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己酉年己丑月壬戌日乙巳時。也就是公元350年1月24日、永和五年臘月三十,此時,的三山沒有一點傳統意義上的“年三十”氣氛。

按說這年代還沒有“過年”的概念,有的只是冬至日的臘祭,沒過年的氣氛也說得過去。但國主大婚在即,三山的氣氛反而顯得那麼凝重,這就有點不正常了。

是的,這極其不正常!

然而,孫綽卻只能忍受,因爲這凝重的氣氛與他有關。

確切地說,這凝重的氣氛與晉國有關。

不久前,在歡迎歸國將士的喜宴上,漢國兵馬大都督、兵部相金道麟向漢王邀鬥,漢王欣然下場,兩人以5000金幣的賭注較量角抵技藝。習慣思維思維作祟,孫綽押上了所有的積蓄,賭金道麟不敢贏漢王。

漢王力大身高,金道麟技巧純熟,兩人相持許久,不分勝負。關鍵時刻,一名冒失的侍衛不合時宜的通報,令漢王分心,金道麟乘機扳倒漢王,贏走了5000金幣的懸紅,還贏走了孫綽的全部積蓄。

錢財的損失倒並不是孫綽煩惱的主要原因,畢竟那些錢也是漢王發放的,畢竟不久前他才獲得了牛莊封地的祥情,那塊地盤之大,土地之肥沃,足以補償他損失錢財後的遺憾心理。

讓他尷尬並讓漢國氣氛凝重的是那名侍衛帶來的消息。當時,侍衛告訴漢王,他一直記掛的那位楊清,也就是巍霸山城城守、小將楊結之父,剛剛率領3000餘名族人抵達巍霸山城。

自信都一別後,高翼帶領楊結一路南行,而楊清帶領族人以及信都城願意追隨他的漢民向北方進發,此後杳無音信。

楊結出身世家,他所受的教育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也不是一代兩代人所能做到的,無論高翼怎麼培養他收養的孤兒,他們也學不來楊結身上的那種自信與穩重。連宇文兵這些人,也學不到。

所以,漢燕交戰後,高翼將巍霸山城的守衛任務交代給了年幼的楊結,希望他能爲三山爭取預警時間。

既然高翼想重點培養楊結,其父楊清的下落就成了高翼的一塊心病。此刻,北方已成了戰區,楊清率領手無寸鐵的流民一路北上,依楊清的習性,他很可能在路上就投奔了某個胡人部落。

世家大族常幹這事,這就“開枝散葉”。譬如三國時諸葛家族並分頭三雄,誰家最後勝利,都能保證諸葛族永遠不倒。

高翼扶持楊結的目的,在於培養漢民本族軍官,打破高句麗、宇文部勢力在軍方一家獨大的現象。若楊清投奔胡人,在家族中增加胡人的色彩,高翼的初衷就完全落空了。

所以,他一直在叮囑商隊打探楊清的消息,希望能把楊清拉回來,讓楊結以純正漢人的面目崛起于軍界。基於此,當兵部得到楊清消息時,才急遣侍衛通報高翼,造成高翼輸了一場角抵,損失5000金幣,而孫綽失去全部積蓄。

然而,這不是全部。

楊清此次出現,彷彿是地底冒出來的一樣毫無預兆。此前,三山商隊一直沒發現它的蹤跡,楊清回來後,高翼也沒追問楊清神秘出現的緣由——這是細枝末節,只要人回來就行。

既然高翼不問,楊清也懶得說,但他隨後獻上的東西卻讓漢國陷入沉痛,而讓孫綽陷入尷尬。

楊清獻上的是祖逖與其唯一的後人。

沒錯,這個祖逖就是“聞雞起舞”,孤身渡河,矢志收復故土的那個祖逖,就是那個立下了又一個“不賞之功”的祖逖,就是那個被晉朝背後下刀子氣死的祖逖,就是那個“中流擊楫”,發誓“此生救不下苦難的同胞,再不渡江”的祖逖;就是那個兄弟被逼反後,迫不得已投奔敵國,並在敵國的報復中,全家死光光的祖逖。

孫綽的尷尬就在於此。

隨着侍衛的通傳,一個瘦弱的、面色蒼白的乾癟老人被領到高翼面前,他身披一件污跡斑斑的僧袍,膽怯的目光不敢望向任何人,任何一點響動都會讓他渾身一哆嗦,他的雙眼猶疑不定,好像總在尋找藏身之地。

祖敢,他辜負了這個響噹噹的名字。然而,這是他的錯嗎?

當高翼凝視他的時候,總覺得對方的神情他在哪裡見過,仔細思索,往事如潮。

對了,他見過這種人!

遇到城管的小販就是這種目光,討要工錢的農民工就是這種目光,遭暴力拆遷失去家園的小孩就是這種目光……

這豈止是孫綽的尷尬,這豈止是晉廷的尷尬?

祖家面臨斬草除根時,沒有一個漢人伸出手來,倒是一個胡人士兵感念祖逖曾饒過他一命,將祖逖的幼子藏在佛寺內,如今,這位名叫祖敢的僧人,是祖氏唯一的倖存者。

漢人建立的政權竟幫助胡人絞殺反抗者,漢人中的忠貞之士只能投奔胡人!

這是個什麼樣的時代?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民族做下了這樣的蠢事?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下一次,我們該怎麼做?

“你知道,當我看到你時,想到了什麼?”當時,高翼柔和地詢問祖敢。

“別殺我,求求你,別殺我”,祖敢身子縮成一團,只顧瑟瑟發抖。

高翼臉上露出不忍,他痛苦地快要掉下淚來。

祖逖死了30年,年已四十的祖敢曾親眼目睹祖濟等兄長被殺,他生命中逃亡、躲藏的經歷佔據大部分光陰,他是家中唯一的倖存者,形單影孤,平常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而石趙的搜捕一直未停,他就在驚嚇中成長。直到冉閔奪權後,對他的追捕才冷了下來。

高翼與僧人的關係一直不錯,通過康恭明、康浮圖,他招徠了許多僧侶建築隊。當寺院獲知楊清北上的消息後,爲了徹底消弭禍患,他們把祖敢託給了楊清,希望祖敢到了漢國後,能生活在陽光之下。

晉廷雖然在竭力迫害祖氏家族,但祖氏家族卻深受北地漢人敬仰——當然,這也是晉廷迫害祖氏的原因。楊清接到祖敢後,不忍英雄祖逖的屍骨暴屍荒野,又特地託和尚從廟裡起出祖逖屍骸,並把它帶到了三山。

楊清一路行來,正是民族矛盾最尖銳的時候,殺胡令、殺漢檄下,人人都忙着殺戮。楊清不敢透露祖敢的真實身份,一路躲藏,恰好避過了高翼的探馬。

巍霸山城孤懸三山之外,戰事才熄,又是自己的兒子在守衛,楊清擔心祖敢身份泄露,會引來胡人的圍攻,所以他一到地方,立刻把這燙手的洋芋送出——之前,他都沒敢跟祖敢說清楚,所以祖敢才擔心鐵弗高會殺了他,向胡人邀好。

當然,得知晉廷的使節也在場時,祖敢就更加絕望了。

“我去年到南方遊歷了一趟”,說到這兒,高翼看了孫綽一眼。這是他首次承認孫綽見過的那漢國“水軍統領”就是他本人。聽到這話,孫綽精神一振,等待下文。

“……我常常想,後人該怎麼記述這段歷史,或者說,我們該怎麼記述這段歷史?

曾經有段時間,晉人把一切該犯的錯誤都犯下了,晉人走到了種族滅絕的邊緣,華夏戰亂四起,百姓痛失家園?在北方大地上,95%的晉人都被殺了。95%!按統計學概念,95%的概率意味着:北方的晉人已經種族滅絕!……”

高翼頓了頓,看了看周圍人的反應。

他按當時的習俗,用“晉人”這個詞代替“漢人”這個字眼,現在,他觀察到,在座的胡人對他的話毫無牴觸感。

胡人們瞧不起軟弱的晉人,但他們對於“漢人”這個字眼很認同。因爲自漢武帝驅逐匈奴後至今,諸胡部族做大漢的恭順藩屬國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

高翼舉起漢國的旗幟後,一直強調“國家”、“國民”概念,漢國的富足與繁榮令所有的胡人對“漢人”這個字眼充滿了狂熱,“太平大捷”後,崇尚勇士的高句麗、庫莫奚、宇文鮮卑人,對待漢國的認同感,甚至比初到的漢族逃奴還強烈。

他們紛紛學着高翼的樣子改漢姓,穿漢服,學漢禮,寫漢字,並口口聲聲,自認爲他們相比那些漢族逃奴是更純正的“漢族”,因爲他們到的比那些漢奴早,漢國的這片基業裡有他們的汗水。

高翼的講話避開了“漢族”這個字眼,文策、文兵、金道麟、樓雲等人沒有意識到他本意說的是漢人漢族,只靜靜傾聽。但這樣一來,身爲晉人的孫綽卻坐臥不安了。

管不了那麼多了,高翼繼續說:“這些日子裡,我一直在想:我們該怎麼對待這段歷史?前車之鑑,我們該怎麼避免厄運再來?怎麼避免治亂循環?

是把真相隱瞞起來?是篡改歷史粉飾一切?還是乾脆顛倒黑白,說這是又一次‘五德循環’,是再正常不過的?

我們怎樣講述這個時代?我們探究晉人衰亡的原因,該採取什麼態度?是視而不見,是迴避?是誰說出真相就謾罵,就‘鳴鼓而攻之’,還是老老實實,記錄下這個殺戮時代的一切悲哀與骯髒?

我剛纔看到祖敢,我最先想到的是幸運,我華夏真是深得諸神的眷顧,曾經有一點時間,我們把該犯的錯誤都犯了,然而,諸神沒有拋棄我們,它竟讓我們的民族延續下來了。

可我們怎麼對待諸神的眷顧?把真想隱瞞起來,讓錯誤下次再犯!或者顛倒黑白指鹿爲馬,這樣做,怎能保證下一次,我們不再走向種族絕滅的邊緣?”

諸神真的很眷顧我們民族,我們在歷史上不止一次地走向滅亡,神都沒有拋棄我們。人常說“再一再二不再三”,可我們能夠“再七再八”地走向滅亡。神靈居然還讓我們的民族延續下來。這麼好的運氣,地球上獨此一家,再沒有哪個民族能這樣獲得諸神的庇護。

可是,若是把週期性的走向滅亡邊緣也當作“傳統”,非要保留下來,那我們是該哭,還是該笑?

爲什麼我們要週期性地走向滅亡呢?神什麼時候厭倦我們的遺忘呢?

不能遺忘,不能迴避,所以……

“我們要紀念,紀念這位帶領同胞反抗‘食人’的英雄,雖然祖逖是晉人,但我們通過紀念他,告訴國人直面這個殺戮的時代!我們四周皆敵,我們必須時刻警惕,不要讓自己走到晉國的今天。

我不喜歡用什麼大義來煽惑你們,我只想讓你們記住:如果你愛自己的子女,不想讓他們成別人鍋裡的食物,那就把真相告訴你的孩子,別讓他們再犯錯誤!”

別人沒聽懂,金道麟聽懂了。高翼說的晉人,實際上他說的是晉人所在的種族,而高翼說話的口氣,似乎自認是與晉人同一族的人。

他若有所思地茫然四顧,看到王祥、看到黃朝宗都在微微點頭,他甚至看到祖敢都在點頭,而文昭與高卉顰起了眉——他們都聽懂了。只有這邊,出身於胡人的將領尚在茫然。 ★ttka n★¢ ○

孫綽能不尷尬嗎?高翼當着他的面,當着這位上國使節的面,數落晉國的失敗。祖敢是誰?叛臣祖約的侄子。祖約犯下的是“謀逆”大罪,論理是要誅九族的,祖敢正在誅殺範圍內。祖逖活着,也在九族的範疇。

祖逖渡江復國救護同胞,晉朝不紀念而漢國紀念,這不是打臉嗎?你說你收納謀逆罪犯,像鬼子進村一樣悄悄地,打槍地不要,多好。可你偏要如此大張旗鼓的紀念,讓天朝上國臉面何存?

高翼沒在乎孫綽的尷尬,漢國上下都沒在乎孫綽的尷尬。高翼幹事風一陣火一陣,說完這話,就呼啦啦帶着人前往馬石津(旅順),隆重地將祖逖屍骨迎入“漢英祠”,只留下尷尬的孫綽。

如今,距那場宴會已有一個多月了,眼看還有兩天就要舉行婚典,可漢國上下卻無一點着急的意思。

祖逖入“漢英祠”後,漢國也順便把倭國征討中陣亡將士遺骸迎入祠中,隨後,漢國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祭奠活動,這場祭奠讓漢國上下多以一份凝重氣氛,以至於沖淡了婚典的喜慶。

孫綽着急啊!

他能不急麼?自晉國騙回傳國玉璽後,朝廷上下頓時多了許多底氣。大臣與皇帝立馬腰不痛了,腿部酸了,吃啥啥香,跟集體補了鈣一樣。

作爲集體補鈣的體現,晉朝君臣拿出了正朔的氣概——嗯,俺們以前冊封漢國,用的是自刻的公章,這不行,見人都不好意思打招呼,換國書,讓那羣蠻夷見識一下真正的傳國玉璽啥模樣。

光換文沒啥意思,總的找點理由吧,就“賜歷”,封賞提一級,普天同慶嘛。

賜歷就是賜予藩屬國曆法,這可是大事。作爲正式承認藩屬國地位的象徵,朝廷賜給他們一本曆法,這叫“皇曆”。曹丕賜予倭國的皇曆,讓倭國知道了日月星辰,知道了今夕何夕,這才幫他們走向了文明。

賜歷是件大事,在當時,可以說是外交屆第一禮儀。朝廷要派一大羣太監,打着全套儀仗,抵達藩屬國宣慰。隨行的是千百名能工巧匠,他們的職責是幫助藩屬國提高生產力,迅速擺脫愚昧。

歷來,隨行的能工巧匠都不會有返鄉的機會,他們常常落籍成爲藩屬國的奴隸。而視路途遠近,宣慰使者也有可能回不了家,前往倭國的宣慰使,最後就以監國的身份,徹底變爲倭人。這是慣例。

孫綽着急,倒不是擔心他會定居漢國,因爲按慣例,朝廷會派出另一位使節來漢國。孫綽着急,是因爲桓溫。

晉廷重獲傳國玉璽,朝廷上下一片歡慶,桓溫受到鼓舞,一月連上三疏,要求朝廷乘石趙內亂,集結兵力全面北伐,還要求朝廷遷都洛陽,表達朝廷恢復故土的決心。

孫綽聞聽這一消息,義憤填膺,這還了得?桓溫竟然大臣們置身戰場第一線,這是恐嚇,絕對是恐嚇!他以爲俺們的膽子跟他一樣嗎?這還讓不讓我回家了。

這個漢王,二十多歲還不結婚,遼東的媒婆界就轟動了!你說你快點結完婚,我好回去罵桓溫去呀。

高翼還在悠哉遊哉地祭奠英靈,孫綽只好託付漢國商人帶回他的奏章,反對北伐。

他在奏章中說,一旦遷都洛陽,就會使“百姓震駭、同懷危懼’。只能是“舍安樂之國,適習亂之鄉,出必安之地,就累卵之危。”他認爲,朝廷能夠偏安苟且於江南,你好我好大家好。

桓溫這人有個性,看過孫綽的奏章後,立刻說:“這個孫興公,他在《遂初賦》裡不是說自己想隱居世外麼。現在他到了三山海外,幹嘛不老老實實地隱居呢?你告訴孫興公,國家大事不是做詩,請他今後寫好他的詩,國事少插嘴。”

孫綽捱了這記耳光,更加盼着早日回家,上下解說一下自己的抱負,可漢王就是不着急,還待在馬石津不走。

與此同時,壞消息接連而來,冀州方向,冉閔自立爲王,改元永興,國號魏,史稱冉魏。雍州方向,曾先後投靠前趙和後趙的苻洪,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三秦王,自此,淝水之戰中曾讓漢族走向滅絕邊緣的前秦,正式出現在五胡十六國時代。

當日,僑郡的逃亡漢僑達到了一個高峰,他們人數之多,讓邊境警衛部隊擋都擋不住,也讓民政官員無法統計數目與編組人員。這些人涌入三山,直接佔據一片荒地,然後要求漢國救濟。漢國的原住民與他們衝突頻起。

火上添油的是,隱身薊縣的三山商人傳來了慕輿根出任鎮壓軍統帥的消息,同時到達的還有契丹八部將進入遼河平原,協助慕輿根的消息。留守的漢國官員頓時慌了,遣人急告漢王。

時光就這樣進入了永和七年,新年裡,血腥味愈發強烈起來。

第175章 斷章取義(下)第210章第174章 斷章取義(上)第223章 貞節寶劍第213章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79章 神機妙算(上)第109章 不加掩飾(下)第110章 十里秦淮(上)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190章第48章 見機行事(上)第175章 斷章取義(下)第226章 時尚問題第163章 點燃烽火(下)第63章 驚慌失措(下)第154章 排除異己(上)第108章 不加掩飾(上)第144章 脣槍舌劍(上)第208章第166章 正面交鋒(上)第194章第216章第222章第262章第61章 武力試探(下)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103章 威武之師(下)第245章第121章 如沐春風(下)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2章 毛骨悚然第248章第124章 最高機密(上)第238章第232章第23章 鮮血四濺(上)第261章第229章第73章 弱肉強食(下)第15章 震撼天地(下)第267章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200章第229章第58章 大雪無痕(上)第9章 情愫漸起第43章 語氣強硬(上)第105章 無所顧忌(下)第109章 不加掩飾(下)第13章 傳世之寶(下)第217章第40章 赫赫威名(下)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95章 時尚魅力(下)第197章第250章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176章 天理昭昭第12章 傳世之寶(上)第246章第165章 殺聲震天(下)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210章第198章第232章第184章 (下)第121章 如沐春風(下)第201章第33章 見勢不妙(上)第112章 奢華無比(上)第86章 拋入海中(下)第157章 負荊請罪(下)第169章 以血換血(下)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84章 冒險之旅(下)第227章第153章 獎賞分明(下)第187章第33章 見勢不妙(上)第36章 意外收穫(下)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106章 心急如焚(上)第2章 毛骨悚然第182章 (下)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39章 赫赫威名(上)第134章 將門虎子(上)第252章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105章 無所顧忌(下)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68章 內憂外患(上)第4章 君何人也第100章 戰鬥狀態(上)
第175章 斷章取義(下)第210章第174章 斷章取義(上)第223章 貞節寶劍第213章第30章 顛沛流離(下)第79章 神機妙算(上)第109章 不加掩飾(下)第110章 十里秦淮(上)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190章第48章 見機行事(上)第175章 斷章取義(下)第226章 時尚問題第163章 點燃烽火(下)第63章 驚慌失措(下)第154章 排除異己(上)第108章 不加掩飾(上)第144章 脣槍舌劍(上)第208章第166章 正面交鋒(上)第194章第216章第222章第262章第61章 武力試探(下)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103章 威武之師(下)第245章第121章 如沐春風(下)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2章 毛骨悚然第248章第124章 最高機密(上)第238章第232章第23章 鮮血四濺(上)第261章第229章第73章 弱肉強食(下)第15章 震撼天地(下)第267章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200章第229章第58章 大雪無痕(上)第9章 情愫漸起第43章 語氣強硬(上)第105章 無所顧忌(下)第109章 不加掩飾(下)第13章 傳世之寶(下)第217章第40章 赫赫威名(下)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95章 時尚魅力(下)第197章第250章第162章 點燃烽火(上)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176章 天理昭昭第12章 傳世之寶(上)第246章第165章 殺聲震天(下)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210章第198章第232章第184章 (下)第121章 如沐春風(下)第201章第33章 見勢不妙(上)第112章 奢華無比(上)第86章 拋入海中(下)第157章 負荊請罪(下)第169章 以血換血(下)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84章 冒險之旅(下)第227章第153章 獎賞分明(下)第187章第33章 見勢不妙(上)第36章 意外收穫(下)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106章 心急如焚(上)第2章 毛骨悚然第182章 (下)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39章 赫赫威名(上)第134章 將門虎子(上)第252章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105章 無所顧忌(下)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68章 內憂外患(上)第4章 君何人也第100章 戰鬥狀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