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

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絕對的事情,王韻清楚的記得官家曾經對他說過:“這世界上唯一絕對的事情就是沒有絕對的事情。”

開始他不明白這句話,可現在他明白了,眼下不能繼續向西用兵,沙漠中的綠洲城馬魯已經被塞爾柱人給親手毀掉。

綠洲的面積從原來的數裡地變的僅剩不足千步,還好塞爾柱人沒有徹底把綠洲給毀掉,否則官家的怒火將會燃燒掉整個塞爾柱。

絲綢之路一直是大宋的路上交通命脈,一個馬魯城不算什麼,但馬魯城作爲沙漠中的綠洲爲往來的商賈提供便利卻很重要。

若是沒了這座綠洲,大宋一定會出兵繞過這片沙漠再次進攻塞爾柱,這不光是對大宋的打擊,更是對本國商業的打擊,傷敵一千自損一萬的事圖格魯克不會做。

圖格魯克這麼做很明顯是不打算和大宋對抗下去,馬魯城的消失意味着戰爭到這裡便畫上了休止符。

王韻知道戰爭將不可能繼續下去,官家的旨意早就傳來,當大軍打到紀渾河後便停止前進,大軍在補給不足的情況下穿越沙漠是不可能的事情。

對塞爾柱用兵的根本意義在於震懾,王韻很清楚自己完成了這一任務,塞爾柱人毀滅馬魯城的用意很明確。

王韻是個文臣,他的思維方式更趨於政治,所以他能做出更爲理性的判斷,圖格魯克的所作所爲在王韻眼中更趨於政治性。

這是在告訴大宋他服了,不打了,以後也不會對東方用兵,並且放棄爲那近六十萬軍民復仇的可能。

最少商路還沒有斷絕,這是塞爾柱人服軟的最佳表現,王韻相信天武衛的火器已經讓塞爾柱人見識了宋軍的強大。

在阿母城稍稍休整王韻便準備撤軍,全軍上下經過這場遙遠的西征都已經疲憊了,三十萬大軍損失了四萬六千七百二十八人,這個數字讓王韻心痛,雖然屠滅塞爾柱六十萬軍民,但這樣傲人的戰績並不能讓他開心起來。

軍中騰出了數百輛馬車裝着盛滿骨灰的罈子返程,這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戰爭,最少王韻自己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戰死將士的父老。

彭七走如軍帳的時候掏出了一份密旨,旨意的內容很簡單卻讓王韻稍稍失神,大軍撤離,但背嵬軍要進攻北面的布哈拉城。

www ☢тTk дn ☢C〇

這不在王韻的計劃之中,但既然是官家的旨意他就要執行,只不過接下來的戰鬥和他沒有太大的關係,完全是由彭七負責。

王韻不能走的太快,他要率領大軍接應背嵬軍的撤離,對於背嵬軍來說這是他們一次輕裝上陣,遠程奔襲的進攻。

布哈拉城並不是一座很大的城池,但卻是在沙漠中的另一座城池,王韻很清楚這麼做意味着什麼,這是在告訴圖格魯克,大宋並不是輕而易舉的撤退。

只要願意還能對塞爾柱的城池發動進攻,只不過布哈拉並不是塞爾柱直接統轄的城池,而是花刺子模的城池。

彭七率領背嵬軍也不是在威脅塞爾柱,而是要解放花刺子模,要把花刺子模搞亂,讓花刺子模人再次控制這個國家。

當然彭七也會用背嵬軍的鐵蹄讓花刺子模的國王知道誰纔是他們的主人,誰纔是他們的宗主國。

彭七帶着十萬背嵬軍離開了,王韻率軍返回蒲花羅接應,之前已經約定好,最多半個月的時間,無論做到多少彭七都要率軍撤回。

王韻抵達蒲花羅的時候,大宋的詔書也到了,得到的土地再鬆手實在太過困難,大宋的朝臣們經過商量,一致決定把大宋最西面的防線繼續向西推進。

蒲花羅即將代替恆邏斯城成爲大宋的北關重鎮,如此一來便可使得絲綢之路再次向前推進數百里。

恆邏斯成爲中轉之地,訛打刺城,白水城,義刺克城都是後方補給的最佳地點,如此一來南方的那黑沙不,等城池盡數落入大宋的手中。

大宋只有獲得足夠的利益後纔會善罷甘休,而圖格魯克顯然知道這一點,對於那些城池也是儘量把軍隊撤走,而不毀壞其中的建築。

當然百姓也是要撤走的,否則平白把人口送給宋帝國,當然,在沙漠上,戈壁上永遠不缺的便是人口。

大宋接受城池之後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這些地方盤活,並且經營成一座又一坐強大繁榮的城池。

天下人誰不知道大宋的富庶,跟着大宋討生活要比獨自在絲綢之路上晃悠要好得多,事實上擁護大宋的人不在少數。

爲了利益,即便是塞爾柱人自己也有叛出國家投靠的大宋的,其中不乏富甲一方的商賈。

撤退到蒲花羅的王韻對彭七的戰況根本無法掌握,這就是一種通信上的隔斷,背嵬軍行不會把寶貴的騎兵浪費在傳遞消息上,何況這次又是一次遠征作戰。

王韻相信彭七會把花刺子模的事情料理好,雖然彭七不適合統兵作戰,但曾經隸屬親衛司的他做事卻是極盡周詳。

更重要的一點是,他既然有官家的詔書,就說明官家已經放心把事情交給他,而不是自己,顯然在官家心中彭七做起這種事情更爲穩妥。

十萬武裝到牙齒的背嵬軍足夠在花刺子模殺上幾個來回,擁有火藥彈和炸藥的他們攻城略地不在話下,更爲重要的是…………他們將會得到花刺子模人的幫助。

此次大宋和塞爾柱之間的戰爭算是結束了,王韻在蒲花羅的城池中寫下了撤軍之後的第一本奏疏。

奏疏非常長,而內容也是非常詳細,他把此戰的所有細節都向趙禎做出交代,同時還把自己對塞爾柱的分析也進行交代。

最重要的是建議官家對天竺的用兵也可以繼續了,此次對塞爾柱出兵使得大宋獲得了相當大的利益。

開始的時候王韻沒有算過這筆帳,他的重心一直放在用兵上,可現在大軍在蒲花羅整頓的時候他才突然發現,大宋已經通過這場戰爭賺翻了。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兩千三百三十三章吐蕃的鐵鷂子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七百七十二章毛衣外交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面性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四百零九章邏些城之圍(上)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四百四十七章鐵騎鋒芒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百六十九章宗室與庶民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無處不在的大宋商賈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鋪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蘇軾的難題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將心不附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一千零六十九章堂食棚子中的郝一口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