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

木蘭圍場說是大宋的圍場,秋獮之地,但事實上這裡是一塊巨大的草場,水草豐美,物種良多,巨大的草場上有着各種各樣的地貌,樹林,丘壑,山林應有盡有,就是因爲它環境的多種多樣才適合作爲演兵只用。

而蔡伯俙也是大手筆,圈出了近萬畝的土地,作爲圍場只用,而怎樣做到防護?

他想出了一個極好的辦法,在圍場的四角設立四座超大型的軍寨,並且都是以騎兵爲主,步卒爲輔助的搭配,這是最爲周全的方法。

步卒帶在軍寨之中,唯一的作用就是保護軍寨的安全,守城他們是一把好手,他們要把這四座軍寨守護的密不透風,以此作爲補給和休息的地方,同時也是抵禦侵略的前線。

而騎兵的任務也簡單,他們平日裡負責巡邏,一旦遇警則奔突馳援。

四座軍寨猶如矗立在草原四方的天神,守護者大宋的圍場之地,同時也守護者屬於騎兵的榮耀。

寧夏路的山丹軍馬場是大宋最大的軍馬產出地,而大宋北京路的軍馬產量也在連連增加,但卻沒有訓練騎兵的合適地點,而這裡,原本應該屬於皇家的圍獵之地,卻成爲了大宋騎兵的訓練中心。

趙禎是從南面的軍寨進入草原的,帝王嘛!在朝中是坐北朝南,進入什麼地方都喜歡走南門,而這南面的軍寨自然也是最爲氣派威武的。

說是軍寨,其實就是一座重鎮,也是一座城池,只不過這城池之中沒有百姓,只有軍隊和軍中家眷,而維護軍寨正常運轉的便就是這也家眷了,當然還有一些往來的商賈,單單依靠朝廷的供給還是不夠的。

這簡直就是一個自給自足,獨立性很強的軍寨,裡面的軍屬在草原上牧馬,或是在軍寨之外的土地上耕種,這些東西都是免稅的,再加上當兵的領取朝廷每月補貼,軍中每月的貼補,基本上可以算是小康之家,盈餘頗豐。

蔡伯俙耍了個心眼,趙禎是樂見其成的,望着他胖胖的臉,趙禎忍住笑道:“你把人家的親眷都困都安置在這軍寨之中,將士豈敢不用命?這軍寨就變成人家的棲身之所了,就沒有明白人暗中給你下絆子?”

蔡伯俙尷尬的笑了笑:“官家您該別說,這段時間我都不敢在這軍寨之中吃食,生怕招惹了“報復”不過您親自來了,還在這裡留下查看,定然是給將士們安心的,咱們大宋不同往日,不出去收拾旁人便不錯了,何人敢來襲擾?”

韓琦在邊上撇了撇嘴:“非君子所爲也!”

“這就是咱們兩人之間辦事的不同,你的君子之道告訴將士們,家眷就在城中,若不用命,城破家亡。而我蔡伯俙告訴將士們,你們的家眷在軍寨之中享福,成爲你們穩定的後方,爾等只需建功立業便可!兩者雖然相同,可給人的感覺不一樣,一個是威脅別人,一個是爲別人着想,你自己會挑選哪一個?”

韓琦被蔡伯俙的“怪論”說的一愣一愣的,但仔細想來還真是這麼一回事,望向官家,便瞧見趙禎在一旁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稚圭,你可算是棋逢對手了,蔡伯俙這麼多年來能做到如今之地,可不是靠着朕的聖眷,若是沒有本事,朕可不敢把這外戚往死裡用嘞!”

“臣坐井觀天了,蔡安撫果然有強人之處,陛下用之得當,爲我大宋造福。”

蔡伯俙上前道:“幸得陛下賞識,只要朝中文官們別抓住景蕃的過錯便好,至於其他,還往陛下答應當初微臣的陳承諾。”

趙禎望着蔡伯俙,而一旁的韓琦也望着他,當初他向官家要了什麼承諾,到了現在居然光明正大的向官家索要,豈不是膽大包天?

但出乎韓琦的預料,趙禎苦笑着瞪了一眼蔡伯俙:“你這潑才!當真是上不得檯面的東西,北京路的差遣辦的不錯,朕本以爲你能定下心來,誰知還是如此!”

“官家您當初可是答應微臣的,妙元那邊您也答應幫微臣對付過去的。官家金口玉言,出口成憲不是?”

蔡伯俙小聲的嘟囔讓趙禎更爲惱火:“你就是個安於享樂的性子,也罷,事情辦的也差不都,自然該放你回去,沒瞧見朕把接替你的人選都找好了嗎?若是不想人去樓空,便好生和他韓琦交代交代!”

趙禎的話剛說完,蔡伯俙的眼睛就亮了,直愣愣的盯着韓琦,就像是看到一位絕世美人!

待趙禎走後,蔡伯俙便竄過去,一把拉住韓琦的手道:“稚圭兄!!你可知道官家的意思?從今往後說不得就要你來接替我的位置,擔任北京路的安撫使了,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韓琦有些斷片,什麼個情況,明明是他蔡伯俙即將離職卸任,這安撫使可是一方大員,可堪封僵大吏之職,手中權柄極大,別人想要還要不來,他蔡伯俙卻把它當作是燙手的山芋往外推,莫不是有什麼不妥之處?

不過韓琦終究是正人君子,望着蔡伯俙道:“若是有什麼不妥你當向官家詳實而報,我自會爲你說情便是。”

蔡伯俙連連擺手道:“非也,非也,實在是當初景蕃和官家約定,若是能把這北京路治理好,官家便放我回京與妻兒團聚,如今北京路欣欣向榮,景蕃亦可激流勇退,而官家帶你前來,便是打算讓你接替這空缺出的北京路安撫使一職,你就別打算在這次秋獮之後回京了,而我卻要回去了!”

沒想到說來說去卻是這事,一時韓琦還真有些驚訝,望着蔡伯俙施以平禮道:“景蕃不戀權柄,實乃朝中君子也!”

蔡伯俙翻了個白眼:“我是外戚你不知道?權柄?什麼權柄,還不夠被你們這般文臣盯着的能!什麼權柄敢稍稍亂用,彈劾的奏疏都能般我淹了,所以說外戚就不適合擔任這種封僵大吏。”

蔡伯俙稍稍頓了一下,望着眼前這軍寨頗爲懷戀,又望向南方露出無限懷戀道:“這裡可是我經營多年的,北京道的一點一滴我都瞭如指掌,每個州府我都去過,你即便是上任了,也要每月下州府兩次,每次最少去一個州府,若是做不到,自己向官家請辭,莫要我多言!”

韓琦驚訝的望着蔡伯俙,隨即點頭:“敢不從命!”…………

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
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八百八十四章皇帝的“情書”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五十八章鬼畜的帝國系統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各自的小算盤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五百一十三章北伐在即第五百八十八章皇帝的傳承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一千四百零三章塞上的江南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八百三十八章大宋的下一步棋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磨合中的草原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紅利太大了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四百二十五章遺忘的“角落”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八百四十五章帝王權術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十七章威脅與機遇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七十章東宮巨響,黃金火藥的威力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