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

大明正賦折色,由來已久,自洪武年間就時有折鈔,折銀,這是歷史在螺旋上升的必然結果。

但是大明寶鈔,實在是一言難盡,最終只能折銀。

興安拿來了一個盤子,上面蓋着紅布,引得大家的好奇。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朕前幾日鹽鐵之議,就一直在琢磨着,鬆弛金銀之禁,已經勢在必行了。”

“既然勢在必行,那總要有個章程,所以就鑄了這銀幣數枚,給大夥看看成色。”

“此銀幣銀七成,白金一成半,銅一成半。”

白金,其實是錫,加入錫完全是爲了固形防氧化,也是爲了保持印花尺牙不被磨損。

朱祁鈺拿起了那枚銀幣輕輕一吹,嗡嗡作響,輕輕彈了彈,頗爲清脆,而且震動不已。

興安又拿了一個小天平,放在了桌上,笑着說道:“此幣,一兩。”

于謙說要鑄幣,朱祁鈺直接拿出了成品來,放到了桌上,示意給諸位在廷文武,都看看他鑄的銀幣。

銀幣大約一寸三分大小,厚約五毫,正面的花紋是兩個麥穗交叉,中間大寫壹兩,而背面則是景泰元年·京師鑄幣局造,平釐七錢。

興安將盒子裡的銀幣拿給了諸多大臣,讓他們拿在了手裡看了半天。

兵仗局天天壓勳章,壓出了經驗,朱祁鈺和兵仗局的太監李永昌溝通之後,鑄造幾個樣品,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了。

朱祁鈺又拿出了一塊白色的貨幣說道:“諸位,這是假的,白金制,大小相同,卻重五錢。”

“吹一下,發不出聲音來。”朱祁鈺吹了一下,卻是紋絲不動,輕輕彈了幾下,卻是聲音沉悶。

興安再次拿出了假幣,分給了諸多明公大臣,他們敲了敲,果然聲音沉悶了許多,吹了一下,也不會嗡嗡作響。

朱祁鈺又拿起了一塊新的假幣,笑着說道:“這一枚是六成半銀,雖然聲音極爲清脆,重量上,接近一兩,但是它吹一下還是不會嗡嗡作響。”

防僞,如何不讓私鑄假錢的劣幣驅逐良幣,朱祁鈺下了很多的心思。

這枚錢的花紋極其精美,兩條麥穗和尺牙雖然不深,但是卻是足重,七成銀已經是下限了。

即便是有實力盜鑄,也要想想划算不划算了。

火耗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兵仗局大量製作功賞牌,累積了很多制圓形銀章的工藝,這種工藝,是技術性的領先。

他面色頗爲嚴肅的說道:“盜鑄諸金錢罪皆死,籍家,全家流放永寧寺。”

朱祁鈺這手貨幣政策,可是準備良久的一項國策。

折色勢在必行,鹽引涉及到了鹽糧,雖然有價,但濫發卻是禍國殃民,大明需要貨幣,弛用金銀之禁,的確是弛用了,但是卻弛用了一點點。

大明的勢要之家,常年泛舟海上,必然帶來大量的白銀,正如任元祥所言,白銀非貿易不可得,非本國之資,但是白銀不能落在勢要之家,埋在豬圈之下,需要流通起來。

如何流通?

自然是需要鑄幣。

這樣即便是天下折色,銀兩運抵京師,天下實物,亦需要到京師來換取銀元。

任元祥看着這銀幣,不停的吹動着,他既然敢在廷議上,向折色法開炮,自然是深入瞭解了折色法的弊端。

右僉都御史御史李賓言,有些疑惑的說道:“陛下,臣愚鈍,爲什麼不直接在南直隸開闢一個製造局,直接在南方熔銀鑄幣呢?”

“這樣把銀子折騰到京師,再鑄幣,天下商賈以銀幣行之,這麼折騰一趟。這不是浪費民力嗎?”

朱祁鈺看着李賓言沒有多說話,羣臣都看着李賓言,場面一度十分的安靜,李賓言比較尷尬的摸了摸腦袋。

他不太清楚自己這個問題,爲什麼大家都不回答。

其實問題並不難解答,因爲李賓言的想法非常的樸素,和朱元璋的疑問是一樣的。

國朝初期,洪武初年,朱元璋也有這種想法,叫做逋賦。

既然地方的錢糧還要派到地方去,那爲何不直接留在地方,到時候寫給條子,報備朝廷不就好了嗎?

後來在胡惟庸大案之後,朱元璋意識到了爲何歷朝歷代,朝廷爲何都將絕大多數的錢糧,收到朝堂來,一少部分放在地方了。

你放在地方,地方抓着錢糧,就要跟你朝堂背道相馳了。

其實就是地稅與國稅之爭。

並沒有人願意在文華殿內,給李賓言解惑,這不是當着陛下的面兒,說大明列祖列宗的壞話嗎?

朱祁鈺拍了拍手說道:“即便是折色,現在的規模,已經很大了,四百萬石米粱,折價百萬銀兩入京,已經極多了,暫時不宜擴大。”

“朕令工部、戶部、兵仗局太監,督辦御製銀幣一事,百姓有銀,可到寶源局,換取銀幣。”

寶源局是大明發行銅板的地方,但是早已經糜爛不堪,人浮於事,幾天還不開一次爐,大明鑄幣的權力,早就被僭越了。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至少永樂年間,還有大量的永樂通寶,

講武堂提督內臣,兵仗局太監李永昌,立刻說道:“陛下火耗三成,應當歸內帑所有。”

這裡的火耗,指的是收上來的銀子,鑄造成銀幣之後的損耗。

朱祁鈺的銀幣裡只有七成爲銀,剩下的三成,都算作是火耗。

朱祁鈺這一手,打算搞火耗歸公的翻版,求的就是公平。

這筆銀子,就是鑄幣的利潤。

興安一臉疑惑,這和原來說的不太一樣。

戶部尚書金濂立刻不樂意了,站起來說道:“陛下,這太倉銀鑄錢,這火耗三成是不是太多了?”

“地方折色的火耗,也不過一成半到兩成,兵仗局,這一張口就是,三成!”

朱祁鈺搖頭對着李永昌說道:“你看,三成火耗,外廷還不樂意。”

金濂立刻搖頭說道:“陛下這是國帑啊,收上來的太倉銀,可都是金花銀,可不是雜色銀,這兵仗局一張口,就是三成,不行!實在是太多了。”

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太監一共有五位,立刻開始了和戶部尚書、侍郎、給事中的脣槍舌戰,吵得熱火朝天。

朱祁鈺作壁上觀,也不吭聲,等待他們吵架。

文華殿廷議,就是吵架的地方,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得熱火朝天,若非糾儀官在旁邊站着,怕是要蹬鼻子上臉了,踩着桌子指着對方鼻子罵了。

這可是涉及到了三十萬兩銀子去向的大事。

三十萬兩銀子,可以買六千顆瓦剌的人頭了,一個宣府之戰打完纔打了不到三十萬兩銀子!

吵吵鬧鬧了許久,終於安靜了下來,金濂吵不過司禮監的太監們。

這羣人伶牙俐齒,陰陽怪氣,句句奔着要害。

比如成敬就扣了一頂謀反的帽子出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銀子是陛下的銀子,乃是戶部代管,陛下還只要了火耗,沒全都要呢!

比如李永昌直接扣了一頂貪贓國帑的帽子出去,這太倉銀是大明的銀子,這鑄幣之後,這火耗不衝內帑難道給你國帑?想要做什麼?

這吵架就是比扣帽子,司禮監這羣太監扣起帽子來,百無禁忌,他們又不是御史,不是彈劾,扣就是了,不用負責。

胡濙和王直,老師爺了,閉着眼都快睡着了,一言不發。

都察院在中間拉偏架,王文是個剛正的書生,他加上金濂,也吵不過這羣司禮監太監。

于謙坐直了身子咳嗽了一聲,文華殿終於安靜了下來。

於少保的面子,大家都還是要給的。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火耗這三成,能不能降一降?三成實在是太多了。”

其是朝臣們都清楚,這事兒,陛下說了算,戶部和司禮監,說了都不算。

弛用金銀之禁,是陛下違背列祖列宗做出的決定,陛下擔了責任,自然要陛下定下這火耗的銀子,具體的去向。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銀貴,白金、銅賤,但是白金、銅也是有價的,這三成火耗,真的不算少了。”

“這樣吧,一兩銀子,三錢的火耗,一錢銀歸太倉,一錢銀歸兵仗局,一錢銀歸內承運庫。”

于謙瞄了一眼李永昌的臉色,低聲說道:“陛下啊,白金、銅比之銀,還是低很多,畢竟是金花銀,那都是成色十足的,陛下,再降一點點?這讓戶部很難做啊。”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一番,搖頭說道:“朕知道你們難,可朕也難啊,都難。”

這個分配規則是朱祁鈺考慮了良久之後定下的,于謙的面子,也不能給。

于謙看陛下堅持,歪着頭和金濂商量了片刻,這才點頭說道:“陛下聖明。”

其實外廷和內署吵架主要集中在了一成歸兵仗局是不是太多了。

至於陛下那一成,自然是沒人開口吵,錯非是活太舒服了,一般是沒人會吵這個事。

朱祁鈺定下了分配原則,一成歸兵仗局、一成歸太倉、一成歸內承運庫。

李永昌還想再說,朱祁鈺卻搖頭說道:“好了,金濂持節守正,這每打九個銀幣出來,就能多打一枚出來,這一下子,就有了十多萬的銀幣做支出,也方便支取京官俸祿。”

朱祁鈺笑着說道:“好了,夏秋二稅關於折色廷議,就到這裡,按照舊制。”

大明對白銀的監管,從一開始就是失利的,從金銀之禁,大明寶鈔、開中鹽法、一條鞭法,大明始終沒有形成一種一以貫之的國家財經事務的管理方法。

這種缺少管理,從而也完全失去了對貨幣和信用的控制。

這就意味着戶部,在履行其職責時,缺乏必要的調節手段。

貨幣和信用失去掌控之後,也就大大的妨礙了稅收的徵集與解運。

其實從成化年間開始,大明的朝堂,就發現了這種無法掌控貨幣的弊端,但是始終沒能行之有效的解決它。

在大明王朝的兩百餘年之內,大明的賦役折銀是一個曠日持久的、無規則的過程。

從現在起,一切都變了。

朱祁鈺要開始鑄幣了,他的新貨幣政策,正式開始執行。

“下一項吧。”興安手裡拿着一幅畫,正準備打開,然後一個小黃門匆匆的跑了進來,在興安的耳邊耳語了幾聲。

興安面色變了數變,低聲請示了朱祁鈺之後,走出了文華殿。

興安再走進來的時候,手裡端着一個紅布蓋着的盤子。

“何物?”朱祁鈺眉頭緊皺的問道。

這不是朱祁鈺設定的節目。

突然加戲了?

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904章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
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一十二章 賺錢嘛,不寒磣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第四百六十一章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904章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七十四章 亡國之君的模樣,越來越清晰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953章 錫蘭女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