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蔡伯俙的辦法(上)

蔡伯俙撩起前擺,雙手相疊以朝臣之禮拜下:“臣駙馬都尉蔡伯俙參見太后!”

劉娥微微擡起眼皮瞅了一眼道:“原來是蔡家的小子,這裡沒有太后,只有一鄉間村婦而已,老身擔待不起你的參拜,快快起來吧……”

劉娥的話讓蔡伯俙長舒了一口氣,只要她如是說便說明她並不願意承認自己的身份,也不願恢復往日的榮耀,也意味着這場亂局不會以權利爭奪爲主,否則劉娥不會是這種態度。

蔡伯俙隨即改口道:“蔡伯俙見過貴人!”說完便在一旁的蒲團上坐下,端起茶具親自爲劉娥斟茶道:“貴人爲何在此清修,難道厭倦了往日的生活?”

劉娥笑了笑:“自從離開禁中,老身就從未如此暢快過,每日送相愛之人下田,手握桑麻盼他早歸,庖廚之樂亦在其中,可比那深宮高牆錦衣玉食來的踏實的多!”

蔡伯俙奇道:“那太后爲何再回東京城平白的生出事端?哦……樹欲靜而風不止,怕是有心人所爲吧?!”

這下換劉娥驚訝了,她沒想到以趙允讓的縝密居然能被蔡伯俙發現,稍顯激動的說道:“你是如何知曉的?難道官家也已經知道趙允讓之事?!”

蔡伯俙苦笑着搖頭道:“趙允讓之不臣官家早已知悉,但連官家也沒想到貴人您會被他所用……小子也是在陳大官那裡獲知您被趙允讓所困的。”

劉娥恍然大悟道:“原是陳琳,那便不奇怪了,這老不死的神通廣大,當年在禁中的時候便對東京城的風吹草動了若指掌,現在即便是出了宮也一樣,你知道爲何他能如此?”

這蔡伯俙還真不知道,一開始的時候他認爲陳琳是通過黑手的情報得知的,可後來一想也不對,黑手雖然是官家的密司,但卻不一定見過劉娥的尊容……蔡伯俙好奇的問道:“如何?”

“這宮中宦官宮女甚多,每年放出宮外的便不知多少,陳琳身爲內廷都都知,不光是管束內廷,還要養活這些放出宮外的人,這是他們生存的方式,即便是他也會被放出宮外,現在他在黑手任職,那些出了宮的人便成爲他的耳目了,皇宮禁中的內侍宮女又有誰不認識老身?”

原來如此,這就說得通了,蔡伯俙恍然大悟道:“難怪,沒想到陳大官的路子比黑手還廣,也虧得有他坐鎮,否則我等還被矇在鼓裡。”

劉娥稍顯激動的問到:“這麼說官家還不知老身之事?”

蔡伯俙苦笑着點頭道:“原是不知的,但娘娘已經傳書陛下,怕是不日便會知曉,您便是想瞞也瞞不住了……”

劉娥長嘆一聲道:“萬望官家不要爲難劉家父子,否則……”

蔡伯俙臉色一變:“難道他們也參與了此事?劉美好歹也是曾任右驍衛將軍,豈能與奸人合謀?!”

蔡伯俙簡單的一句話就把劉美與趙允讓聯繫在一起,劉娥大驚連聲呵斥道:“休要胡說,劉家父子乃是被趙允讓囚禁,以他們做伐逼老身就範!”

“哦……原是如此……既然貴人都說了這麼多,那便請貴人如實道來,小子也好前去營救不是?”

劉娥鬆了口氣,看似是蔡伯俙在抖機靈,其實是她故意把一切說漏嘴,不是爲了讓蔡伯俙知道,而是爲了讓趙禎知道,所有的這一切和她以及劉家父子沒有關係,劉家父子是受害者,而自己是被脅迫的。

事情的來龍去脈三言兩語便能說清楚,連蔡伯俙都沒想到事情居然如此簡單,趙允讓利用劉娥完全就是個意外,意外的發現了劉娥意外的想出了絕妙的計劃,蔡伯俙聽了之後渾身打顫,這趙允讓的心思實在是太縝密了些。

計劃雖然簡單,但卻天衣無縫,如若劉娥真的就範……太子危矣!

蔡伯俙皺眉道:“如今劉家父子身在何處?”

劉娥搖了搖頭:“老身不知,只知道他們被囚禁於大相國寺之中,且趙允讓和這大相國寺往來頗多,主持方丈明覺大師定然與趙允讓有所勾連!”

劉娥的話讓蔡伯俙大駭,這大相國寺可是東京城中的寶剎,上至權貴之家下到平民百姓都會前來上香拜佛,且多有權貴之家或是朝廷重臣的家人入相國寺帶髮修行。

蔡伯俙飛快的站起身道:“貴人稍安,先拖住趙允讓便能保劉家父子無礙,您也無性命之憂,待小子查明便把這大相國寺一鍋端了!如此大奸大惡之徒,居然披着佛門外衣,實在大逆!”

“想端掉大相國寺可不簡單,你還是向官家報奏吧!當年官家打壓佛門道教,可卻單單沒動大相國寺,你可知這是爲何?”

蔡伯俙恍然大悟:“這是天家的家廟……看來他趙允讓這個大宗正司果然是與大相國寺有不爲人知的苟且!”

劉娥微微一笑:“回黑手去尋陳琳吧!他是禁中的老人,宮中,甚至東京城中的隱秘可比黑手知道的多得多!他會顧及天家臉面的。”

聽她這話蔡伯俙只能傻笑,陳琳可是打算連劉娥一起都不放過的,如果劉娥知道了也不知會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貴人和我說這麼多就不怕趙允讓懷疑?”

蔡伯俙覺得劉娥交代的實在太快一些,不光把趙允讓的計劃說的一清二楚,甚至連該找去找誰都幫他想好了。

劉娥哈哈大笑道:“這話着實可笑,老身出了事不去尋天下間力量最強大的人難道要費心巴力的幫助趙允讓不成?官家乃是天子,坐擁天下縱橫域內無人能敵,老身把所有的事情告訴你,如若你還救不得我等,不如自縊算了!”

蔡伯俙一個踉蹌,劉娥的話實在是太傷人了,官家派自己來處理東京城的亂局不就是爲了低調,其中的難度之大連蔡伯俙自己都沒把握,到了劉娥這裡反倒是件輕鬆的事怎能讓人不生氣……

“今日小子前來趙允讓定然是會知曉的,貴人還需小心應付纔是。”

劉娥笑道:“這是自然,本就是要放出消息給王語嫣,現在她知道了便派你這個妹婿前來也是人之常情,老身自會應付,你速去辦你的差遣便是!”

蔡伯俙躬身退出,即便是已經離開皇宮的劉娥也依然有着太后高貴的氣質,也唯獨她能直呼當朝皇后的名諱。

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
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二百零七章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兩千六百一十六章如何融入西方?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背嵬鐵騎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九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九百四十七章安插宗室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一千二百零八章遼朝的火藥彈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七百二十四章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五百三十九章城破了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兩千三百九十八章還是有後手!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兩千一百三十九章神都城中的“臭水溝”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