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不加掩飾(上)

孫綽剛纔的問話。就差指着鼻子、揪住領子,大聲衝高翼吼叫:“快說,你是不是鐵弗漢國真正的國王?”

這些日子以來,孫綽冷眼旁觀,早已發現了船上的情景有點不對頭。雖然自從他來了以後,高翼與趙婉已儘量表現出發之於情止之於利的疏遠,但偶爾趙婉望向高翼的眼神,總是藏不住那股風情。與此同時,船上的士兵對待高翼,絕對是敬若神明。這一切絕對不是一個將領該享有的。此刻,借高翼失言的機會,孫綽索性撕開彬彬有禮的面紗,向對方問個究竟。

高翼仰天大笑,笑得暢快淋漓。笑得孫綽變顏變色。

原來,不加掩飾的活着便是這麼快樂!當哭則哭,當罵責罵,當呵責呵,好不快意!人生無常,節序如流,生命短促而時空永恆。能夠活得如此本色,也算不虛此行!

想想看,這時代的環境比之後世還要寬鬆許多,起碼,無論你怎樣發泄不會被人關到精神病院禁錮起來,也不會用割喉的方式(類似張志新)禁止你再開口……

不過,且慢,現在身處晉朝腹心,可不是任由高翼暴露身份的時候,欺君之罪再加上陳兵建康城下,真要暴露了身份,想不死也難。

高翼話題一轉,說:“孫兄疑惑,說明你真不瞭解我國的體制,可惜,這些體制向你解釋很難一句話兩句話說清——孫兄只要想想,我國都能用女子出使,有很多事情必然與朝廷習慣不符。這就行了!”

孫綽略一沉吟,臉色緩了下來,試探地問:“聽說,貴國國王原是漢人,後來做了宇文殘部的鐵弗,現在貴國雖擁戴國王,但一切還是國母作主,是也不是?”

孫綽所謂的“聽說”,就是聽趙婉所說,這是大家事先商定的託詞,只有這樣才能解釋漢國派女子出使的原因。高翼微微點頭,以示首肯,又補充說:“國母作主,倒也是事實。可孫兄說的是那位國母,我主不僅是宇文鐵弗,也是高句麗鐵弗。所以,目前我們的國母有兩個,宇文爲長,高句麗次之,孫兄可不能亂稱呼。”

孫綽皺着眉頭,勃怒道:“婦人主政無異於是雌雞司晨,霓墮雞化,悖逆天理,如此竊國大盜,人人得而唾之,人人得而誅之。我觀將軍雄視高翔,甚有威儀,難道……”

“打住”,高翼拍案而起,睥睨地看着孫綽,反問:“孫先生這是鼓動我謀反嗎?我國正在向朝廷納貢稱臣,朝廷也不能這麼迫不及待想掀起動亂嗎?聖人曾言:‘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我聽說朝廷以儒學教化萬民,如此對朝貢國不講信義的行爲,也是聖人教導的麼?”

孫綽面紅耳赤。

朝廷分化異族的政策傳自上古,一直以來都是對付異族的無上法寶。孫綽見到三山這股小小的隊伍竟然如此體魄雄壯,訓練有素外加兵精糧足,不禁又想採取分化之術,以煽動三山內亂,沒想到卻讓一個“胡人”用大義相責——這本是他對付別人的武器,現在拿在胡人手裡,令他頗不自在。

沒想到,高翼仍不甘休,又說:“我聽說乘喪伐國,聖人以爲不仁不義。現在石虎才死,貴國上下羣情涌動,欲乘喪伐之,仁義何在?”

孫綽強笑道:“經書義,亦書權。”

“哦……”,高翼拉着長長的尾音,發出了一聲驚歎。

他本意不是想阻止晉朝北伐,而是想指出這種遠古時代學說的荒誕,以便讓晉朝精英也能反省——對方國內人心不穩,正需要用心理戰擴大這種不穩定狀態,怎能拘泥於聖人學說,等對方國內穩定了,再進行愚蠢的堂皇之戰。

沒想到,對方卻說出的道理卻更加無恥。

“你是說:夫子在經義中既寫了‘大義凜然、臨義不苟’;寫了‘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也’;又寫了‘事急從權’?

那麼,若凡事都可從權,聖人立那麼多‘義’幹什麼……我明白了,原來這些‘義’都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至於自己,完全可以‘事急從權’。所以,大聲宣揚反腐倡廉的人可以做大貪污犯,要求別人遵紀守法的人可以組織黑社會,口口仁義道德的人可以男盜女娼,是也不是?”

高翼已經出離憤怒了,他用最冷靜的語調說出了最激憤的言辭。

對於高翼後半句話裡的詞彙,孫綽大多搞不懂,但他把這歸之於胡人的詞彙。搞不懂怎麼辦,用傳統方式對待——謾罵。

“遼東胡奴,焉知我聖人微言大義”,孫綽一甩袖子,步入船艙。

高翼笑了,笑得很開心。

胡人不學儒,哪會有漢民族。

孫綽哪裡知道,胡人學儒纔是我漢民族最大的幸運。但漢人最好的治國之策就是‘棄儒’。

紛紛擾擾的五胡十六國,每個胡人建立的國家都是在儒化之後開始滅亡的,之後的五代十國也是如此。最明顯的是宋代,西夏立國600年,在河西百戰之地東征西討建立了一個國度,但後來,西夏的國主不知道腦袋裡那跟筋搭錯了弦,竟然要求全國學習儒禮、研讀儒學著作,結果儒化才完成便亡國了。

西夏之後是遼,遼之後是金。據說成吉思汗在攻打金國前,曾擔心金國已完成了儒化,文明程度太高不可輕敵,但他觀察完金國的腐化後,立刻決定滅金。這纔有了後來成吉思汗對孔廟射了一箭的行爲。不過,成吉思汗身死之後,他的後人們還是沒能擺脫身邊降儒的攛掇,雖然元朝儒人的地位很低,可國家的官制還是儒學體制,管理方法也一脈相承,於是,曾經縱橫歐亞的大帝國,在這種亡國之術的指引下,輝煌不到百年就轟然倒地。

如此一個龐大的帝國,崩潰的如此迅速,也算是舉世無雙。

歷史就是明證,儒學最極端的擁護者也否認不了這個歷史事實:胡人一學儒,滅亡在眼前。

這種學問除可讓當局便於統治和盤剝百姓外,對於國家對於民族都是絕滅之術。不過,國家民族絕滅了,對儒士們來說毫無影響,因爲他們還有另一套理論:恰好他們已搜刮的盆滿鉢滿,敵寇來了,他們正可以慷慨激昂地出賣他們曾經的同胞、曾經的同事,並義無反顧地叛變投敵。他們把這叫做“順應天時”,“識時務者爲君子”。

這種行爲還有一整套被稱爲“五德循環”的理論爲他們作道義支持——一個政權的道德衰敗了,自然有另一種道德替換,比如明朝氣數已盡,則女真族入侵也是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滿清氣數已盡,則日本人侵華,也是一種王朝更替。所以在儒士的字典裡,漢奸就是君子,識時務的君子。

靠賣友求榮,叛國投敵之功,在新王朝裡,他們至不濟也可用搜刮、盤剝來的財產繼續做大富翁——只要今世作威作福,哪管黎民是生是死,哪管身後洪水滔天!

所以儒術只能是批量培養愚民與漢奸、羯奸、鮮卑奸等等,靠出賣國家與民族以求容的“開國元勳”的加工廠。

它不僅是愚民之術,也是亡國之術與漢奸之術。

高翼的思緒轉到眼前這個時代,他興奮地吹起口哨來——大燕國分封了兩個儒學名士擔當“三輔”之一,從今開始,燕國的內耗就要開始,這意味着哪個國家已徹底殘廢,我三山漢國再也不用擔心臥榻之側有強敵了。

燕國沒有內耗行麼,沒有內耗我們的大儒們如何左右逢源,爭權奪利。所以,沒有內耗他們也會創造內耗。

高翼不知道歷史走向,但此刻他根據歷史慣例做出的判斷,卻與歷史暗合……

第51章 餓虎撲食(下)第237章第36章 意外收穫(下)第92章 環佩叮噹(上)第262章第201章第201章第198章第69章 內憂外患(下)第257章第82章 起錨出航(下)第124章 最高機密(上)第113章 奢華無比(下)第62章 驚慌失措(上)第92章 環佩叮噹(上)第244章第16章 勉爲其難(上)第47章 猛虎出籠第33章 見勢不妙(上)第192章第173章 突破重圍(下)第65章 半喜半憂(下)第172章 突破重圍(上)第76章 雄才大略(上)第46章 陰損招數(下)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81章 起錨出航(上)第87章 用心險惡(上)第104章 無所顧忌(上)第197章第108章 不加掩飾(上)第41章 粗鄙無禮(上)第81章 起錨出航(上)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105章 無所顧忌(下)第243章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221章第156章 負荊請罪(上)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234章第34章 見勢不妙(下)第226章 時尚問題第214章第4章 君何人也第2章 毛骨悚然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202章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23章 鮮血四濺(上)第249章第191章第77章 雄才大略(中)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188章第177章 (上)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173章 突破重圍(下)第157章 負荊請罪(下)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27章 我回來了(上)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161章 進爵封侯(下)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187章第93章 環佩叮噹(下)第247章第227章第206章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116章 維護尊嚴(上)第72章 弱肉強食(上)第3章 英雄救美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267章第207章第7章 對牛彈琴第159章 打亂部署(下)第85章 拋入海中(上)第46章 陰損招數(下)第259章第152章 獎賞分明(上)第243章第23章 鮮血四濺(上)第118章 泄露身份(上)第41章 粗鄙無禮(上)第106章 心急如焚(上)第196章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207章第257章第182章 (下)第139章 望君珍重(下)第218章第13章 傳世之寶(下)第270章
第51章 餓虎撲食(下)第237章第36章 意外收穫(下)第92章 環佩叮噹(上)第262章第201章第201章第198章第69章 內憂外患(下)第257章第82章 起錨出航(下)第124章 最高機密(上)第113章 奢華無比(下)第62章 驚慌失措(上)第92章 環佩叮噹(上)第244章第16章 勉爲其難(上)第47章 猛虎出籠第33章 見勢不妙(上)第192章第173章 突破重圍(下)第65章 半喜半憂(下)第172章 突破重圍(上)第76章 雄才大略(上)第46章 陰損招數(下)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81章 起錨出航(上)第87章 用心險惡(上)第104章 無所顧忌(上)第197章第108章 不加掩飾(上)第41章 粗鄙無禮(上)第81章 起錨出航(上)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105章 無所顧忌(下)第243章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221章第156章 負荊請罪(上)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234章第34章 見勢不妙(下)第226章 時尚問題第214章第4章 君何人也第2章 毛骨悚然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202章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23章 鮮血四濺(上)第249章第191章第77章 雄才大略(中)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188章第177章 (上)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173章 突破重圍(下)第157章 負荊請罪(下)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27章 我回來了(上)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89章 匪夷所思(上)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161章 進爵封侯(下)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187章第93章 環佩叮噹(下)第247章第227章第206章第35章 意外收穫(上)第116章 維護尊嚴(上)第72章 弱肉強食(上)第3章 英雄救美第45章 陰損招數(上)第267章第207章第7章 對牛彈琴第159章 打亂部署(下)第85章 拋入海中(上)第46章 陰損招數(下)第259章第152章 獎賞分明(上)第243章第23章 鮮血四濺(上)第118章 泄露身份(上)第41章 粗鄙無禮(上)第106章 心急如焚(上)第196章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207章第257章第182章 (下)第139章 望君珍重(下)第218章第13章 傳世之寶(下)第27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