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

一邊是急急趕往奉義城的劉六符,一邊是已經有些懵圈的耶律達,此時他已經被大宋火炮的威力個嚇傻了,沒想到天底下居然還有如此威力的武器,難怪有人說連天生都站在大宋一邊,這哪是站在大宋一邊,簡直就是私生子!

待白登山軍陣沒有異動的時候,耶律達才堪堪走上城牆,看着鑲嵌在城牆上還冒着熱氣的炮彈狠狠了嚥了下口水,這樣的砲石要是再來上幾顆,奉義城的城牆可就沒了,宋人有如此利器爲何不攻城?難道還在等待什麼不成,左丞相走的時候也沒有交代啊!

確實,張儉千算萬算還真的是沒有給耶律達這個奉義城的守將留下什麼話,而耶律達也只是收到了蕭惠按兵不動的消息,他耶律達乃是出了名的“猛將”,豈能膽小的龜縮在小小的奉義城?自以爲是i的配合蕭惠,在城牆上安排更多的士兵,豎起更多的旗幟,並讓人在城中敲鑼打鼓的吶喊,以壯軍威。

這些都是遼人出征之前的常用手段,但有時也是用來威懾敵軍的法子,他耶律達豈知宋軍現在根本就不吃他這套,反而覺得這是在挑釁大宋,於是便用火炮做出了大宋應有的迴應。

“宋人之器,恐怖如斯,這要是真正打起來,我奉義城還不在彈指之間灰飛煙滅?!”

與耶律達不同的是他的幕僚,一個從大宋逃到遼朝的讀書人韓豔德,因屢次科舉不第,便心生怨念,父母皆亡之後便遠走他鄉,聽聞遼朝的招賢令之後便主動投遼來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被耶律達看重,便以三寸不爛之舌出謀劃策,經常有一些歪主意一時能取得非常不錯的效果,耶律達更是引以爲智囊,即便後來事情越來越難以控制,他也是死腦筋,只相信自己的感覺,認爲韓豔德的話絕不會有錯。

耶律德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伸手拉住韓豔德的手道:“先生有何妙法,且說出來爲我排憂解難啊!”

韓豔德哪有什麼妙法,他現在只是後悔投靠遼人,如今大宋的軍隊帶甲十萬良將千員,豈是遼朝所能抵擋的?再說大遼皇帝戰死的消息已經傳遍天下,遼人自顧不暇如何能與大宋爭鋒?眼前宋人還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砲石之威也是令人瞠目結舌,遼人哪有一戰之力?

韓豔德最大的好處便是能看清楚局勢,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是他的制勝法寶,而眼前的奉義城便是一座巨大的危牆,還不趕緊腳底抹油溜掉纔好?

“將軍莫要着急,現在看來左丞相張儉出使大宋便是轉機,還是勿要驚擾宋人最好,我大遼勇士現在最需要的便是休養生息,俗話說的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耶律達連連點頭道:“對對對!先生說的極對!”

連一旁稍有頭腦的護衛都聽不下去,剛剛慫恿耶律達挑釁宋軍以便日後在蕭惠面前表功的也是他韓豔德,現在慫恿將軍偃旗息鼓休養生息的也是他韓豔德,難道將軍連這點小伎倆都看不出來?

要是放在往日,耶律達早已看出其中的不妥,但現在的他卻被宋人的火炮之威給嚇到了,再加上往日便對韓豔德言聽計從,已經習慣了他的話,於是便連這種簡單的自相矛盾便也發現不了,可以說他對韓豔德已經是盲目的信任。

“那先生以爲我們現在該怎麼辦?”耶律達迫切的想知道自己該怎麼辦,畢竟剛剛那一炮把他嚇得不輕,再多來幾發,這奉義城也就不用守了。

韓豔德眯了眯眼睛捻着下巴上的山羊鬍子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但老夫覺得最好還是離開奉義城!”

此言一出不單單是耶律達被嚇到,連四周的親兵也是大吃一驚,沒想到這韓豔德居然出此下策,棄城而逃無論是在什麼地方都是一條重罪,更是契丹勇士最爲不屑的事情,要是被主帥蕭惠知道了,不光耶律德沒有好果子吃,就是他們這些屬下也要跟着倒黴!

耶律達也不傻,抖了抖下巴問道:“先生某不是說笑,此時棄城而逃不僅成爲天下人的笑柄,連大遼也沒有了我的容身之所啊!”

韓豔德仰天大笑,笑聲中充滿了對無知的嘲諷,彷彿站在人生巔峰對着失敗者,這種狂妄與瀟灑還最得耶律達信任,眼巴巴的望向韓豔德道:“不知先生爲何發笑?難道本將的話有什麼可笑之處?”

韓豔德背手而立,伸手指了指城牆道:“將軍以爲這奉義城的城牆能抵擋得住宋人的軍隊嗎?剛剛的砲石之威動天撼地,這城牆有和沒有又有什麼區別?難道將軍看不出這是一出借刀殺人的計策嗎?

蕭惠讓我等駐守奉義城,卻不給將軍出城進攻之權,宋人有如此利器奉義城根本就不可能久守,灰飛煙滅不過是彈指一揮間,難道這些蕭惠都不知道?

您貴爲皇族爲何要聽令與他一個後族?耶律氏的榮光難道您忘記了嗎?!誰說大遼沒有您的可去之處?皇太弟耶律重元便是一位明主,一旦歸於他的帳下,飛黃騰達不過是片刻之間!”

韓豔德看着眼前兩眼迷茫的耶律達心中竊喜,此時已經讓耶律達陷入六神無主之中,只要自己稍加引導,便能讓他徹底爲耶律重元所用,這樣自己的投名狀變算是齊活了。

早在劉六符抵達大同府之日,韓豔德便收到耶律重元黨羽的書信,勸他輔佐皇太弟耶律重元,一旦耶律重元登基爲帝,那他韓豔德便取代張儉成爲大遼的左丞相。

如此一腳登天的機會韓豔德怎麼能放棄,而眼下最好的投名狀便是耶律達以及他手下的數萬精銳,雖然耶律達沒有腦子,但他手中的精銳卻是貨真價實,只要能讓耶律達爲皇太弟所用,那自己在耶律重元面前的身價可就要高上許多。

現在機會來了,挑撥耶律達與蕭惠之間的關係便是最好的手段。

就在韓豔德沾沾自喜的時候,一份“超級大禮包”正在向他趕來,劉六符已與親兵趕到城外,驗過身份之後從小門進入城中,正在尋找耶律達這位主帥……

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
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兩千一百三十四章旌旗十萬斬閻羅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五百八十二章城牆上的博弈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七百零六章天子大駕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百零六章輕紗罩,玉體橫陳第兩千六百三十六章十字軍的落幕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趙禎的昭勳閣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大朝正宮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神都城的大清洗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三百九十六章殺戮時間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零八章母儀天下、艸盛上出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雞賊的趙禎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