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

于闐的獻土讓大宋的領土向西域衍生了一大段,雖然趙禎知道尉遲臨風頂不住黑汗的壓力,但沒想到他這麼快就把于闐完全交付大宋。

這也許算是年關的一個意外之喜。

于闐對大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同一塊跳板直插在西域的下放,北可攻伐西域,南可直下吐蕃,西面更是連同黑汗。

這樣一塊重要的土地,趙禎崔延三尺,但中原王朝要在乎吃相,所以只是派兵駐守,當地的自治權卻依舊在於闐王室的手中。

因爲黑汗發動的“聖戰”大宋意外獲得于闐,比趙禎的計劃要早上許久。

吐蕃和西域可以暫時不取,但黑汗勢在必得!

現在的黑汗得到塞爾柱人的幫助,疆域盛極一時,東南起羅布泊,西至鹹海、花剌子模,南臨阿姆河,北至巴爾喀什湖、七河流域的廣大區域,版圖囊括了後世的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南部以及中國新疆中西部。

這裡有着廣袤的土地資源以及礦產,更要的是交通便利,乃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所,也是漫漫絲路的中段。

一旦拿下黑汗,大宋便壟斷了整個絲綢之路中最爲重要的中間地帶,這片土地原本對宋遼都沒有威脅,是一個稍顯中立的地段,絲綢之路的興起讓這片古老的七河流域繁榮起來。

但黑汗人走錯了一步,不該成爲塞爾柱人的馬前卒,試探大宋的同時也是在引火自焚。

趙禎正愁沒有藉口出兵黑汗的時候,黑汗自己便送來了“枕頭”。

拿下黑汗也就意味着大宋掌控了絲綢之路的中段,而佔據了西域的遼人不過是擁有絲綢之路的門戶而已,你有“門”管什麼用?

後面的路已經被大宋捏在手中!

一旦掐斷遼朝的絲綢之路,便是扼住了經濟的喉嚨,這個只能依靠西方獲取經濟的王朝終將走向毀滅,這便是一條至理名言,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從遼朝拿下西域的開始,趙禎便已經想到對付遼朝的方法,遼朝從西域,從絲綢之路上獲得大量經濟的同時,趙禎便已經埋下了一顆炸彈。

遼人實在太過依靠西域,依靠絲綢之路,現在還不是對遼朝動手的時候,而對黑汗發動戰爭,奪取整個絲綢之路中段卻是大宋迫在眉睫的任務。

只有拿下黑汗,壟斷絲綢之路中段,大宋纔是勝利者。

遏制遼朝經濟和對外貿易的計劃才能成功,大宋纔有機會在絲綢之路上重新佔據上峰。

所以趙禎盡最大的努力促使大宋揮兵西進,討伐黑汗開啓徵魔之戰!

戰爭一旦和信仰連上關係,那就會完全不同,爲了信仰黑汗人瘋狂而又自大的走上了毀滅之路,對抗大宋實屬不智。

當於闐獻土大宋的消息傳開後,遼朝的統治者就發現了其中的意味深長,蕭撻裡在第一時間調用西域之兵嚴陣以待,她瞭解大宋的皇帝,那個男人的手段總是如羚羊掛角讓人意想不到。

可最先倒黴的不是西域,也不是黑汗,而是在大宋與于闐之間苟活的黃頭回鶻………………

今年大宋的年關可是相當的熱鬧,神都城的百姓看到了于闐王室的進京,于闐王尉遲臨風親自獻上于闐數百里疆土與大宋,這次是徹底的上獻,輿圖,名冊,國書一應俱全。

趙禎在宣德門上與尉遲臨風共度佳節。

神都百姓熱血沸騰,高呼萬歲,聲震蒼宇,一時之間氣象恢宏,上國威儀盡顯,而站在趙禎身旁的尉遲臨風卻是微微擦拭着頭上的冷汗。

他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一路走來他看到的大宋遠超他的相當,當年的盛唐氣象他也聽父輩描繪過,但和眼前的大宋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宋之繁盛不再一城一池,不再都城,而是在舉國上下!

別的不說,就說距離於闐最近的,距離大宋中心最遠的寧夏路,在那裡他看到了公路縱橫,看到了無數的工廠,看到了良田千頃,看到了大片的棉花地。

雖然不是植棉的集結,但那裡的工廠卻在運行,每年的棉花都在這個時候進行加工,而四月開種。

販夫走卒不計其數,年輕人不再被土地所困擾,不,是所有人都不再被土地所困擾,他們都有活計可做,城鎮之中,各種各樣的活計,沒有不卻人的。

尉遲臨風的眼光相當獨到,他看到的了大宋繁榮背後所連成的利益鏈。

不是一城一池的繁榮,亦不是一州一府之繁華,而是整國家的繁盛,別說是黑汗,便是遼朝也遠遠不是大宋的對手。

進入宣德樓中,趙禎拉着尉遲臨風的手請他入客座,這是顯示親暱恩寵的機會,雖然一個尋常的舉動,但卻給尉遲臨風以輕鬆之感,原本的惆悵和尷尬消失大半。

“你既然入了朕的神都,便是朕之友人,于闐守護華夏千年,依附不叛,實乃忠義之國,朕便賜你忠義王之爵,以誇耀于闐千年之功!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封王?!

還是與國同休的世襲王爵,這是多大的榮耀!

整個宣德樓一時間安靜如雞…………

三才呆立在原地,大宋的王爵可是從不輕易分封的,尤其是這種世襲罔替的傳位王爵,更是幾乎不可能!

誰能想到,他一個外族的于闐王室,居然能得到大宋的忠義王!

以大宋現在的強大來說,大宋的王爵就相當於天下最爲尊貴的爵位。

三才瞧見邊上應邀前來作陪的大學士以及相公們露出了嫉妒到發狂又驚慌失措的表情。

果然,隨着趙禎的話,整個宣德樓中便有無數的諫言,而在經歷巨大喜悅的尉遲臨風並沒有被這個尊貴的榮耀衝昏頭腦,他知道自己還要在大宋混,自己的家族還要在大宋生存,得罪大宋的朝臣和權貴並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剛準備推辭不受的時候,趙禎再次開口,打斷了宣德樓中的喧鬧。

聲音突然變得冰冷:“朕封于闐王室忠義王,非分封尉遲臨風一人也!此乃分封其族守護華夏,不曾相棄之千年情義!煌煌史書有多少外族外朝歸附?但卻有多少能守望相助千年之久!?唯于闐也!”

尉遲臨風眼圈一紅,猛然拜下:“陛下之恩情,如山如嶽,臣誓死追隨大宋,追隨趙宋官家!”

看着尉遲臨風長跪不起的模樣,羣臣默然不語,有些是被感動的,有些則是在心中感嘆:官家好手段啊………………

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
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五百四十四章遼朝來使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兩千二百二十七章精明的康巴人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六百九十九章等待收穫的果實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五百九十三章祝您活到一百二十歲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一百四十三章利益的交換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五百二十六章賀蘭山下的大火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零一十章吐蕃的信心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十八條街的差距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農奴的作用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兩千四百九十七章夜叩宮門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大秦使者第五百八十一章無辜的老乙幸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國事訪問?!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四百三十七章迫在眉睫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王鶴的“毒計”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爲正義?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