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

李賓言手裡拿着兩個等重的鐵盒,裡面是兩種顏色的砂石,被壓得十分的瓷實。

他問哪個重的時候,李賢和唐興都呆滯的搖頭說道:“根本不知道你想說什麼,他們不一樣重又如何?一樣重又如何呢?”

李賓言看着手中的兩個鐵盒,有些無奈的說道:“我左邊這個顏色深一點的比這邊顏色淺一些的要重。”

“我用天平秤稱過。”

李賓言不再解釋了,他也只是猜想,而且有生之年內,幾乎不可能證實的一種猜想。

就是他認爲,其實陸地是漂浮在海上的比較大的島嶼罷了。

這就是李賓言想表達的太極生兩極,清氣向上爲天,濁氣向下爲地。

陸地比較輕,海底比較重,所以海底沉了下去,所以他說海的那邊除了海,還有陸地。

他也找到了一些證據,可是這些證據又顯得縹緲無比。

海的那邊究竟是什麼呢?

自然是陸地。

“我其實也不知道我在說什麼。”李賓言將砂石傾倒,他其實自己也不太清楚要說什麼。

一個盒子裡的砂石稍微發黑或發深褐色,另外一個盒子裡的砂石,自然是黃亮色。

李賢和唐興連連搖頭,討論天地是怎麼形成的?

他們不明白。

李賓言應該跟天文生去討論去!

李賓言極爲認真的說道:“澉浦楊氏在大德八年就已經駕船到了伊利汗國,並且將伊利汗國的使臣那懷等人送到京師。”

“三寶太監到了慢八撒,但是陸地依舊沒有盡頭。”

“所以,我說的海的那邊是海,是陸地,這個說法是沒有錯的。”

李賓言站在海風之中,笑着說道:“你們說,天邊是什麼?”

唐興嗤之以鼻的說道:“你日行八萬裡,當自己神仙吶?天邊是什麼?天邊是…什麼啊?”

李賢看着一臉思索的李賓言,發現這個人很有趣,他似乎讀了很多李賢沒有讀過的書。

李賓言面色古怪的說道:“根據元時郭守敬南下萬里海塘,大漠長煙的大明城,再到拔都薩萊,一共建立了七十二所天文觀測臺。”

“那次東至高麗,西至滇池,南逾朱崖,北盡鐵勒,四海勘驗,根據四海測影圖爲例,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惟謂海水附地共作圓形,亦焉地如雞子,中黃孤居天內。”

“我們其實住在一個球上,只是因爲這個球實在是太大了,所以我們看不到弧面。”

“所以我們如果一直向西航行,兜兜轉轉,就能回到大明瞭。”

地球很大,李賓言想去看看。

李賢和唐興呆滯的看着神神叨叨的李賓言,這是什麼怪論?

什麼一直向西航行,就回到了大明?

李賓言面色更加古怪的說道:“我上奏給陛下,說想去天邊看看,我說駕船遠洋天邊,就可以回到大明。”

“陛下居然說,等忙完了松江市舶司的事兒,就讓我去天邊看看,是不是能回到大明來。”

“你們當我是胡說嗎?我連過洋牽星圖都準備好了。”

“如果我們住的真的是個球的話,我真的可以通過牽星術回到大明!”

“如果我們住的真的是個球的話,我們住的這個地球,可真是太大了。”

李賢連連搖頭,李賓言這麼離譜的上奏,陛下還居然專門回覆了他!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李賢還有許多的疑問,但是那些疑問他自己個都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麼,陛下人在北衙,他也沒法去請教了。

李賓言頗爲興奮的說道:“如果我們腳下真的是個球的話,我們就很容易解釋很多很多的現象,比如月亮在白天去哪了?落入暗虛了嗎?”

“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

沉默。

李賢和唐興二人,有點不知道李賓言到底在說什麼,月亮不就是月亮嗎?

它一直掛在天上啊,還能去哪裡呢?

他們和李賓言聊不到一起去。

唐興笑着說道:“李巡撫不是最怕水嗎?泛舟出海去天邊啊,真敢想啊你。”

李賓言怕水,這件事在密州市舶司人盡皆知,但是李賓言卻秉持着多喝幾口海水,就不怕的理念,變成了浪裡白條。

那時候的李賓言決計不會料到,自己想着泛舟海上,去瞧瞧天的盡頭。

李賢忽然想到一人,笑着說道:“我倒是想到了一個人,名叫貝琳,我想你們二人應該有話說。”

“此人是寧波市舶司定海衛軍戶出身,不過生於南京,長於南京,魏國公自南衙僭朝作亂之後,就一直心生不寧,就尋到了此人,找他占卜。”

“他是天文生,師父是司歷博士何洪。”

天文生,是大明天文官學,隸屬於欽天監,不過不是顯學,一共就六十額定生員。

這些天文生,觀測天象,但是往往和陰陽生混淆,勢要之家死了人,總喜歡找他們擇日入殮。

“你們應該很有話聊,他很擅長觀測天象。”李賢十分確認的說道。

牽星術需要天文圖,中原王朝最宏偉的一張天文圖是西漢時張衡所作,共有兩千五百星,但是已經散迭了。

李賓言手中的天文圖,大部分都是鄭和下西洋時候,隨行的星官繪製的天文圖,夠用,但是不完全夠用。

過洋牽星圖的牽星術,天文圖中的星星越多,牽星術則越是精準。

李賓言面色一喜說道:“好說,你把他介紹與我便是!”

“和你們說不到一起去,說什麼你們也不懂,還笑我。”

三人走上了碼頭,開始帶着人點檢軍備和糧草上船。

李賓言和李賢等人忙完的時候,已經是華燈初上了。

李賓言走下了碼頭,看着南邊的海面說道:“大軍雲集於此,舟山倭寇必然知道我們準備做什麼,他們準備如何應對呢?”

“我們和舟山倭寇,就隔着一個杭州灣啊,他們肯定知道我們到了。”

唐興看着海面之上,笑着說道:“不如我們用我們的船作爲誘餌,誘使他們偷襲我們的市舶司?”

“他們定然知道我們雲集於此,這個時候,他們肯定在想辦法,怎麼樣才能不會被剿滅,那燒燬我們的船舶,顯然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我們如果做出一副我們不懂海戰,疏於防備的樣子來,他們會不會上當呢?”

李賢認真的想了想說道:“可是萬一他們發動了偷襲,我們沒有防備,豈不是正中敵人的下懷?”

唐興和李賓言互相看了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在景泰年間,沒點釣魚的功夫,敢說自己是景泰朝臣?那不跟在宣德年間不會鬥蛐蛐一樣嗎?

唐興和李賓言在密州市舶司,可是沒少應對倭寇的偷襲,他們總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手段。

相比較之下,膠州灣還不如松江府灘頭更容易設伏。

唐興看着夜裡泛着月光波光粼粼的海面,笑着說道:“那就試試吧。”

而此時的舟山列島的本洲翁洲之上,人聲鼎沸,燈火通明。

嶽謙三人,走在翁洲的街道上,看着摩肩擦踵的街頭,偶爾用景泰通寶買一些零嘴解解饞。

比如烤蒜泥胡椒蝦,就是將手掌長的蝦,帶着殼兒,從中間一分爲二,加鹽、蒜泥、胡椒,底下架上炭火,將蝦烤制通紅,滋滋的冒油,蒜泥和胡椒入味,插上竹籤。

在舟山的諸島上,景泰通寶也可以用,半個烤蝦只要十個通寶。

在島上這十幾天的時間,嶽謙、季鐸和袁彬,可是吃了不少的海貨,比如胡椒醋鮮蝦、清蒸鱸魚、白灼梭子蟹、海蠣湯、燉蟶子。

“舟山海戰打完,高低給陛下整幾個海廚回京,嘎吱嘎吱冒油,好吃的很!”袁彬吃烤蝦不如季鐸精細,季鐸每次都要細細剝皮。

袁彬直接大快朵頤。

“少吃點,一會兒吃席的時候,不是吃不下去了嗎?”嶽謙笑着說道。

他們三個人這次是拿着澉浦楊氏的信牌登島。

作爲舟山諸島的第二大支,澉浦楊氏在翁洲十分便利,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這些信牌自然是陛下的繳獲之物。

“也是啊。”袁彬將吃了半截的蝦,扔給了路邊的野狗。

舟山諸島很大,有金塘山、大小謝山、大小磨山、岱山、大小羊山、大小七山。

島:海中往往有山可依止,曰島,水中可居者曰洲。

比如曹操在長歌行中,就有山島竦峙之說。

袁彬他們所在的翁洲就是舟山列島最大的島,舟山本洲。

翁洲本應該是定海中中、中左所所在。

洪武五年,大明遷昌國州(舟山古稱)十一萬民入陝西,自此之後,舟山列島,便脫離了大明的掌控。

舟山列島,便被無數的海盜所控制。

永樂年間,太宗文皇帝開海南下西洋,這島上的海賊望風而逃。

永樂十九年,遷都之後,隨着衛所制度的持續崩壞,舟山列島,再次被海盜給霸佔了。

舟山列島,距離大明太近了,哪怕是平底船,也可以泛舟而來。

作爲天然港口,這裡又是大明最大的走私巢穴。

在這裡,甚至能看到有慢八撒的崑崙奴在街上活動,也有萬國島之稱。

袁彬指着一處掛着紅色門簾的店面,露出一副懂的都懂的神情,挑了挑眉毛說道:“誒誒誒,止步止步,泰西人開的私窠子,也不知道什麼價!”

“生番吧,要不你去問問?”嶽謙歪着頭說看到了那門店,生意應該是蠻好的,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幾個泰西女子在裡面活動。

季鐸想了想說道:“咱們三個人剪刀石頭布,誰輸了誰去問。”

嶽謙和袁彬點頭說道:“行!”

“剪刀石頭布!”

袁彬一個人出的石頭,嶽謙、季鐸出的是布。

袁彬撓了撓頭,向着那門店而去,他走的有點慢,有點猶疑。

因爲大明軍紀嚴格,袁彬壓根沒怎麼逛過這種燈紅酒綠的地方。

再說這泰西人都是紅毛番,跟大明人長得不一樣,他也是頭一次見到泰西人的私窠子。

袁彬感覺很怪!

嶽謙低聲說道:“咱們要不提醒下他?每次剪刀石頭布,他都出石頭,老是輸啊。”

季鐸面色平靜的說道:“要說你去說,我不說,我打不過他。”

“要是讓他知道,咱們倆每次都剪刀石頭布坑他,他指定發飆。”

嶽謙想了想,最終放棄了這個打算。

袁彬在他們三個人之中,武力最爲強橫,嶽謙和季鐸倆人加起來,也不見得是袁彬的對手。

袁彬走進了泰西人開的私窠子,想了半天,最終開口問道:“你們這賣烤蝦嗎?”

一個龜公上前來,把袁彬轟了出去,便趕便說道:“一邊去,一邊去,賣什麼烤蝦,哪來的青瓜蛋子!”

一衆泰西私妓,笑的前俯後仰。

嶽謙和季鐸樂的站不起來,蹲在路邊,指着袁彬,笑的十分的肆意。

袁彬面色漲紅的說道:“不是,你們壓根不懂那個感覺!”

“他們是人啊,但是和我們長得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咧,都不知道怎麼開口問價!”

“就像是問山羊多少錢一樣,就很怪!”

嶽謙和季鐸笑的更大聲了!

他們當然知道這種怪異感,北方的軍漢,哪裡見過泰西的私妓?

這能問的出來,纔是怪事。

袁彬看着他們的大笑,終於憤怒了起來,大聲的說道:“你們再笑!”

“好了,好了,我們不笑了。”嶽謙和季鐸看到袁彬真的生氣了,也就停下了。

嶽謙和季鐸對視了一樣,還是沒忍住,爆發出了更大的笑聲。

“哈哈哈哈!”

嶽謙一邊笑一邊說道:“不是,哈哈,我們一般不會這麼笑。”

季鐸差點笑岔氣了:“除非忍不住。”

對於他們的口音問題,其實在翁洲島上,根本無所謂,因爲這裡用超過七十種以上的語言,他們的口音,完全不是問題。

這裡的人五湖四海,哪裡都有,並不會引人注意。

反而是這種肆意灑脫的笑容,比海盜更像是海盜,而且三個人極爲兇悍,煞氣很重,這裡是法外之地,等閒誰會管他們?

袁彬也是滿臉的笑意,邊走邊說:“走走,吃席去,去的晚了沒得吃了。”

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十二章 吊!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十二章 吊!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麼叫專業?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十二章 吊!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十二章 吊!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能信任的只有陛下!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815章 技術並不中立,更不普善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