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長槍營頂住了金人騎兵的瘋狂進攻,失去速度的騎兵就如同失去了前進速度的箭矢,戰鬥殺傷力急劇下降。
“看來金人的鐵浮屠今天全軍覆沒啊。”趙君笑着對旁邊的賴布衣說道,這個時候他總算鬆了一口氣,能消滅掉金軍這支最精銳的騎兵部隊,一切是值得的。
“子君不可大意,金人還有兩翼的柺子馬沒有出動。”賴布衣提示道。
“他們有柺子馬,我們的騎兵也沒出動。命令楊再興,做好出擊準備!大炮掩護!”趙君傲然說道。
而在對面,站在金兵陣營中央觀戰的完顏宗弼看到這個架勢,痛苦的閉上了眼睛。“鐵浮屠完了”
“柺子馬,出擊!”完顏宗弼心一狠,發出了命令。
“主帥不可!宋人的火炮實在厲害,還有他們的長槍營依舊並沒有擊潰”旁邊的一個將領趕緊勸阻道。
“他們沒多少炮彈了,而且長槍營馬上就要被衝散,現在是最好的機會!否則等宋人喘過氣來,我們根本沒有任何勝算。!”
完顏宗弼有發出了命令,兩邊的柺子馬如排山倒海般向宋軍這邊衝來。
“嘭嘭嘭....”宋軍的大炮又響了,衝鋒的金人騎兵又成片的倒下,不過這次沒響多久就安靜下來,就在這個時候楊再興的騎兵隊伍終於發出了衝鋒,從兩翼截住飛奔而來的金人騎兵。
依舊是一陣手雷,等跑在最前面的金人騎兵出現混亂的時候,宋軍的騎兵也趕到了,狠狠紮了進去。
雖然金人騎兵數量佔優,但是經過前期炮火打擊,後面又是手雷轟炸,一部分騎兵已經失去的戰鬥力,而鐵浮屠的的滅亡也給這些騎兵增加了心裡上的壓力,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廝殺,勝利的天平逐漸向宋軍這邊傾斜。金人的騎兵開始崩潰,四散逃離。
“全軍出擊!”趙君實施下達了命令。隨着鼓聲響起,宋軍陣地上所有的步兵開始跟着騎兵向前衝去,金兵開始紛紛後退,場面出現了一邊倒的局勢。
紹興三年二月二十日,宋軍和金齊聯軍在安豐軍的蔡家坡一代展開了決戰,宋軍一舉擊潰了金兵的精銳騎兵鐵浮屠和柺子馬,大量的僞齊步兵則選擇了投降,少部分則逃回了潁州。而同時,另一支揚州軍在泗州一代對僞齊縣城展開了攻擊,接連攻佔了沐陽、灌雲等縣城。金國的東線作戰全面失敗。而同時進攻陝西秦風路的金齊聯軍也在仙人關等地方遭到了吳階率領的宋軍頑強阻擊,無法越過秦嶺一步。
就在金國從東西兩翼對大宋發起進攻的同時,襄鄂一代的大宋神武后軍在岳飛的指揮下,突然出擊,攻佔了鄧州、唐州、蔡州、自此,襄陽六郡全部落入宋軍之手。
宋軍在東、中、西,三部都取得了勝利,徹底粉碎了金國這次全面進攻,天下爲之震動,徹底打擊了金國的囂張氣焰,再也不敢提以前那些無理要求,雙方又進入一段平靜期。
時間已經到了三月底,江南一片春意盎然,是揚州城最美麗的季節,廋西湖等景點更是遊人如織,但是趙君卻沒有這份閒情逸致,雖然大戰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但是後續工作依舊在緊張的進行中。
這次大戰,揚州軍兩支大軍一共殲滅了金齊聯軍四萬餘人,特別是金軍精銳重騎兵鐵浮屠八千人全軍被殲,柺子馬兩萬被消滅近半,徹底改寫了騎兵對抗中宋人的劣勢,佔領了沐陽等三座縣城。但同時揚州軍也遭受了損失。損失最大的五千人的長槍營損失二千多人,另外就是王石領導的廂軍第一廂,一萬人左右的部隊最後生還人數不到四千,成了這次會戰中損失最大的一支隊伍。雖然在臨戰中,廂軍暴露出士兵心裡素質較差,應變能力較弱,但是其頑強的戰鬥作風還是贏得了其餘部隊的尊重,畢竟他們的位置位於戰場的最危險的地段,遭受了金兵最強大騎兵的衝擊。
朝廷對對這次會戰的嘉獎也陸續下發,趙君官銜越國候升爲越國公,別的沒有變化。變化最大的則是岳飛,現在全稱爲鎮寧崇信軍節度使神武后軍都統制荊湖南北襄陽府路蘄黃州制置使岳飛加檢校少保,又進封武昌郡開國公(鄂國公),從官職上和趙君是平起平坐。而另一支大軍的主將吳階則晉升氣特進、開府儀同三司、四川宣撫使,成了名副其實的川陝王。
對於越國公的虛名趙君到不太在乎,讓他高興的是自己新組建的廂軍三個廂總算得到了朝廷的認可,自己不用掏腰包給他們補發和禁軍的差額了。
“布衣,你看看我寫的這個如何?”趙君笑着拿出幾張紙遞給了賴布衣。
賴布衣接過來一看,只見題目是《宋金戰略相持之見》,內容主要有兩點。一是分析了當今宋金兩國軍事形勢,指出了金國自從建炎四年南侵,軍力達到了頂峰,現在開始逐步走下坡路,而大宋軍力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逐步恢復,在正面戰場上有和金兵進行對決的能力。二是根據《論持久戰》之所述,現在是第二階段向第三個階段過渡,我軍可以實施局部戰略反攻,把戰火引到敵佔區,而反攻之重點區域就是原汴京路、山東西路所屬中原地區。
“怎麼,子君準備收復中原,還都開封?”賴布衣笑着說。
“恩,必須趁熱打鐵,否則金人一旦還過氣來就麻煩了。”趙君解釋說。
“恐怕朝廷不會同意。”賴布衣皺眉道。
“不管朝廷同意不同意,我們先把摺子遞上去,同時在報紙上大造輿論,逼朝廷表態。”趙君說道。
“子君這種以民間輿論倒逼朝廷方法用的是爐火純青啊,我現在才感到小小的報紙威力之巨大。”賴布衣嘆了一口氣。
“這是一把雙刃劍,弄不好反倒要傷自己,一定要控制在我們的手裡。”趙君知道後世報紙等媒介的威力,讓一個政府垮臺也不是一件難事。
賴布衣點點頭,又說道:“既然子君如此之大決心,爲何不聯絡上嶽鵬舉?”
“放心,少不了他,估計他比我心還急呢。”趙君笑了笑說道。
果然給岳飛信函很快得到了迴音,在信中嶽飛完全支持中間的局部反攻想法,更提出了“直搗黃龍,迎回二帝”的口號。
對於這個口號被趙君否決了,畢竟還要顧及皇帝趙構的想法,沒必要在這個上面給自己添堵。
兩軍統帥的聯合奏摺很快傳到了朝廷,而趙君那篇《宋金戰略相持之見》也在揚州評論和杭州週刊上發表,引起朝野上下議論紛紛。有的認爲現在是北伐金兵,收復河山的好機會,也有的認爲趙君窮兵黷武,勞民傷財。而朝廷的主戰派李綱和主和派秦檜在朝堂上也是爲此爭論不休,誰也無法說服誰,處於一種僵持狀態。
但就在這個時候,位於遙遠的上京正在發生一件事,改變了大宋的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