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永和九年六月。鮮卑人斬冉閔於和龍城外漢屍丘。史載:冉閔死後,山左右七裡草木悉枯,蝗蟲大起,從五月到十二月,天上滴雨未降。

同月,慕容雋定都鄴城,正式稱帝,並將年號定爲元璽元年。

這一年,中原同時存在三個皇帝,分別是秦帝苻健,晉帝司馬蚺、燕帝慕容雋。與此同時,中原各地年號不一,連涼國,仇池國、代國等國,雖未稱帝,但也擁有自己的年號。

燕國稱帝后,鑑於這種情況,爭正朔、明法統,就成了具有現實意義的政治問題。

在選擇什麼爲其帝德的問題上,燕國漢臣還有一番爭論。最初,因爲燕國得到了西晉的傳國璽,羣臣便上言:“大燕受命,上承光紀黑精之君,運歷傳屬,代金行之後。”也就是說,燕國在五德歷運中,應該秉承水德。

但燕國作爲第一個具有五德歷運的國家出現在中原,就有一個問題——它否認了石趙的胡族政權,石趙雖然殘暴,以食人令人厭惡,但燕國吃的漢人也不比石趙少。而且都認石趙的存在,對於同是胡人政權的燕國,也存在莫大的危害。

爲此,北地第一漢儒韓恆一錘定音,確定:食人政權羯胡,也屬中華民族的五種道德之一,是“水道德”,而燕國承繼石趙的水德爲木德,是五德歷運傳統的健康延續。

這一消息傳出後,苻氏前秦也立馬自居木德。繼前秦而起的姚氏後秦,也自稱是繼承了前秦法統的。《晉書·姚萇載記》記載:“萇自謂以火德承苻氏木行,服色如漢氏承周故事。”

自此,“胡人征服漢人也算漢人的五德之一”,成爲一種漢民族傳統綿延相傳。而這一些都是我們民族那些飽讀聖賢書的民族精英告誡百姓的,他們把這傳統傳續了1700年,至日本侵華時,博學者認定:日本屬土德,尚黃;民國政府戰勝日本,屬木德,尚蒼(藍,也就是‘青天白日’);新中國成立,那是火克水,所以新政府屬火德,尚紅。於是,紅旗成爲國旗,紅一片成爲主流文化。

“胡人征服漢人也算漢人的五德之一”——地球文明中最荒誕的莫過於此,可你不能用地球文明的道德標準要求我們,我們的“國情不同”,從不“生搬硬套”地球文明的道德標準。

這並不能奇怪,在另一個時空裡,1961年3月,武漢大學物理系曾受命“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不要“生搬硬套西方科技”,要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物理學體系”,其中包括“符合中國國情的萬有引力常數”,“符合中國國情的重力加速度常數”、“符合中國國情的第一宇宙速度”等等。

幸好,我們當時處在一個“社會主義大家庭”裡,那位大家庭的“老大哥”不好意思自己出面,讓捷克共和國出面,才把俺們拉回到地球文明的懷抱,否則……(想想你都會一身冷汗)……

東方木,在色爲蒼;南方火,在色爲赤;中央土,在色爲黃;西方金,在色爲白,北方水,在色黑。自燕國確立爲“木德”後,他們的軍旗、儀仗旗爲蒼藍色;苻氏前秦跟燕國學,軍旗、儀仗旗也爲藍色;而堅持金德的晉朝軍旗爲白色;作爲他的屬國,有以航海文明(北方水)爲基準,漢國軍旗尚黑,爲白邊黑鷹旗,儀仗旗(國旗)爲黑底白鷹旗。

“燕朝”忙着確立五德歷運的事情,晉朝也亂成了一團,桓溫上書朝廷,譴責殷浩的怯懦與無能,開始了中國第二次“倒幕”運動,同時,他調集軍隊沿江南下,聲言要驅逐在淮南禍害四鄉的羌人姚襄。

桓溫的大軍陳兵江岸,晉朝內部分不清他是想打姚襄還打都城建康,這次朝廷大臣們終於明白了,在絕對武力面前,語言蒼白無力。

桓溫四次北伐都讓朝廷用言詞勸止了,這次兵臨城下,朝廷再也找不到勸兵的話,於是他們急忙撤除了殷浩所有官職,並把他發配廣州擔任地方官員,同時受領桓溫組建新一代幕府。

桓溫忙着接受政權,同時,他也沒有忘記厲兵秣馬準備征討姚襄。

在此種情況下,待在黃郭戌的高翼則被徹底遺忘。

高翼不是一位能閒下來的人,在三個月的無所事事當中,他俘獲了鬱州島十萬流寇。其中,七千青壯被他挑選出來,在黃郭戌修建石牆石堡,和一道深入海中兩公里的石堤碼頭。

雖然很忙碌,可高翼總是感覺到,自己就像三毛流浪記中,被空降至敵後的三毛一樣,等得鬍子都白了,等的兒女都一大堆了,可是召集他參戰的命令遲遲未到。

高翼可不敢在黃郭戌一等八年。是年八月,燕國境內蝗蟲四起,部分蝗蟲飛過燕山,進入遼東境內。與此同時,燕國開始大徵士兵,準備按胡人的慣例進行秋季征討。

凡此種種,漢國留守的大臣在重重的壓力下,再也支撐不下去,雪片般的信函飛往黃郭戌,要求高翼趕緊回國。於是,高翼在那裡再也待不下去了,他悵悵然的登船回國。

“我這是幹了什麼?轉戰千里,本想參與一場巔峰對決,結果只是進行了一場乏味的驅逐戰。”離開黃郭戌時,高翼心情很不好。他望着遠處消失在地平線中的南方陸地,鬱悶的思量着。

乏味,沉悶的等待,整個世界都在忙着爭權奪利,我卻在那裡無所事事,恩,修建了個港口,可這個港口算什麼?一個和平的港口,四周航道開闊,無遮無攔,只要有水軍,那裡就是登陸的大門。

現在是戰爭時期,屏護這樣一個港口,所花的精力太多了,同等數量的巡邏船,我可以封鎖整個渤海灣。

乏味的戰爭,無聊的等待,迫在眉睫的戰爭,好在捕獲了幾萬流寇,消除了孫恩叛亂的隱患,算是對歷史一種改變。

歷史真的難以改變嗎?冉閔的滅亡雖然拖後了一年,但他還是滅亡了。而歷史竟然沒有產生連鎖反應,讓燕國的稱帝也拖後一年。這一切,生存怎麼那麼難?

高雄看到高翼揹着手,低着頭在甲板心事重重的踱步,他想找點好消息,讓高翼心情開朗一點。軍人們,他說的消息當然與軍事有關。

“王,聽說,這次燕國徵兵,居然連女人都徵入軍中,北地已經有一首詩詞,描寫女子參軍的情景。”

“嗯”,高翼心不在焉的應了一聲。他知道那首詩,那就是《木蘭詞》的原形,後來宮廷樂師根據這首詩,做出了樂府詩歌《木蘭詞》。

那個女子應該姓謝,後來,她被改名作花木蘭。

高雄見到高翼一點沒有高興的反應,連忙又說起一件大事:“王,你曾經說過,銅臺火炮只有百十發的壽命,而鋼臺火炮纔有數千發的壽命。王南行這會兒,有人試着把石灰石加入鋼水中,結果練出可以鑄炮的鋼。顧阿山他們已經試製了數十門鋼臺火炮,據說打到三百發的時候,還沒有出現炸膛現象。”

高翼臉上皮肉抽動了一下:“這倒是個好消息,以前我們的技術不過關,有炮不敢亂用,若有千發壽命的大炮,那麼,打一場大仗足夠了。”

高翼擡起頭來,看着忐忑不安的高雄,展顏一笑:“你知道,我爲什麼憂慮嗎?因爲從今往後,我必須一個人戰鬥。歷史的車輪,沉重啊。”

高翼一拍胸膛,高聲喊道:“王,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還有我,還有漢國領下四十萬百姓,我們將跟着王,隨着王的戰刀所指,我們無所畏懼。”

高翼苦笑了一下:“你哪裡知道,燕國隨意就能聚集起百萬大軍。”

“可我們有霹靂,我們有大炮,王,聽說你五千人就擊潰了二十萬大軍。我們國內還有兩萬軍隊,照這樣覈算,燕軍來八十萬,我們也能打他個落花流水。”

高翼臉色和緩了一下,心裡卻在暗暗叫苦。

那是一場不可複製的勝利,漢軍的土雷初次亮相,讓不知所以的燕軍士氣崩潰,但再次相逢,有了思想準備的燕軍就不容易被恐慌所擊倒,那將是一場艱難的戰鬥。戰爭到最後,拼的就是財力和物力。

可這些高翼不能說,當燕軍鼓動比漢國人口還多的大軍,滿山遍野而來時,高翼不能讓漢國的士氣泄底。他只能做一臉平靜狀咬牙堅持。

大不了拋棄那些瓶瓶罐罐,撤回三山,做持久戰的打算。水軍在手,撤回三山的漢國只有他打燕國的份,輪不到燕國鮮卑人發言。

“我們的火藥儲備怎麼樣?”高翼關心的詢問其戰爭準備狀況。

戰爭,並不想文人想象的那樣,依靠運籌帷幄就可以決勝千里,它憑的是戰爭物資。拿破崙與普魯士的一場二三十萬人的大會戰,消耗了4200萬磅炸藥,請注意是“萬磅”。而美國雕刻總統山總統雕像,用去了714萬磅炸藥。

燕國與漢國一旦開仗,那是一場百萬級的大會戰,光儲存的炸藥至少要1萬噸。這還是冷熱兵器交替時代的炸藥數。如果雙方都使用熱兵器,1萬噸炸藥甚至不夠一天的消耗。

“我不知道……”,高雄坦率地說:“自漢王南下以後,國務院發佈命令,禁止水軍開炮,而後,修路用的炸藥也停止發放。聽說,各軍械工廠正在瘋一樣的趕製火藥。

自那以後,我水軍戰船從硫球島運送了130餘船硫磺,每船運送三百噸左右,累計四千噸。此外,第二水師從九州島運送了上百船硝石,據說倭國上下還在砍伐木頭,燒製木炭,濃煙滾滾籠罩整個倭島。

木炭是由商船運送的,具體運多少,我不清楚,按照硫與硝的用量測算,我們現在儲存的火藥應該在萬噸以上。

還有土雷,今年已經停了肥皂的生產,全力生產炸藥油(甘油)。我預計,那些炸藥的量絕對夠燕軍喝一壺。”

高翼聽到這兒,心情略微開朗一些。萬噸炸藥在手,一場小規模的戰鬥應該足以應付,剩下的事就是看韌力了。

當夜,高翼直接抵達三山漢王府安睡,他回來的消息立刻通過快馬傳遞到龍城。

在他走後的數個月裡,漢國的臣民發瘋一樣的修建自己的堡寨。他們明白一場規模巨大的國戰即將開始,這是一場不死不休的戰鬥,拼搏到最後,只有一方倒下才算勝利。爲了不讓自己倒下,他們將自己的屋堡建的又厚又高,這場瘋狂建堡的活動,倒使得滑輪、起重機這些設備迅速普及。

“戰爭,比十所大學更容易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第二天,高翼看着連夜趕來彙報的五相,感觸萬千地說:“聖賢之言,誠不欺我。”

“聖賢?哪位聖賢?”,這裡面就陳嬰讀的聖賢書比較多,他還不瞭解高翼那喜歡胡言亂語的毛病,所以訝然的問。

高翼避而不答,他拿起那份建設報告,興致勃勃地說:“如今各地都以屋堡爲生活中心,早晨出堡勞作,夜晚回堡安歇。我有意推廣這種‘屋堡行政’。”

“怎講”,黃朝宗問。

“就是把屋堡全部升格爲城。一城爲一邦,以城邦制管理百姓。一郡設數城,城中准許居住農民、匠師、士兵、行政官及其家眷,而各城交易則在城下町進行。百姓平常圍繞着城市生活,一旦遇到入侵,則退後城內,居城而守。

城外,我們禁止閒雜人員建房居住,若有違反規定者,則房屋推平,人判爲奴隸,以勞作贖罪。這樣,我不許通過特別的通知,就能做到堅壁清野。

還有,城市居住人口過多,怎麼辦?那就再建一個衛城。衛城建好後再分流人員,我們用連續的城堡構成‘石頭長城’,讓燕軍來了,什麼也得不到!

行政麼,各城設立城守,主管軍事;設立司法官司法警,主管治安;設立城主,主管民政。實行封建包稅制,由城主負責經營城市。城市稅收的十分之二歸城主,士兵薪水由兵部核發,司法官司法警薪水由刑部核發。稅收官,市政官由城主負責發薪,城市經營得好則稅收高,稅收高則城主及其屬員收入高。

彈劾,彈劾體系也要搞好,我們承續西漢體制,各地由鄉老組成議政監察體系,但也要改變一下,比如:鄉老也有人數限制。每百戶准許選則一位鄉老代表民意。人口有兩百戶的城堡准許選兩位鄉老,以此類推。

此外,鄉老也非固定不變,每五年由百姓來次推舉,凡無從軍經歷、無文化者不能參加推舉。也就是說,只有退役軍人與退職官員纔有資格參選。而不足百戶者,准予合推一位長者。這樣一來,城堡中年齡最大的人會自動當選鄉老——不管其是否識字。”

晉代是中國最黑暗的時代,後人很難想象這時代漢人所經歷的苦難與折磨,但晉代也是中國最接近世界先進政體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國跨上了城邦文化的邊緣——塢堡政體。同時,中國也開始了重返封建制的嘗試。

可惜,緊接而來的、一浪接一浪的“民族大融合浪潮”,讓中國許多好傳統完全喪失,而得到中國傳承的倭國,卻在一個荒涼的島上,從結繩記事開始,一點一點接近文明。而其後,承繼了殘存魏晉文化的隋唐文明,卻開出了民族最璀璨的花朵。

現在,高翼所做的一切,就是把中華文明重新拉回正確傳統的懷抱。

他能完成這一切嗎?

沒有人知道?

“現在我們談一談備戰吧”,金道麟耐不住了,他打斷了高翼關於政體的探討:“據聞,燕國打算集結60萬大軍西征,我們該如何應付?”

第221章第180章 (下)第32章 自立門戶(下)第96章 戰無不勝(上)第196章第146章 夾縫生存(上)第151章 威懾力量(下)第113章 奢華無比(下)第203章第237章第214章第246章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252章第38章 刀劍結算(下)第22章 威風凜凜(下)第190章第191章第1章 生逢亂世第103章 威武之師(下)第154章 排除異己(上)第213章第237章第248章第248章第220章第34章 見勢不妙(下)第118章 泄露身份(上)第252章第244章第94章 時尚魅力(上)第228章第174章 斷章取義(上)第16章 勉爲其難(上)第143章 達成心願(下)第177章 (上)第224章 全都瘋了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194章第64章 半喜半憂(上)第41章 粗鄙無禮(上)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59章 大雪無痕(下)第81章 起錨出航(上)第84章 冒險之旅(下)第95章 時尚魅力(下)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28章 我回來了(下)第266章第238章第167章 正面交鋒(下)第17章 勉爲其難(中)第173章 突破重圍(下)第234章第225章 歲差幾何第238章第233章第71章 肆意侮辱(下)第126章 難以改變(上)第126章 難以改變(上)第145章 脣槍舌劍(下)第269章第140章 幸運逃生(上)第217章第196章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209章第153章 獎賞分明(下)第39章 赫赫威名(上)第118章 泄露身份(上)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40章 赫赫威名(下)第108章 不加掩飾(上)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138章 望君珍重(上)第22章 威風凜凜(下)第58章 大雪無痕(上)第204章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47章 猛虎出籠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261章第232章第238章第71章 肆意侮辱(下)第197章第256章第231章第202章第103章 威武之師(下)第179章 (上)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184章 (下)第174章 斷章取義(上)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241章 紅妝粉飾第109章 不加掩飾(下)第140章 幸運逃生(上)
第221章第180章 (下)第32章 自立門戶(下)第96章 戰無不勝(上)第196章第146章 夾縫生存(上)第151章 威懾力量(下)第113章 奢華無比(下)第203章第237章第214章第246章第114章 清麗脫俗(上)第252章第38章 刀劍結算(下)第22章 威風凜凜(下)第190章第191章第1章 生逢亂世第103章 威武之師(下)第154章 排除異己(上)第213章第237章第248章第248章第220章第34章 見勢不妙(下)第118章 泄露身份(上)第252章第244章第94章 時尚魅力(上)第228章第174章 斷章取義(上)第16章 勉爲其難(上)第143章 達成心願(下)第177章 (上)第224章 全都瘋了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194章第64章 半喜半憂(上)第41章 粗鄙無禮(上)第240章 男兒氣概第59章 大雪無痕(下)第81章 起錨出航(上)第84章 冒險之旅(下)第95章 時尚魅力(下)第56章 火焰之城(上)第28章 我回來了(下)第266章第238章第167章 正面交鋒(下)第17章 勉爲其難(中)第173章 突破重圍(下)第234章第225章 歲差幾何第238章第233章第71章 肆意侮辱(下)第126章 難以改變(上)第126章 難以改變(上)第145章 脣槍舌劍(下)第269章第140章 幸運逃生(上)第217章第196章第122章 敞開心懷(上)第209章第153章 獎賞分明(下)第39章 赫赫威名(上)第118章 泄露身份(上)第170章 情勢顛倒(上)第40章 赫赫威名(下)第108章 不加掩飾(上)第21章 威風凜凜(上)第138章 望君珍重(上)第22章 威風凜凜(下)第58章 大雪無痕(上)第204章第54章 顛倒黑白(上)第47章 猛虎出籠第147章 夾縫生存(下)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261章第232章第238章第71章 肆意侮辱(下)第197章第256章第231章第202章第103章 威武之師(下)第179章 (上)第88章 用心險惡(下)第184章 (下)第174章 斷章取義(上)第149章 談婚論嫁(上)第26章 兩族分制(下)第241章 紅妝粉飾第109章 不加掩飾(下)第140章 幸運逃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