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

越往北越寒冷,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大宋格物院的學士早已得出定論,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北極南極,只是從女真人探索前往美洲道路的記錄中發現,北方有一塊巨大的冰山。

於是出於本能的揣測,距離冰山越近便應該越寒冷,這也就解釋的通爲何南方暖和而北方酷寒的原因,雖然沒有看清本質,但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已經是極爲不易。

最少他們擁有一種探索求證的精神,也許在後世人眼中很可笑,但這種邏輯卻是科學發展和成形的基礎,後人也不過是千百年的積累下來纔開始明白其中的科學原理。

人都是趨吉避凶的生物,寒冷的令人受不了,那就向南移動,但偏偏有人“逆流而上”這些人便是值得尊敬的勇士,他們挑戰了人的本能。

四萬人也許在大宋和契丹的戰爭中算不上多少,甚至根本就不夠看的,但這四萬人卻肩負着使命,在這嚴寒之中給予契丹人以重創。

區區四萬人腳踏冰原從南方一路而來,一路上連士氣都不曾降低過。

早晨的時候依舊出操,跟隨着馬車進行一段長跑,既有暖身的作用,又有操練的效果,張舟親自帶隊,連身爲文官的行軍司馬姜時興都沒有例外。

在馬車中呆的時間長了,自然而然的就想活動一下身體,不光早上有操練,中午,傍晚各有一次,沒有人累倒,反倒是傷寒患病之人大大減少。

雖然一日三次的操練,但行軍的速度卻沒有降低,空空的馬車依舊在前進,後面是大羣跑動的士兵。

他們身着盔甲,攜帶所有“單兵裝備”跟在後面,即節省了馬力,又達到訓練效果,張舟非常滿意,跑了大半個時辰張舟才緩緩停下,前面的馬車得到信號也開始減速。

姜時興早已累的不行,如用老牛一般呼哧呼哧的喘着氣,但從他頭頂冒出的汗氣卻說明了他的身體很好,並無什麼不妥的地方。

重重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張舟也是氣喘吁吁的大笑道:“如何?可舒坦了些?”

“爽利的很!只不過某這腳板不爭氣,天生的文官腳板,參謀兵事院的同僚說了,某這腳板平底無弧,不擅奔襲,否則再跑上一個時辰也不成問題!”

張舟笑了笑:“你就信口胡沁,天天在案牘上趴着,能跑這麼久就不錯了,再有一個時辰,還不把你累出病症來?”

姜時興笑着指了指張舟:“你這人,就喜如此,不同事故,難怪在朝堂之中混不下去。”

張舟的臉色忽然嚴肅,長嘆一聲充滿無奈又帶一絲欣喜:“好啊!某也不願在朝堂中廝混,若是能常在軍中,可不比在朝中強得多?某是不願回朝的。”

“你啊!官家如此看重你,便是這立下的軍功也夠你連轉三價,早已進了參謀院,何須在此勞心費力守此苦寒?某曉得你,癡迷火器兵道,但此非長久之計。”

張舟忽然轉身望向姜時興:“你可知道官家是如何對我說的?”

“如何?”

“官家命我紮在軍中,非聖諭密詔不得擅動!”

姜時興大驚,隨即面色平靜道:“某什麼也沒聽見,你也什麼都沒說…………”

聖諭密詔,凡是涉及這兩樣東西的都是秘辛,姜時興豈能不知利害,自然當作什麼都不知道,但他心中卻明白其中必有天大的干係,否則官家也不會如此。

至於事關如何,還是不要妄加揣測的好,畢竟官家胸中溝壑萬千,非尋常人能揣度。

“報!前襲軍活捉契丹哨馬!”

傳令兵的話打破了姜時興和張舟之間尷尬的氣氛,大軍已經快要到達巨母城,而在這個時候發現契丹哨馬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姜時興點了點頭道:“把人帶來過!”

一個五花大綁橫在馬背上的契丹人烏拉喊叫的被扔下馬鞍,摔在凍得堅硬的土地上可不好受,張舟上前掀開了他的皮帽子,瞧見他的膚色和頭髮都有別於契丹驚訝道:“你不是契丹人?!”

姜時興上前看了看:“不是契丹人,是韃靼,瞧着模樣當是熟韃靼,並非胡人那般的生韃靼。”

張舟蹲了下來,從腰間抽出一把小刀插在韃靼漢子眼前的土地上:“你有倆個選擇,一者實話實說還能活命,二便是殞命於此。”

“我塔塔爾部之效忠於契丹女皇!”

張舟笑了笑,望向眼前這個韃靼漢子的眼神也好了許多,眼前這個人非常聰明,知道活命的道理,又不願放下自己的尊嚴,便用看似強硬的態度把真實的情報說出來。

“塔塔爾部?很好!你們可知與我大宋爲敵的下場?看看曾經的大遼,現在的契丹,都城陷落,土地遍失,龜縮巨母城,連哨馬也讓你們韃靼人來做,怎麼捕魚兒-那兀兒待不住你們了?連神人賜予的聖湖也想失去?!”

張舟的話擊中了韃靼漢子的要害,他的臉色忽然變得難看,望向張舟的眼神充滿了憤怒和瘋狂:“捕魚兒-那兀兒是聖地,若是你大宋兵甲敢於踐踏,每個韃靼人都會不惜代價的報復!”

信仰這東西有時能給予人強大的力量當然這種力量之中還會充滿恐懼和瘋狂。

張舟擺了擺手:“非我大宋欲踐踏你們的聖地,而是你們自尋死路!大宋與契丹爲敵,你們塔塔爾部追隨契丹,便是與我大宋爲敵,對待敵人我大宋可從未有過憐憫之心!”

說完又追問一句:“你叫什麼名字?”

“我是塔塔爾勇士捺哲爾!”

張舟笑了笑:“捺哲爾,嗯……司馬參軍!我大宋對於這種部落如何處置?”

姜時興上前道:“西域便有先例,凡契丹之歸附部族,若非歸順王化,一律攻殺,作戰之兵不留降俘,無論男女老幼皆充作官奴發賣!”

“你們…………”

砰!

一聲炸響,地上塵土飛濺,帶起已經被凍硬的冰霜在空中飛舞,捺哲爾眼前的土地上便多了一個深深的孔洞,強大的威懾力讓他說不出話來。

張舟蹲下身子道:“你覺得你能躲過這火器嗎?告訴你我大軍四萬人人裝配此物,殺光你塔塔爾部只不過半天的功夫,知道成爲官奴發賣的下場嗎?”

姜時興不由得嚥了咽口水:“凡大宋官奴者,不得脫去奴籍,世世代代………………”

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
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礎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八十六章五年計劃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運動發展的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兩千四百二十章節東方一直在改變着西方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一千六百八十章臨橫府是個好地方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五百九十一章冤案?無奈……第八百七十二章人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八百四十四章順水推舟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二百五十七章張柏的決斷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無路可逃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南歸,難歸……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第兩千一百一十八章彌勒教的今生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李若谷的能力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