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所謂僑郡。指的就是漢人聚居的鄉鎮。

西晉末,八王之亂時,匈奴羯胡接連進入中原,漢族流民四處逃亡,尋找能夠安下一張牀的平靜之地。慕容雋的爺爺甚有政治遠見,他大力招攬漢族流民,在遼水流域設立了數個僑郡。

比如,以冀州流民組成的屯民點被稱爲冀陽郡,豫州流民組成的屯民點爲州郡,等等。從此,“僑”這個詞有了旅居他鄉的含義。後世所謂的“華僑”就是從慕容鮮卑的僑郡演變而出的詞。

當時,五胡以漢民爲下等民族,其中羯胡甚至把漢人當作一種“兩腳羊”,飢餓時可以直接宰殺,煮而食之。在這種氛圍下,壓在漢民頭上的賦稅較重,很多時候,他們本身就是胡人的一種食物。

慕容雋的爺爺招徠漢族流民後,恢復了曹操所實行的屯田政策,漢僑們若是租用鮮卑族的牲畜耕田,收穫按六四分成,官六民四。若部族用牲畜,則收穫對半分,官民各佔五成。

古代百姓的負擔分爲稅與賦,稅是當地官府徵收,主要用於維持官府運作。賦是供養皇帝花天酒地的費用。漢僑繳納的這五成以上的收穫屬於“稅”。此外,他們還要承擔沉重的“賦”,還要加上各種名目繁多的“役”。

即使按五五分成,漢僑們的負擔也是極其沉重的。他們一年辛勞到頭,基本上除了勉強維持生命的食物別無所得。然而,慕容鮮卑用這樣的賦稅水平對待漢民,卻是胡人中對漢人最爲寬容的——起碼他們不吃漢人。

慕容鮮卑正是因爲吸納大量的漢僑,才慢慢的從一個實力不彰的小部族變成遼東最強大的政權。

戰爭打得就是經濟,打得就是糧草。慕容鮮卑擁有着上百萬任勞任怨的漢僑,它的常備軍數量多的令人髮指。漢僑的辛苦勞作,可以讓慕容鮮卑聚集起數十萬大軍常年在外作戰。僅僅依靠拖延戰術就可以讓實力不濟的小部族經濟崩潰,無力再戰。

可以說,漢僑是慕容鮮卑強大的基礎,漢僑稍有異動,強大的慕容鮮卑就會變得像紙糊的老虎一般脆弱。

“天,真的要變了”,封奕心中隱隱產生了一絲恐懼。

漢僑的招撫正是在封氏家族、陽氏家族、皇甫家族等數代漢臣努力下達成的。以前,三山漢國從沒停止向燕國的漢僑使媚眼,然而,燕國的強大讓僑民有一種安全感,他們擔心,漢國雖然賦稅較輕,然而國力的弱小卻不能給與他們安全。

與其將來被屠殺,不如暫時忍受壓榨——這是漢僑們的普遍心理。正是基於這個想法,高翼雖然竭力的招攬漢僑,但他只能找到一些零散的逃奴,形不成規模。

然而,當漢軍冬季大勝燕軍的消息傳到龍城之後,多米諾骨牌倒下了第一張牌。

戰爭結束一個多月後,艱難的穿越了積翠山的潰軍倖存者來到了遼河平原,他們訴說着漢軍的殘暴,於是,多米諾骨牌的倒下了倒下了第二張牌。

中國歷史中,對這段殺戮時代的胡人習俗沒記載,當然,俺們的精英們歷來對生活習俗不感興趣,連本民族的生活習性也懶得記載。俺們寫的所謂24史,只是歷代帝王“起居錄”與“帝王家譜”。尤其是五胡時代的歷史,更是一段被人遺忘的歷史,甚至是禁忌的歷史。漢人當政時,要顧及民族感受,不準說;胡人當政,要堅決篡改與抹殺。

相反,同一時期,與當時胡人同一生活方式的匈奴人,被我大漢驅逐之後,正在蹂躪歐洲,歐洲人對其生活習性記述得很清楚。

從史書上記載的片言隻語,再對比歐洲人對匈奴部族的生活習性記述,可以看出當時五胡部落的許多風俗,其中,漢僑大規模逃亡的主要誘因是鮮卑貴族的春季“索貢巡遊”。

燕國連年戰爭,雖然連續取得輝煌的勝利,但是其下轄漢僑最後的潛力已被壓榨的沒剩一點渣子。當積雪開始消融的時候,在帳篷裡窩了一個冬天的鮮卑貴族開始了年度春季巡遊(我們的史書把它稱作“春狩”,或者“春巡”)。

表面上看,這種春狩是視察領民冬季的損失情況,並清點自己的“財產”,做好春耕準備。但實際上,這是一次“索貢巡遊”。

鮮卑貴族整整一個冬天都在吃自己的牲畜,到了春天,按照鮮卑習俗,他們需要從漢僑那裡得到一些補償。

積雪初溶時正是最艱難的時刻,基本上,所有的漢僑已吃光了去年秋季的積糧,連地主家餘糧也不多。鮮卑貴族的索貢巡遊,按倒了多米諾骨牌的第三張。

此後,聯動效應轟然爆發,乘着鮮卑族尚未聚集起足夠的兵力堵截,遼河流域的各大僑郡爆發出大規模逃亡熱潮。得到消息的僑民乘着鮮卑族尚未走出帳篷,丟棄家裡所有的家資,攜妻帶子,踏着初春的殘雪向漢國奔跑。

跑!快跑!你老兄怎麼還揹着破鍋,扔了吧。俺家鄰居去年跑到了三山,聽他說,你只要人到了,官府就給你發東西。農具、種子、土地……連老婆都發。嘿嘿,聽說倭國的小娘們皮膚又白又細,比你家的大黑驢還聽話。

跑,人到那裡就成……啥?要不要錢?不要錢。土地、農具、房子、種子,還有那又白又嫩的倭國小娘子都不要錢,白給。糧食打下來,連稅負都不用交。漢國人吃糧怎麼辦?拿錢買。那裡的大王可和善了,拿錢跟自己的庶民買糧吃。嘖嘖,天底下哪找這樣和善的大王?跟手下要糧不用刀,用錢砸你。

什麼?你識字?那大人今後可要多照應我了,聽俺的鄰居說,他們那疙瘩把識字的人都叫“城裡人”,只要你識字,就可以搬到三山城裡住。

俺聽說,三山城可富了,全是白色的大石屋,風吹不走,雨淋不上,天天吃肉,穿得那叫好啊。火浣布,知道嗎?三國時那可是奇珍啊,皇帝都撈不到穿。據說是一種花織成的……叫棉花。

城裡人那個富啊,他們人人都穿火浣布,穿一套扔一套。你老兄可是要享福了。

在這樣似是而非的傳言聳動下,僑郡人心惶惶,機靈的僑民乘夜整郡整郡的逃亡。沒走的僑民們探頭探腦,一臉的詭秘神情,路上兩熟人遇到一起,都不用語言交流,全用眼神。

一個眼神飄過去——你還沒走啊?

一個眼神飛過來——沒瞅見機會。

再一個眼神遞過去——什麼時間跑路?

猥瑣的憨笑浮出來——得偷一匹馬……奸笑ing。

“殺”,燕王宮裡,慕容評暴跳如雷:“派快馬通知慕輿根,讓他殺光這幫賤奴。我就不信收拾不了這羣人。這幫漢奴才過幾天好日子,就忘了這好日子是誰給的?”

聽了這話,殿上的漢臣面色尷尬,慕容貴族則臉色鐵青。

沒有了爲慕容貴族無償勞動的漢僑,這些鮮卑貴族怎樣爲祖國的統一大業繼續操勞?

這是個問題,嚴重到動搖國本的大問題。漢奴咋就這樣不願意受壓迫呢?太沒有道德了,一點不講忠恕!

“慕輿根的刀不需要磨”,燕王慕容雋陰沉着臉說:“漢僑的事情,由他放手施爲。我們現在要商討的是怎麼阻止漢僑外逃。”

沒法阻止,三山的高翼豎起大漢的旗幟,招引同族同種的同胞。這本就讓漢僑具有親切感,再加上他不徵農稅,承認財產權的神聖不可侵犯。這讓燕國拿什麼來跟鐵弗高爭奪人心?

燕國馬上要展開春季攻勢,正需要大批糧草、民夫,他們不可能停止向漢僑徵稅,也不可能停止壓榨,他怎麼與鐵弗高爭奪人心?

“殺”,陽鶩從牙縫中吐出冰冷的一個字:“株連同坐,一人逃亡,舉族皆殺。”

這種漢僑的大規模逃亡,似乎很讓同爲漢人的陽鶩羞恥,他咬牙切齒的繼續說:“我們不僅要自己殺,還要讓鐵弗高殺。通知慕輿根,讓他派大軍壓境,勒令鐵弗高交出逃亡的漢僑,交不出人來,交人頭也行。

我們要讓整個遼東知道,漢僑是燕國的財產。誰敢佔我燕國的便宜,我燕國將舉傾國之力報復。如果他們不明白,我們要殺到讓他們恐懼。”

鮮卑貴族齊齊點頭,殿中漢臣輕輕吁了口氣。這一刻,他們把自己與那些低賤的漢僑區別開來。

慕容恪輕輕一咳:“這個鐵弗高,真是個麻煩製造者,眼看春播在即,他卻奪我僑民;大軍正準備南下,他卻誘拐我民夫。

步步先手啊,我們派出慕輿根準備襲擾他,他卻搶先一步,把我的僑民統統拐走,遼河爲之一空,這仗叫慕輿根怎麼打?沒有糧草,沒有後援,沒有民夫,連我們南征之戰都打不下去了。

陽尚書建議命令鐵弗高交出僑民,我看這個鐵弗高不會服軟的。自鐵弗高到了遼東,他何曾服軟過?

昔日,他不過數萬部衆,我幾次三番找他的弓兵前來助戰,他都堅決不肯……聽說,慕容宜這次吃虧就吃在他的弓兵身上。

以他往日的脾氣推斷,這次鐵弗高也決不會交出僑民,眼看春耕在即,這些人撒到田裡,秋後便全是收穫。以鐵弗高的桀驁,他怎會交人?”

慕容雋掃視着大地,諸漢臣滿臉羞愧,面紅耳赤低頭不語。鮮卑貴族雙眼赤紅,殺氣騰騰,尤以慕容評爲甚。慕容霸則低着頭小心的躲開了他的目光。

“以王弟所見,我們是否該停止南攻?”慕容雋傾了傾身體問慕容恪。

“不能停。”幾名漢臣異口同聲。

“不能停”,慕容恪回答:“我國新定幽州,與羯胡、石趙相比我們對待漢人簡直好的不得了。漢人豪族常有囤積糧草的習慣,安州、平州、營州、燕州四地豪族儲存的糧草足夠我大軍南下。以我們對漢人的仁慈,只要稍稍再加點壓力,讓他們敬獻所藏,這不成問題。

時不我待,我們必須儘快拿下中原,再回身與那鐵弗高相鬥。慕輿根的兵馬不足於讓鐵弗高屈服,這好辦,契丹八部勢力不遜於我燕國,讓契丹部與那鐵弗高相鬥吧。

等兩相打得精疲力竭,想必那時,我們已經打下了石趙,等回過頭來,契丹、鐵弗,我們兩個一起收拾。”

燕國遷都薊縣後,宇文部的殘餘,庫莫奚、契丹兩個部族一直徘徊在遼河平原外,垂涎龍城的富饒。庫莫奚出沒于山林,契丹則奔馳於草原,這是燕國的心腹大患。

皇甫真宣慰三山時,帶了一名庫莫奚部落的首領。這位部落首領回去後,向族人透露了宇文公主的下落。庫莫奚是一支山地部族,性格較爲軟弱。受到其他部族襲擾之後,一支庫莫奚部落便開始轉投宇文昭。

庫莫奚族人善於開鑿巖石,而高翼手中恰好有山地之寶:土豆。土豆不挑土質,山窩裡、屋角邊都能種植,而且容易高產。

投奔高翼的庫莫奚小部落與他一拍即合,積翠山脈裡的十萬大山便成了庫莫奚族放牧的地盤,種植土豆之後,庫莫奚人再不慮食物的缺乏。他們開鑿巖石,掘出的銀礦石、鉛錫礦石以及煤礦石、石灰石等爲他們換回了充足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

歸附宇文昭的庫莫奚族因此生活富足,他們的榜樣力量迅速使庫莫奚分崩離潰,先期到達的庫莫奚賀樓雲部落、去斤氏部落、紇奚氏部落紛紛改了漢姓,徹底歸化漢族,並以漢人而自詡,他們的族丁甚至成爲漢軍騎兵的中堅力量。

此時,宇文部分化出來的庫莫奚族已不足爲懼。唯獨契丹部仍兇殘無比。慕容恪招引契丹族攻擊漢國,也是心存禍水南引的想法。

然而這樣一來,龍城附近,遼河流域,今後幾十年必將成爲契丹族的牧馬場。契丹族提前數百年佔據龍城,意味着什麼?

不管意味着什麼,都是漢民族的災難。

公元350年元月,永和五年十二月,史載:燕王慕容雋召契丹八部會攻三山漢國,契丹各部羣起響應,30萬契丹鐵騎呼嘯而下,至遼河平原牧馬,漢國外圍戰雲密佈。

同月,冉閔殺後趙皇帝石鑑,得傳國璽,建立冉魏政權。而後,冉閔遣部將蔣幹持傳國玉璽告知晉朝:“逆胡亂中原,今已誅之;能共討者,可遣軍來也”。也就是說,只要晉朝出兵,就可以恢復故土,然而,“朝廷不應”。

東晉朝廷寧願拒絕這次輕鬆復國的機會,是因爲他們認爲,終生不攻擊晉軍的冉閔本是石虎的下臣,冉閔以下臣的身份反抗,並殺了吃人的羯胡貴族,是違反“三綱五常”的“下可上”行爲,是違背了儒家思想。作爲天朝上國,晉朝寧願不復國,寧願走向滅亡,也不能縱容“違反君臣綱常”的事。

不僅如此,晉朝徵西將軍謝尚還假借鑑定玉璽的名義,將傳國玉璽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建康,獻給晉穆帝,自此,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家;自此,冉閔外援斷絕;自此,北方的漢民徹底被祖國拋棄。

第258章第40章 赫赫威名(下)第250章第180章 (下)第251章第270章第116章 維護尊嚴(上)第46章 陰損招數(下)第228章第193章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150章 威懾力量(上)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231章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230章第270章第133章 火山爆發(下)第141章 幸運逃生(下)第130章 逃離地獄(上)第141章 幸運逃生(下)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105章 無所顧忌(下)第201章第70章 肆意侮辱(上)第116章 維護尊嚴(上)第94章 時尚魅力(上)第244章第146章 夾縫生存(上)第153章 獎賞分明(下)第134章 將門虎子(上)第202章第136章 遭遇險情(上)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44章 語氣強硬(下)第267章第256章第14章 震撼天地(上)第58章 大雪無痕(上)第28章 我回來了(下)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208章第232章第78章 雄才大略(下)第75章 石破天驚(下)第133章 火山爆發(下)第98章 升旗儀式(上)第151章 威懾力量(下)第6章 我答應你第55章 顛倒黑白(下)第57章 火焰之城(下)第188章第65章 半喜半憂(下)第142章 達成心願(上)第146章 夾縫生存(上)第150章 威懾力量(上)第191章第237章第37章 刀劍結算(上)第49章 見機行事(下)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107章 心急如焚(下)第77章 雄才大略(中)第48章 見機行事(上)第212章第140章 幸運逃生(上)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6章 我答應你第83章 冒險之旅(上)第182章 (下)第70章 肆意侮辱(上)第253章第144章 脣槍舌劍(上)第179章 (上)第249章第72章 弱肉強食(上)第102章 威武之師(上)第223章 貞節寶劍第129章 熱血四濺(下)第257章第39章 赫赫威名(上)第93章 環佩叮噹(下)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2章 毛骨悚然第246章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144章 脣槍舌劍(上)第49章 見機行事(下)第215章第86章 拋入海中(下)第151章 威懾力量(下)第257章第229章第123章 敞開心懷(下)第196章第111章 十里秦淮(下)第100章 戰鬥狀態(上)
第258章第40章 赫赫威名(下)第250章第180章 (下)第251章第270章第116章 維護尊嚴(上)第46章 陰損招數(下)第228章第193章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150章 威懾力量(上)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231章第31章 自立門戶(上)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230章第270章第133章 火山爆發(下)第141章 幸運逃生(下)第130章 逃離地獄(上)第141章 幸運逃生(下)第171章 情勢顛倒(下)第105章 無所顧忌(下)第201章第70章 肆意侮辱(上)第116章 維護尊嚴(上)第94章 時尚魅力(上)第244章第146章 夾縫生存(上)第153章 獎賞分明(下)第134章 將門虎子(上)第202章第136章 遭遇險情(上)第160章 進爵封侯(上)第44章 語氣強硬(下)第267章第256章第14章 震撼天地(上)第58章 大雪無痕(上)第28章 我回來了(下)第91章 匪夷所思(下)第208章第232章第78章 雄才大略(下)第75章 石破天驚(下)第133章 火山爆發(下)第98章 升旗儀式(上)第151章 威懾力量(下)第6章 我答應你第55章 顛倒黑白(下)第57章 火焰之城(下)第188章第65章 半喜半憂(下)第142章 達成心願(上)第146章 夾縫生存(上)第150章 威懾力量(上)第191章第237章第37章 刀劍結算(上)第49章 見機行事(下)第148章 談婚論嫁(下)第107章 心急如焚(下)第77章 雄才大略(中)第48章 見機行事(上)第212章第140章 幸運逃生(上)第52章 寡不敵衆(上)第6章 我答應你第83章 冒險之旅(上)第182章 (下)第70章 肆意侮辱(上)第253章第144章 脣槍舌劍(上)第179章 (上)第249章第72章 弱肉強食(上)第102章 威武之師(上)第223章 貞節寶劍第129章 熱血四濺(下)第257章第39章 赫赫威名(上)第93章 環佩叮噹(下)第117章 維護尊嚴(下)第2章 毛骨悚然第246章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144章 脣槍舌劍(上)第49章 見機行事(下)第215章第86章 拋入海中(下)第151章 威懾力量(下)第257章第229章第123章 敞開心懷(下)第196章第111章 十里秦淮(下)第100章 戰鬥狀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