這些人繼續打交道。

奇怪的是最近幾年的時間,這些利益集團的商號東家極少與王蒙正聯繫,這明顯是在故意疏遠他,王蒙正反倒覺得清靜,也就沒當回事。

可最近這段時間神都城的一切都在發生改變,歐陽修被人污衊扒灰這件事便是個由頭,大多數人看不出其中問題的時候,王蒙正便已經發現。

這是那些人的慣用伎倆,在做一件事之前,先用另一件不大也不小的事情來遮蔽人們的視線,也是在那個時候王蒙正決定徹底的讓王家成爲與國同休的家族。

王蒙正不傻,他知道自己的外孫已經是大宋的太子儲君,也是未來的皇帝,鐵板釘釘的事情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站隊的時候已經到來,王蒙正知道在這時要毫不猶豫的選擇皇帝這一邊,選擇皇帝就是在選擇王家的未來,就是在選擇太子趙旭。

再說了,哪家老丈人不照顧閨女婿?即便是皇帝也是自家的閨女婿,雖然叫法不同,但這是鐵一般的事實無法改變。

當初也就是因爲這一點儀仗,才使得王家敢玩的那麼大,若是沒有國丈這個身份頂住,早在八年前整個王家便已經垮掉。

出賣那些豪門商賈對於王蒙正來說並沒有什麼難度,畢竟當初他們放棄王齊雄的是否毫不猶豫,那自己出賣他們也沒有什麼不同。

既然站隊了就要選擇出賣,這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否則如何讓皇帝相信自己徹底站在他的一邊?這就是王家向官家繳納的投名狀。

但最讓王蒙正沒有想到的是,從女兒來的書信中居然得知,整個神都城的兵權都在衛戍司掌印官包拯的手中。

王家作爲大宋頂尖的商賈之家,和三司使包拯打過的交道不要太多。

只不過當王蒙正坐在包拯面前的時候,還是無法把這個古板的猶如賬房先生一般的老倌和手握神都兵權的衛戍司都監聯繫起來。

掌握衛戍司的兵權就等於掌控了整個神都城,權柄之重,乃是真的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皇帝居然會毫無顧忌的把權利交給包拯,這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沒想到鼎鼎大名的衛戍司掌印官居然是你包希仁,恐怕那些人也想不到吧?”

包拯搖了搖頭:“是想不到,但他們現在肯定已經知道了,神都城中的消息沒有能瞞過他們的。”

“官家已經回朝了?”

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
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武德永昌第兩千一百一十四章尋找奎大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七百六十九章撤離上京城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兩千四百九十二章炙肉小店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二百六十一章八月十五中秋節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零五章趙禎的“禮物”第四百八十一章雲南舊事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七百三十四章京師大震第三百二十六章赤裸裸的現實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百六十章亂局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百三十六章獨夫與天道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