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

文淵閣正在逐漸實質性的變成大明的內閣,多數以尚書兼任文淵閣學士,皇帝處理政務,皆問政於文淵閣,文淵閣首輔,也正在逐漸成爲大明的宰相。

文淵閣替皇帝起草詔令、批條奏章、商承政務,乃是實權。

而翰林院,則是養才儲望之所,負責修書撰史,爲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等,乃是人才儲備和議政之地。

楊洪怕的就是陛下這臨時起意,把講武堂參謀部變成大明的文淵閣,戰事不同於政事,而且大爲不同,一旦這參謀之事,辦成了宋朝那般在外將領,仍受君命,將從中御,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楊洪旗幟鮮明的反對過文官過分干涉武將在外作戰,曾經以東華門外唱名方爲好男兒之事,上諫陛下,防止再復前宋重文輕武。

大宋那一套是宋太宗皇帝趙光義制定的,將從中御的命令。

具體來說就是太監監軍、廟算部署、發放陣圖。

太監看着,將領必須按着皇帝的命令,廟算算出,何日行軍何處、在何處紮營,面對敵人的時候,又要擺出什麼平戎陣去迎敵,是爲陣圖。

有一次就鬧出了笑話,河流改道,將領不得不將大營,紮在了水中…

大宋就是通過這麼一套制度,徹底實現了重文輕武,大明雖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興文匽武、以文抑武之事,但也只是常規的防備軍隊失去控制,成爲藩鎮的常規操作。

但是大明一朝,非武功不可獲勳爵,一以貫之,武勳超品,地位尊崇,這是沒有變過的。

陛下要是依託講武堂、老將廟算,甚至何時紮營在哪裡都規定,那這總參,不設也罷。

“只是翰林院罷了,是將帥儲備和參議之地。”朱祁鈺搖頭,說明了自己設立的想法,五軍都督府現在不堪重用。

信國公府和孫忠搞姻親;英國公府張輔那倆弟弟整天霸佔土地,藉着英國公府的名頭作威作福;現任英國公張懋年紀尚輕,雖有鴻鵠之志,也頗有天分,但只有九歲,這次半年考,都沒過關。

“總之還是暫行五軍都督府職能,昌平侯多慮了。”朱祁鈺笑着說道。

五軍都督府本就多由勳貴把持,那征戰多年的老將比如楊洪,比如徵南將軍陳懋,他們也是勳臣。

勳貴文臣爲手腳,內臣爲耳目,這一點的國家之制,朱祁鈺還是不會改變的。

楊洪鬆了口氣說道:“那臣就沒有什麼疑問了。”

決勝於千里之外,這種事少之又少,天時地利人和,皆因時而動,在外作戰,哪裡能事事聽從廟算?

朱祁鈺當然不會做機槍挪十米、空投撒手令這種事。

也不知道是大宋戰神在民國,還是民國精神在大宋,歷史的長河裡,誕生常公和趙二,這麼一對兒臥龍鳳雛,實在是種花家的不幸。

“五軍都督府都督多爲榮養勳臣,久不習弓馬,不歷戰陣,戰備鬆弛而不修軍事,將國朝戎事皆付這等人手中,朕不放心。所以,才選能戰悍將,暫代五軍都督府職能。”朱祁鈺還是將自己的目的講明白。

五軍都督府本就有參議軍事的職能,勳臣都是皇帝的肱股,他們爛了,大明真的好不了。

“唉。”朱祁鈺重重的嘆了口氣,這幫勳臣後代不是爭氣。

講武堂涇渭分明的分成了兩撥人,一波是京師保衛戰的立下功勞的悍兵,一波是勳戚之後,無論是操練、推演、兵推、糧草測算、工程等等,勳戚之後,成績都不如那羣悍兵。

張輗、張軏深夜到郕王府,就是求個特權,被朱祁鈺批評了一番。

那楊俊也是勳臣之後,張懋也是勳臣之後,張懋還是個孩子,楊俊能死戰身中十七創,依舊下馬陷戰,張懋一個孩子,也能夠毫無抱怨。

勳戚和勳戚的差距,怎麼那麼大呢?

興安將陛下送回了泰安宮之後,才長長的鬆了口氣,每天陛下出門,興安都是提心吊膽的,只有回到這泰安宮,他才心安了幾分。

他叮囑了宮衛定要認真巡查,郕王府自從改名泰安宮後,所有的護衛,都是由十三騎無名緹騎帶隊巡查,安全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興安換了衣服,才步行去了太白樓,這是小時雍坊的酒樓,在京師七十二家酒樓中,算是上流的樓。

此處自然和燕興樓一樣,設有一人容行的甬道,而興安認真查驗了消息,又將重點關注的內容劃上,讓東廠的番子們去辦。

他脫掉了鞋,走過了長長的甬道里,開始遊走。

這一次,興安居然聽到了孫忠的聲音。

興安眉頭緊皺,之前稽王府的事兒,稽王妃和太后吵了一下,把稽王府摘了出去,會昌伯府的庶子孫續宗自殺,算是給了陛下和臣工們一個交待。

但是這孩子,剛被剁了腦袋兩三天,這就又出門尋歡作樂了嗎?

在一些人眼裡,或許像奢員、庶子、贅婿、家僕,都不是人吧。

興安駐足傾聽。

“父親啊,四子的事兒,也別難過。”孫繼宗給孫忠滿上了一杯。

孫忠嘆息的說道:“我要不摔那一跤,陛下能饒的過我們會昌伯府?會昌伯府出了這麼個庶孽來,差點就給我們會昌伯府招致災禍!”

興安嗤之以鼻,這這些人倒是口風極嚴。

在外面吃酒說話也是如此這般的統一口徑。

“柱國,眼下這朝堂烏煙瘴氣,被那個于謙搞得一團糟,幾位明公也是被錦衣衛的淫威嚇得瑟瑟發抖,不敢直言上諫,如此下去,國將不國啊!”顧耀是都察院的御史,顯然爲了博那總憲的位置,顧耀找上了柱國孫忠。

孫忠嘆息的說道:“眼下朝堂之上,是逆臣帶刀,昏庸無德,鮮恥而寡情!陛下受奸臣矇蔽,沉賦重稅,窮兵黷武,毫無安民之舉,吾實在是憂心忡忡啊。”

逆臣逮刀說的是盧忠,奸臣矇蔽自然說的是于謙矇蔽聖聽。

孫忠在外這番話,可謂是滴水不漏,忠心耿耿!

錯的不是皇帝是臣子,皇帝只是被矇蔽了。

孫忠話鋒一轉說道:“那這到底是誰在矇蔽陛下聖聽呢?不顧親親之誼,強削太上皇帝號,就不怕這天下藩王,起兵清君側嗎?”

“其實就我看,這于謙,就是天下第一號奸臣!比那王振還要王振!”

顧耀深吸一口氣,頗爲震撼的說道:“柱國高明啊,好一個,比王振還要王振!來走一個!”

“來!”幾個人推杯換盞,喝到了興處,氣氛正濃。

顧耀嘆息的說道:“可是這于謙,畢竟有從龍之功,又有安定社稷之功,這可不是說倒就能倒的。”

“那于謙,仗着與陳鎰有舊,就推薦陳鎰做總憲,陳鎰酒後狂言,被陛下貶斥出京,去和那徐有貞一道修黃河去了。”

“現在於謙又仗着和王文有舊,就推薦了王文做總憲,于謙這是要做什麼?這分明是要把持朝政!”

顧耀的臉色有些猙獰,徐有貞走了、陳鎰走了,論資排輩,也該輪到他顧耀了吧,結果又來了個王文!

于謙這簡直是欺人太甚!

孫忠老神在在的說道:“若是要倒於,就不能涉及到陛下,若是涉及到了陛下,就倒不了於。”

興安愣愣的聽着他們的陰謀詭計,這分析的還蠻有道理的。

顧耀滿是疑惑的說道:“倒於不能涉及陛下?”

“那要不從農莊法這邊開始發力?”另外一位御史開口問道。

“愚不可及!”孫忠愕然的說道:“你真當是于謙弄出的農莊法嗎?蠢!”

“那要不這樣,給於謙送兩個小妾,彈劾他目無法紀!”另外一名御史拍手說道。

孫忠愣愣的看着這個御史,眨了眨眼說道:“你送他就要嗎?你剛送,他就把人送泰安宮去了,回頭查辦你個朋比爲奸,你死不死?”

“再說了,九重堂,你送的進去嗎?”

要是能把人送進九重堂去,孫忠自己早就送了,還用等到這個御史出主意嗎?

“那從哪方面彈劾呢?他連詩會都不參加,整日忙於國事…”顧耀說了一句實話,于謙這個人,簡直是無懈可擊。

興安在外面聽着,卻是悟出了另外一番道理,倒於就不能涉及陛下,但是倒於就是在倒陛下…

他頗爲好奇,這幫人,到底要怎麼樣把于謙扳倒。

興安不太擅長這種陰謀詭計,于謙這種私德無虧,公德無垢的臣子,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扳倒,除非陛下對於謙心生間隙,冤殺之,那纔有點可能。

而且得快刀斬亂麻,錦衣衛那種坐實增補兩次,慢吞吞的法子,根本不可能殺的了于謙。

天下冤之,那可是要鬧出大事的,陛下若是強殺于謙,那些雄圖偉業,還能夠實現嗎?

興安搖了搖頭,這怎麼倒?

顧耀猶豫了片刻說道:“要不彈劾于謙裡通瓦剌?弄一封密信出來,說是他和也先的書信。”

孫忠終於被氣到了,他用力的咳嗽了兩聲伸出手來說道:“你信于謙裡通瓦剌韃靼嗎?”

顧耀搖了搖頭。

孫忠頭皮發麻的撓了撓頭說道:“還是啊!你都不信,你指望着陛下信嗎?你弄在確鑿的證據,也是要被陛下的錦衣衛給查的明明白白,到時候牽連你自己啊。”

“他于謙要是裡通瓦剌,爲何還要打這京師之戰,直接帶着人南逃,什麼都有了。糊塗!”

這幫人,都是臭魚爛蝦,跟他們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陰謀詭計!

顧耀忽然開口說道:“我有個想法。”

“我們可以如此這般…”顧耀的聲音突然小了很多,而興安的耳力極好,卻是完全沒聽到他們到底說的什麼。

隨後這幫人,便再也不聊國事了。

一直等到子時之時,都察院一行三人才等在外面的轎子走去,還互相作揖告別。

就在太白樓門前,五城兵馬司的一個校尉,顯然是愣頭青,並不知道這是諫臺的轎子,還上去盤問。

結果卻是被轎伕怒斥。

“以後招子放亮一點!這是諫臺御史的轎子,不想你們指揮使肇禍,就看清楚點!晦氣!”轎伕們擡着三個御史離開了。

興安站在偏房裡,目睹了轎伕對校尉拳打腳踢,嘖嘖稱奇。

大明皇帝都不會對軍士拳打腳踢,這轎伕卻是如此的狷狂。

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904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
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三百一十五章 養寇自重 (賀“蜷縮被窩中”成爲本書盟主)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995章 我李賓言能有今天,全靠聖眷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929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抄家!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904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二百九十一章 三根神針針穴療經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