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趙君這話黃天樂有些蒙了,官家不是被金兵圍困在東京嗎,怎麼會要來南京城(應天府)?
“黃大人請這邊一敘。”趙君一副神秘的樣子引起了黃天樂的好奇。兩人走到一個僻靜處,趙君這才嘆了口氣悠悠說道:“本來我打算單獨和黃大人說,但是現在看來不行了。”說道這裡他口氣突然變得嚴厲起來:“大宋南京城府尹黃天樂接官家口諭!”反正趙恆將被金人俘虜,這所謂的口諭就無法對症,所以趙君也不擔心被揭穿。
“你說什麼?!”黃天樂本來眯着的小眼睛突然睜大看着趙君。
“難道黃大人您沒聽清楚嗎?大宋南京城府尹黃天樂接官家口諭!”趙君又重複了一遍,聲音顯得更加嚴厲。“撲通”黃天樂跪了下去,他知道沒人敢那這事開玩笑只不過有些太匪夷所思。
“命你速速做好準備,恭迎康王趙構在南京城繼承大統!”趙君聲音不大,但是一字一句很清楚。
“嗡”的一聲,黃天樂感覺自己腦袋快要炸了,這半個時辰裡發生的事情太多,自己已經懵了。
“臣接旨……”黃天樂不虧是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很快恢復了震驚,略一思索很快明白了其中一些關節。他看着外面黑壓壓一片的流民,咬咬牙說道:“盧營指揮使。”
“卑職在。”
“大開城門,讓流民進城!”
那個姓盧的指揮使明顯楞了一下,但是很快依言去做。事情辦妥,趙君隊伍隨着黃天樂進了南京城。他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行人,心裡長長吁了一口氣,總算找到另一個能暫時安穩的地方。但是他哪裡知道這應天府城如同表面平靜的湖水其實下面暗流涌動,危機四伏。而他如一隻冒然闖入的鮎魚不知不覺中掀起了滔天巨浪,當然這是後話。
進入南京城後本來按照黃天樂的意思是讓柔福直接在應天府的皇宮裡居住,但是柔福拒絕了,說是皇兄還沒有到,自己一個女流如何能搶先一步入住?於是黃天樂也沒有辦法就騰出自己在應天府的靠東一處幽靜的院,打掃乾淨後恭請柔福入住,陳珍珍自然和柔福住一起。而趙君自然帶領自己的隊伍來到了應天府的軍營報道,臨走前專門留下了二十個士兵守護柔福住處。
應天府的禁軍軍營基本分南北兩大軍營,兵力爲一廂,兵力不到一萬人,駐守軍隊的最高長官是姓張信,爲都統制,不過這次趙君並沒有見到,而是被一個劉姓的軍官把他和軍隊帶到了較小的北營,做了簡單的交接手續就離開了。
北營雖然說比較小,但是由於大宋軍隊歷來就是兵員實際比冊子上的少,再加上大部分軍隊都在南營所以顯得空空蕩蕩,但是各種設備倒是一應俱全,這樣趙君感到十分滿意,分配營房,安置馬匹,建立崗哨,原本安靜的營房頓時顯得熱鬧起來。
在南京城中心的府衙後院倒是一片安靜,後院西側的書房裡炭火把房間烤的暖烘烘的,這讓黃天樂感到一陣煩悶他忍不住站了起來在書房裡踱着步,想着今天發生的事情。一個武官悄然無息帶着一名帝姬來到東京,還帶來更令人震驚的皇帝口諭,這一切看似合理,但是處處透露出一種詭異。南京城本來已經是暗流洶涌,現在竟然又來了一個蹚渾水的!
既然有人來蹚渾水,那麼就讓南京城的水更渾一些也好,不過我要搞清楚到底是真是假!黃天樂做出了決定,大喊了一聲“來人,去告知那個趙君,說我有請!”
半個時辰後,趙君跟隨在一個下人後面出現了在了南京城府衙後院,黃天樂的邀請他不能不來。
黃天樂在正堂裡品茶,通報後趙君走了進去。黃天樂臉上露出彌勒佛般的笑容,招呼趙君坐下又讓下人給他上了香茶才說道:“趙將軍剛從東京來,不知東京形勢如何,官家現在可無恙?”
“看來還是在懷疑自己是不是假傳皇帝口諭啊!”趙君心裡想着,不過臉上卻露出悲憤神色:“東京被金人四面包圍,金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官家在召見我不久後就被迫出使金營,估計再也回不到東京城了。”
“不會吧?”黃天樂吃了一驚。官家等一幫皇家弟子被金兵扣押這個消息早已經傳出,只不過聽說還在和金人談判,大部分人會認爲金人只不過拿皇帝作爲籌碼要挾大宋,多一些再割地賠款罷了—反正這事大宋又不是沒幹過。最終還是會把皇帝放回去。但是聽這個趙君這麼一說好像金人不打算放皇帝回去,只不過這樣做那金人又圖什麼?
“滅宋,趕盡殺絕趙家子孫。”趙君一臉平靜。
“啊!”黃天樂再一次被趙君的話震驚了,雖說宋金兩國連年開戰,宋軍敗多勝少但是大宋的家底再那裡擺着,人口、經濟那個不是金國的數倍?難道金人真的像來個蛇吞象?想到這裡,黃天樂也不顧及什麼,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可惜朝廷諸位大臣也和大人的想法一樣啊,議和議和,排擠老仲大人,趕走了李崗李大人,遣散了勤王義軍,結果呢?東京城破,官家被扣押,大宋的恥辱啊!難道到現在還看不明白金人的狼子野心?這裡那是要割地賠款那麼簡單?那是要整個大宋的江山!”趙君說着情緒有些激動起來,確實在後世他看到這段歷史感到有些不可思議,怎麼會有這樣的皇帝?現在自己親身經歷才明白,那不是皇帝一個人能說了算,因爲手下有一幫投降派、帶路黨!
“現在官家以及大小皇子都被金軍扣押,只有康王趙構現在依舊在河北,召集天下兵馬抵抗金軍,官家不讓康王做皇帝,誰還能做皇帝?而且南京乃大宋四大都城之一,大宋的龍興之地,現在東京被佔不來這裡去哪裡?”趙君侃侃而談。
趙君的一席話讓黃天樂相信不少,不過這麼重要的事情爲什麼要帶一個帝姬?不合常理啊?
“趙將軍能冒死從東京突圍出來傳官家口諭,還能帶出一位帝姬,非常人所能及也。”黃天樂突然讚歎道。
“不就是懷疑我來的有些蹊蹺嘛?簡單,我全告訴你。”趙君心裡想着,嘴裡卻把自己藉着護送帝姬如何出城,然後如何殺敵,逃到陳家莊所遇到的危機原原本本告訴了黃天樂,只不過把故事的開頭改成受官家委託而假借護送帝姬去金營機會找機會逃脫,自己爲了不讓帝姬受辱故將帝姬一塊救出云云。
“幸虧有驚無險,否則如果不能把官家的口諭帶給黃大人您,那我真是大宋的罪人了。”說完後趙君一副心有餘悸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