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翼接過對方遞來的酒杯。端着杯子,盯着杯中酒,足足有一分鐘時間,方纔舉杯說:“人必自救,然後才能救人。天神只會幫助幫助自己的人。
祖宗基業需要守護,然而,人爲萬物之本,若無人在,再厚的基業也要荒蕪,存人失地,早晚有一天,你會人地皆得。存地失人,地人皆失。
無人祭奠的祖宗,他還是祖宗嗎?子達兄,我也不多勸你,此地留得住,你便留。若留不住,你可北上遼東,到帶方郡漢國找漢王,就說下邳故人來訪,他就會明白了。”
陳嬰長揖,瞭然地說:“漢王一路走好……漢王高義,我下邳子民一定深記。”
高翼打馬走出下邳,身後,陳嬰兀自在那兒慨嘆:“我堂堂大晉子民,危難之際,竟要一個遼人前來拯救,我今日羞見漢王也。”
隊伍出了下邳城,才走不遠,乞活軍探馬忽至,頓時,流民們炸了窩。大多數流民拼命的邁開雙腿,不辨東西南北的亂奔亂跑,有些人甚至直衝着乞活軍探馬跑去。另有一小部分人嚇得邁不開腿,只知道坐地嚎哭。
紛亂的流民們拼命的擠入高翼的隊伍,將侍從們衝散。高翼數次避開流民,準備重整隊列,但他才聚集起三五個人手,流民們便一鬨而至,似乎,他們覺得唯有擠入高翼的隊列才能安全。
僅僅五十餘人的探馬,竟然攪的上萬人的隊伍一團亂麻,攪的高翼立不住陣腳。高翼聲嘶力竭的招呼他的士兵。
那些乞活軍探馬則肆無忌憚的劫殺着紛亂的流民,讓高翼雙目盡赤。
“羊羣,羊羣戰術,聚集起來,不要亂跑。”高翼聲嘶力竭的招呼流民。
他說的是一個著名的動物本能。在弱肉強食的生存競爭中,弱小的食草動物遭遇獵食者時,常常自發的圍成一圈,緊緊的擠在一起,讓獵食者無從下嘴。
然而,人不是羊,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兩條腿跑不過四條腿的馬,他們也不奢望如此,只希望自己比同伴兒跑得快。在這種心理下,根本無法聚集人手。
此刻,還跟在高翼身邊的唯有楊結與宇文豹。宇文豹眼看數次集結不成功,他已帶着數名同伴,迎上了乞活軍的探馬,與他們戰鬥起來。
“王,請先走,漢國數萬百姓期待着你,請多想一想你的子民。”宇文豹邊搏鬥,邊用鮮卑語衝高翼喊叫。
宇文豹的意思是,請高翼不要爲了這些素不相識的人,拋棄了自己屬下的數萬百姓。高翼嘆了口氣,也許,只有自己離開,這些流民纔會逐漸平靜下來。
他高喊一聲:“各自爲戰,若有失散,自行前往三號地區集結。”隨即,他打馬衝出了流民的包圍。
宿預城門緊閉。高翼一路急奔到了宿預,遠遠已見到宿預城下密密麻麻的難民。這纔是真正的下邳城城民,他們比高翼早走了一天,如今正滯留在宿預城下。
“徵北大將軍(褚裒)何在?”高翼催馬來到城頭,揚鞭衝城上大喊。
許久,城上浮起幾個寥寥的人頭,其中一個將軍打扮的人探身打量了一下高翼的隊伍,見到高翼雖然只有三兩個侍衛,但一身裝束,鎧甲鞍馬齊全,不容小覷,便和善的問:“來者何人?”
事態緊急,高翼顧不得隱藏身份,他大聲回答:“我是遼東帶方郡外藩,漢國國王高翼。乞活軍探馬正在十餘里外屠戮流民,請褚大將軍速速發兵救援。”
城樓上的將領搖了搖頭,嘴脣蠕動,低聲嘟囔了句什麼,相隔太遠,高翼沒聽清楚,便大聲問:“什麼?”
城樓上的將領提高了嗓門,回答:“徵北大將軍已渡泗水,正退往廣陵。我等城中兵微將寡,無力救援。漢王,胡兵將至,你是打算入城呢,還是繞城別走?”
典範啊,這纔是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典範。按照近代的度量衡測算,下邳城與廣陵相隔有一千餘里,中間還隔着數條大江。褚國丈在打了個小小的、損失千餘人的敗仗之後,立刻決定在千里之外“穩定陣線”,真是書生將領的典範。
高翼與城上的對答,引起城下流民的轟動,這些人哭爹喊娘,叫成一團。
宇文虎一見此種情況,爲避免重蹈覆轍,他反手揪住了高翼的馬首,叮嚀楊結一句跟上來,便不由分說的拽着高翼的馬頭,繞城而走。
高翼的行爲引起了連鎖反應,宿預城下,流民們收拾起行裝,再度移動起來。他們麻木的大腦中沒有別的想法,只有兩個字:向南。
雖然故土難離,但是南方纔是他們這些漢人的政權,只有在南方他們纔不是下等人。
跑不多久,楊結在高翼身後低聲喊:“王,宿預城開城門了。”
高翼勒住馬,回首觀看,只見宿預城南門大開,從城裡涌出無數手提包裹,背兒攜女的父老鄉親。他們滾滾的匯入流民的大潮,向着南方,向着他們自己的國度前進。
隨後的日子是一連串噩夢。滾滾的難民大潮沿着泗水向下遊走,進入南冀州時,流民的人數已經達到二十萬。
此時,褚國丈戰敗的消息擴散開來,晉朝降將陳逵爲了避免石趙的迫害與追殺,他舉火點燃了整個壽春城,熊熊大火燒了十餘天,整個壽春城一片殘垣斷壁。
陳逵焚壽春後,帶着家眷逃走,不知所蹤。梁州刺史司馬勳聞訊後也緊急撤軍,配合他的仇池國國公楊初,也不敢停留,連夜撤軍。剩下的桓溫更不敢獨挑大樑,立刻把軍隊縮了回去。
晉朝北伐的軍隊全部撤走後,長安、梁州一帶成了勢力空白,氐族姚戈仲與羌族蒲洪之間爲了爭奪這片權力空白,立刻爆發了大戰。恰好使那幾只急撤的晉軍免去了滅頂之災。
但高翼就沒那麼幸運了,褚國丈撤的過於乾淨利落,江北之地沒留下一兵一卒防守,得到褚國丈撤軍的確切消息後,李農的兩萬騎兵展開了不依不饒的追殺。
高翼離開宿預城的第三天,李農大軍開至,宿預應聲陷落。此後,李農的乞活軍開始屠殺追隨褚國丈的腳步、準備南遷的流民。高翼卷在流民大潮中,行李盡喪,身邊只剩宇文虎與楊結兩個伴當,身不由己的來到了泗水與淮水交匯處——角城。
接着,便有了本文開首那一幕高翼與王祥會面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