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

在趙禎看來,眼前的燧發槍就是歷史發展的大勢,也是軍事革新的開始,棘輪弩是好,但和眼前的燧發槍比起來,那差距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在不同的事情,弩箭和火槍之間的距離也在變得不同,開始的時候棘輪弩甩火槍三條街,可現在火器營的燧發槍甩了棘輪弩三條街。

現在的燧發槍已經不是當初裝填速度極慢,沒有膛線靠運氣的燒火棍了,它擁有了簡單快捷的裝填,以及可靠的打火裝置,大宋前裝式線膛燧發槍的有效射程已經能夠達到四百米開外,而神臂弩的最大射程只有三百多米。

在原本的戰場上神臂弩是獨霸一方的遠程利器,但現在,在火槍的面前,在成熟的改良和應用之下,差距越來越明顯。

大宋的燧發槍已經變得極爲先進,甚至領先於原本存在它的年代,鉛製米尼彈的應用使得線膛燧發槍的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已經能負擔得起在戰場上的點名射擊。

更加變態的是,大宋的格物院和火器營的工匠在弩箭原有望山的基礎上,給了火槍以更加精準的瞄具,這種瞄具類似於後世步槍上的覘孔瞄具。

就是和在槍口的上方增加一個突起,在後面的打火處上增加一個圓環狀的望山,在三百步之內用圓環和突起罩住敵人就行,在三百步外稍稍根據經驗稍稍擡起望山…………

趙禎已經被這種超時代的設計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在詢問火器營中的工匠之後,工匠的話讓他久久無語:“啓奏官家,這東西其實就是望山,只不過原來望山的前面以弩箭的箭尖爲標,而火槍的彈丸比弩箭飛的更加平穩,便用這凸起爲標了!”

原理是很簡單,但是要想在固有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就需要大膽的創新和反覆的實踐,最爲需要的便是突破性的思維方式,而大宋的格物學者恰恰擁有這些。

手中的燧發槍精美無比,趙禎甚至不能挑出它的毛病,眼下這東西唯一的不足怕也就是槍托不是很附和人體工學的設定,而當他提出之後,火器營的匠人們天人交戰許久之後才吶吶的開口道:“官家,那東西華而不實,雖然用這舒服,可也要增加成本,實在得不償失,一個簡單的弧度能卡在胳膊上便可。”

趙禎呆了一下,看着匠人們的表情,他知道,眼下提出這種想法是多麼的愚蠢,大宋的火槍造價本就高昂,再爲它增加成本,簡直就是傻X…………

製造火槍的目的是什麼?還不就是他的操作簡單,可用於實戰!若是因爲一個槍托和握把加長生產週期和成本,真是如匠人們所說那般得不償失。

摸了摸槍聲,趙禎再次舉槍射擊,在微微的秋風中,燧發槍產生的煙霧很快散去,嗆人的味道也消失了,只有那個倒下的標靶顯示着燧發槍的犀利。

趙禎摸着火槍光滑的木託,喃喃自語:“這東西就是大勢所趨啊!”能近戰肉搏,能遠程射擊,能快速移動,能車馬並行,這樣的兵器對於現在的戰爭來說已經趨於完美?!

而線膛燧發槍已經足以取代弓弩出現在戰場上,平射的武器永遠要比拋射來的精準,這是不爭的事實。

李酒在一旁給趙禎地上一塊溫度剛好的手巾,露出驕傲的笑容:“官家,這火槍如何?能否拋棄那些長槍手單獨作戰?”

趙禎無奈的指了指他:“你就是想要帶着火器營在戰場上耍威風,陌刀手朕就不給你配了,但長槍手依舊需要,在遇到高速機動的騎兵時,可不是你這一人高的火槍能對付的!你拿什麼應對?”

輕撫槍聲,趙禎微微感慨:“這麼好的東西杵在地上抵擋騎兵的衝鋒,朕可捨不得嘞!”

李酒眼神閃爍,最終點頭應下:“末將遵旨!”

趙禎拍了拍他的肩膀:“這就對了,待咱們大宋的火槍能用上紙殼裝藥,那時候射速會更快,頻率會更高,再配合火炮火藥彈,來多少騎兵也有迴旋的餘地。”

趙禎給火器營配備長槍兵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給他們對抗騎兵作戰的能力,實在是速度限制了一切。

火器營中的每一個士兵都是經驗豐富和絕對忠誠的,用他們作爲長槍手實在是太過浪費,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從曹康的軍中調遣長槍手前來,在火槍手之前組成一道“槍林”。

這就需要熟練的配合,以及完美的訓練,時間緊迫,在趙禎說完之後,李酒便急衝衝的整軍訓練了,實在是沒有辦法,他在一開始是不打算和別的兵種配合的,最多便是在火器營中配備棘輪弩投擲手,以及火炮。

至於棘輪弩投擲手,完全就是用棘輪弩取代人臂力投擲的功能,這東西趙禎同樣見過,也被它天馬行空的想象所折服。

所謂的棘輪投擲,就是用的大宋最常見的棘輪弩改造而成,在原本該安裝弩箭的地方加上一個可以容納火藥彈的圓筒,圓筒底座,底座並不深,剛好容納進火藥彈的四分之一。

這個距離是最爲合適的,當棘輪發射的時候,地下的圓筒會連同火藥彈一起向前拋射,但卻會在離開的一瞬間停下,通過慣性把火藥彈投擲出去。

雖然火藥彈的形狀增加了它在空氣中的阻力,可將近兩百步的距離是人的臂力無論如何也扔不到的!

有了這樣的投擲器,完全可以彌補大宋在中等距離上的轟炸問題,火炮適合攻擊遠距離的敵人,棘輪投擲弩卻是可以彌補在中等距離上的空白,而一排排的燧發火槍卻成爲中近距離拼殺的利器。

趙禎覺得在戰場上的實戰過後,大宋的火器營一定會更進一步,停留在沙盤上的推演即便是再好也不過是推演而已,只有在實戰中經歷血與火甚至是死亡的考驗後才能真正的成長起來。

而且趙禎在看到李酒展示的所有火器後默默無語…………他所看到的火器只不過是火器營的冰山一角,烈性炸藥製作的炸藥包,放在陶罐之中帶有鐵蒺藜的地雷,以及裝有鐵砂和鐵片的手炮,這東西完全就是在敵人貼臉之後,進行近距離大面積呼臉的東西!

趙禎望着三才默默道:“想想看,敵人正在衝鋒的時候,迎面而來便是這種帶有各種形狀鐵砂和鐵渣狠狠敷在臉上是什麼感覺?!”

三才憋了半天來了句:“人就廢了…………”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沒有贏家的贏家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零二章大宋政治的開放性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三百八十七章彩雲之南,是是非非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兩千二百七十三章帝王便是“棋手”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二百七十章破家值萬貫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五百六十二章回歸正朔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千年不墜的家族第七百五十六章宋與遼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趕鴨子上架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君子坦蕩蕩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