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

國與國之間有規矩,買賣雙方自然也有規矩,可能是受到後世的影響,在趙禎的眼中,一賜樂業人尚未建立的以色列已然是一個國家,流亡這麼多年的一賜樂業人對國家的渴望是別人感受不到的。

趙禎相信他們有能力建設自己的家園,自己當然願意給他們提供武器,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大宋何樂而不爲?精良的武器,鋒利的長刀,堅固的鎧甲,都是大宋提供給一賜樂業人的援助。

買賣有買賣的規矩,國家與國家也要講規矩,趙禎現在身爲一國之君,與一賜樂業人之間的貿易援助也是國家與國家的對話,拉比說代表的一賜樂業人是一份重要的力量。

懲罰阿巴斯王朝還是其次,打通大宋與羅馬帝國之間的商貿路線纔是首要的,阿巴斯王朝在大宋的幫助下擊退了塞爾柱人的進攻,從大宋獲得的商品給了阿巴斯王朝帶來了許多利益,在經濟上支持他們度過最困難的時期。

現在大宋對一賜樂業人的援助要遠超這些,不光在經濟上給予支持,更是提供了精良的武器裝備,甚至還會提供大宋專業的軍事人才。

拉比跟着大宋皇帝抵達封丘軍營,高大的城牆一點也不必皇宮高聳的宮牆低矮多少,城牆上有着大大小小的精巧機械,鋒利的箭頭有大有小,閃爍着整整寒芒。

站在城牆下的拉比望着眼前的城門,身體不自覺的發冷,彷彿一隻惡魔張開的巨口,隨時會把眼前的生命一口吞噬,連渣都不會剩下。

拉比見識過的武器有很多,阿巴斯王朝的武器,羅馬帝國的武器,但無論做工多麼精巧在大宋面前都是不堪相比的,羅馬帝國最引以爲傲的弩炮,二百步的射程在大宋軍隊的牀弩面前只不過是個笑話。

宋人,不準確的來說是華夏人很早就開始利用機械的力量投擲他們想要的武器了,可以說如今宋人的武器是華夏曆史上最精妙的,也是這個世界上最精妙的。

拉比今天來就是要查看這些武器裝備,同時與大宋皇帝商討一下價錢的問題,即便是一賜樂業人的手中擁有財富,但也要用在復國之中,大宋最好是能貸款,這樣在一賜樂業人復國後緩緩的償還這筆巨大的債務。

但拉比同時也知道,大宋的皇帝是一個非常難以應對的對手,這麼多年來他統治者龐大的帝國,並對外進行了數次戰爭,皆是取得了輝煌的戰果,鄰國契丹的皇帝都被他親手斬殺,無論這是不是真的,都能證明他的強大與智慧。

趙禎引着拉比來到一個巨大的校場上,這裡放置着大宋各種各樣的兵器,琳琅滿目,讓拉比和匆匆趕來的塔利班眼花繚亂,他們驚歎於宋人的創造力,更驚歎於趙禎對武器研發的支持。

趙禎把大宋所有的武器裝備都列舉了出來,每樣一種供拉比選擇,甚至包括裝填米尼彈的燧發槍,當然這些東西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要按照品種以及數量來定奪,計算的人則是由丁謂這個三司使派遣來的能手負責。

開始的時候趙禎只打算賣盔甲和橫刀給一賜樂業人,後來他想了想,既然要賣,了就賣好的,賣貴的!大宋的經濟實力以及格物的精神纔是創造這些兵器的源泉,一賜樂業人即便是有了這些東西也無法仿製,大宋也不擔心自己的技術會外泄出去。

單單是燧發槍的槍管便是對鑄造工藝的極大考驗,到現在大宋的槍管依然是靠匠人手中的小錘一點一點敲打出來的,可以說每一根槍管的造價都是十分昂貴,跟別說仿製了,最重要的一點,沒有大宋的火藥,這玩意就是個廢鐵棍。

等一賜樂業人建國,並得到相應的技術以之後,有錢生產燧發槍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大宋說不定連線膛槍都出現了,技術的代差永遠也追不上。

火炮這東西趙禎是絕不會出售的,它的原理簡單,威力驚人,即便是沒有大宋的火藥,一賜樂業人說不定也能考增加火藥數量等方式搞出來,趙禎可從未小瞧過他們的智慧。

實兵演練才能達到最好的展示效果,大宋的士兵披上了堅固的板甲,手持鋒利的橫刀,草人被一劈而斷,橫刀刀鋒上散發的寒芒讓人觸目驚心。

整齊的軍陣,結實的板甲,長長的陌刀,呼呼舞動的聲音,配合着銳利清脆的聲音輕鬆得把木樁劈斷,讓拉比和塔利班背後發冷,陌刀隊的強大猶如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的推進,刀鋒劈開空氣發出嗡嗡的聲響。

乾嚥了一下口水,塔利班和拉比兩人對視一眼大爲吃驚,這種恐怖武器給他們的震撼實在太大了些,甚至超越了他們的預期,趙禎在一旁看的清楚,這兩個人露出的嫉妒羨慕的眼神讓一旁的彭七都有些不舒服,恨不得撲上去似得,彭七下意識的緊了緊手中的陌刀……

突然間出現一陣轟鳴聲,沉重的馬蹄聲彷彿之前出現在東京城的地動,一支由二十人組成的騎兵小隊從校場的北面斜刺過來,手中的馬槊夾於腋下,長長的槊頭閃爍着刺目的光芒。

他們的出現讓所有人叫好,這是大宋的重裝騎兵,最爲鋒利的“武器”,戰場上橫掃千軍的存在!

在歡呼聲中,這些騎兵一夾馬腹,提升了馬的衝刺速度,身體微微向前傾斜,長槍如毒龍般探出,瞬間刺穿了木人,馬槊上的留情結抵住了木人,沒有讓馬槊再次深入。

戰馬的衝擊力瞬間使得馬槊彎曲把沉重的木人挑起,經過反覆加工的槊身沒有斷裂,而是富有彈性的把留情結上的木人彈走,馬槊便可再次投入戰鬥,這一系列的變幻都在電光火石之間,拉比和塔利班看的目不暇接……

任何一個見過大宋重裝騎兵的人都會被所帶來的震撼所驚呆,即便是趙禎都有一種熱血澎湃的感覺,僅僅二十騎,卻能給人千軍萬馬的感覺,轟隆隆的鐵蹄聲仿若地崩山摧。

這便是大宋的騎兵,這便是大宋的背嵬!強大若斯,可見一斑……

趙禎一拍塔利班的肩膀,把他嚇了一個哆嗦道:“如何,我大宋的軍械可能入的了你一賜樂業人的法眼?”

“咳咳咳!果然是大宋的天軍,操演起來就是不一樣啊!”一旁的拉比連連咳嗽打斷了即將發言的塔利班,趙禎笑眯眯的點頭,肚子裡已經開始大罵老狐狸了……

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
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五百七十九章“下棋”與“觀棋”的人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改變就是好事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零七十五章宋與女真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噗南幣”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君王的代價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軍中對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兩千二百七十五章吐蕃動向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